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基于语料库的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文本难度评估
更新时间:2023-04-29 07:05 信息编号:248372

基于语料库的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文本难度评估

浏览人气:31
职位MC喊麦    地区
联系人: 电话:


基于语料库的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文本难度评估

感谢您关注“永达英语”!

基于语料库的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文本难度评估

郑欧

摘要:本文运用语料库技术对近五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课文的词汇、句法和语篇难度进行测评。 研究发现:阅读文本总字数为1100-1300; D的平均可读性为67.6; D部分可读性最高; 课文的词汇量、句法和语篇难度都在上升。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增加阅读输入,开展多主题、多体裁的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猜词义、分析长难句、合理控制时间的阅读策略; 开展整体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本文对如何利用语料库资源来控制外语阅读考试的考前难度、考后难度评价和教学反拨提供了技术和理论启示。

关键词:语料库; 阅读文本; 困难

一、简介

阅读是外语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最重要途径,也是语言学习和课堂教学的重点。 阅读理解作为外语考试中的重要试题之一,占据了很大的分数,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着显着的影响(李冬梅,2017:56)。 近五年,温州英语中考阅读理解分值达到30分,占整卷总分的33%,是得分最高的题型。 难度是指试题或考试的难易程度。 文本因素在影响阅读理解测试难度方面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詹先军,2014)。 文本的难度与试卷的有效性密切相关。 太难或太容易的课文都难以衡量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 分析试题的难易程度,不仅可以为提高命题质量提供参考,还可以帮助师生深入理解试题的特点,对常规教学具有巨大的反拨作用。

邹申、杨仁明(2008)指出语料库资源对验证试题难度有积极作用。 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阅读理解的内容效度上(孙萌,2015;谈晓慧等,2015;黄娟,2018),也有一些研究对阅读文本词汇进行了深入分析(付向东,刘莉2011年高考新课标英语试题及答案,2016)或专门讨论文本的句法难度(尚晓燕,宋德云,2016)。 相关研究多集中于高考题型,对中考阅读课文的研究较少,对中考阅读课文难点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较少语料库资源视角下的高考. 因此,本文以2017-2021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课文为研究语料,使用Range、Range等语料库分析软件,对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课文进行分析。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分析近五年中考情况。 难点,为改进命题作业和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语料库建设

本研究以2017年至2021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的20篇文本作为研究语料。 每篇阅读文本对应一个纯文本TXT格式的文档,该文档不包含题干和选项。

(2) 数据分析

将上面创建的20个文档导入语料库软件,构建一个微型文本语料库。 本研究将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考虑阅读文本的难度(见图2.2.1)。 、平均句长和句长标准差进行对比分析; 文本的难易程度主要是通过可读性的程度来考虑的。

根据研究目的,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检索并统计语篇的词汇量,利用文本词汇密度的整体分析,综合分析词汇难度与Range语料库的三级分类词汇表; (2)获取文本句法信息,利用Word 2010对文本可读性进行衡量,从句法和语篇层面综合分析文本的难易程度。

3。结果与讨论

(1) 词汇难度

1.字数

表3.1.1.1统计了2017-2021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4篇课文字数。总体来看,近五年,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课文字数温州中考已集中在1100-1300,符合中考考试指导意见要求。 一方面,四篇阅读文本的篇幅依次递增,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符合由短到长、由易到难的呈现顺序。 其中C章和D章阅读量较大,平均字数分别为354.2和417.2,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挑战,需要学生养成阅读较长文章的习惯。 黄慎元(2002)指出:大量阅读是成为成功英语学习者的必由之路,但当今学生的普遍问题是阅读量太少,以及死守课文的“精耕细作”或短篇文章。 仅靠有限的课堂阅读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日记、开设全书拓展课等方式,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意识,增加课外阅读量。

另一方面,近五年来,温州中考A课文字数的极端差异为109个,且课文长短相差很大,不确定性很大。 2017年和2019年的A章字数过长,增加了学生的理解负担,容易引起学生的焦虑,降低阅读期望。 一般来说,第一篇课文的字数不宜过长,要尽可能帮助学生树立阅读信心,激发阅读动机。 因此,建议者应合理改编文本,将字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词汇密度

token-token ratio(TTR)是指token与token的比值,是衡量文本词汇密度的常用方法。 Type是指形状相同的词的个数,Token是指词的总数。 它们的比率可以用来测试文本中使用的词汇的丰富程度。 TTR值越高,文本的词汇越复杂,阅读难度越大,反之亦然。 表3.1.2.1数据显示,近五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课文词汇密度集中在37.45%至40.51%之间,整体呈上升趋势。 提议者可以有效地掌握文本的词汇密度。 2018-2021年文本词汇密度接近40.40%,词汇密度趋于稳定。

词汇密度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符号数量的变化,而符号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增加和考试题目的变化。 首先,中考指南增加了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要求。 学生不仅要掌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词汇表规定的1500个单词,还要掌握100个新自考教材常用词和与新自考教材不重叠且使用频率排名靠前的词。在美国和英国的国家语料库中排名靠前的 390 个单词; 其次,课文考试的题目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超出了学生原有的认知,这一点在C章表现得尤为明显。 比如2018年到2021年的C篇主题分别是糖尿病、射电望远镜、潮汐能、新冠疫苗。 这类科普文本偏向于自然科学,词汇也比较复杂。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大量专有名词,给阅读带来挑战。

3.词汇比较

本研究使用Range语料库自带的三个基本词汇,比较近五年中考阅读课文的词汇使用情况。 词汇 1 包括约 1,000 个最常用的英语词族,词汇 2 包括约 1,000 个最常用的英语词族。 Word ,Word List 3 涵盖了除上述两个词族之外最常用的学术词汇的570个英语词族,结果列于表3.1.3.1。

2017年课文词汇难度最低,2019年和2021年课文阅读词汇难度最高。 词汇的难度在过去四年中呈上升趋势。 梁茂成(2010)指出,第三级词汇量词所占比例和词外量词所占比例是判断词汇难度的可靠标准。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三类字在词汇表中占比最高的是2021年(5.38%),最低的是2017年(2.58%); %)。 可以看出2017年的词汇难度是最低的。 同时,罗建平(2011)认为,一级词汇符号所占比例和外部符号所占比例是衡量词汇难度的重要标准,分析结果与上述判断基本一致。

词汇难度的增加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重点词汇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猜词义的能力。 语境赋予词语意义。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向前看,向后看”,结合上下文和具体语境,联系现实生活,以已知推知未知。 另外,教师可以向学生灌输构词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词形猜词义。

(2)句法难度

句法难度主要通过文本中句子的数量、平均句子长度和句子长度的标准差来评估。 平均句子长度用单词数表示,它与句子数一起可以衡量文本句法的难易程度。 平均句子长度和句子数量与文本的难度成正比。 一般来说,平均句长值越高,句数越多,句法难度越大。 句长的标准差是衡量句型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句长标准差越大,句型变化程度越大,反之亦然。

表3.2.1数据显示,2019年阅读文本平均句长(M=14.10)最大,2020年平均句长最小(M=12.07),句法难度普遍呈现出越来越难的趋势。 从句子长度的标准差来看,近五年阅读文本的句子结构变化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顺序为:2021年(SD=8.90)>2018年(SD=8.49) > 2020 (SD=7.94) > 2019 (SD=7.42) > 2017 (SD=5.64),不难看出2021年阅读文本句型变化最大。相比之下, 2019年(SD=7.42)文本句子结构略有变化,平均句子长度(M=14.10)为近五年最高。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2019年阅读课文中长难句的出现频率更加密集,因此课文句型变化趋于稳定。

面对上述趋势,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分析长难句,掌握各种句法结构。 一方面,阅读课文中大量使用长难句,给学生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即使学生知道了长难句中的大部分单词,他们仍然无法理解句子的核心含义。 鉴于此,教师应培养学生分析长难句的能力,引导学生拆分长难句,确定句子的基本结构,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一般来说,句子的基本结构通常是主语加谓语或主语加谓语和宾语; 另一方面,句式的变化程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意味着阅读文本中会出现各种长短不一的句型,包括单句、复合句、复合句或并列复合句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长难句的分析,还要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各种句法结构。

(3) 话语难度

可读性是测试和评价阅读文本的重要依据,可以为衡量语篇难度提供参考。 可读性指标分为七个等级(见表3.3.1),从“非常难”到“非常容易”。 可读性指数越大,文章难度越小,反之亦然。

本研究统计了近五年温州市中考阅读课文的可读性。 可读性指标是从软件Word 2010中的“可读性统计”中得到的。统计语料中没有包含阅读文本的题干和选项。 数据列于表 3.3.2。

根据表3.3.2可读性统计,近五年阅读文本的平均可读性(M=67.6)属于“标准难度”范畴。 其中,2017年文本可读性(M=72.3)最高,语篇难度最低; 2021年文本可读性(M=60.7)最低,语篇难度最高,接近“比较难”的范畴。 近五年来,文本可读性呈下降趋势,话语难度逐年上升。 尤其是近三年,中考阅读理解选读的课文整体语篇难度较大,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

D部分可读性最高,难度最低,但是很多同学在这篇课文中的成绩并不理想,这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深入分析四篇课文的可读性,D课文的平均可读性最高(M=78.1),而这篇课文的语篇难度甚至低于A课文。 傅善云(2017)对2013年至2017年江苏省高考试卷阅读理解文本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C章文本最难,D章文本最简单。 研究结果与本研究高度相似。 但是很多同学对D文充满了畏难情绪,认为D文太长,阅读时间紧,难度太大。

学生对D课文难度的认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碎片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课文。 与整体阅读相比,很多教师更喜欢碎片化阅读,注重表面信息的获取,忽视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 温州英语中考D的大部分课文都是叙述性的,字数多,逻辑严密。 学生往往需要从整体上理解课文,才能准确回答试题; 二是课文阅读量大导致学生阅读速度慢,无法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试题。 因此,教师应引导阅读速度较慢的学生合理把握时间。 如果担心试题做不完,可以先尝试阅读D章的课文,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部分的准确性; 第三,试题的编写以文本信息的深层次为基础,测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决定试题难易程度的关键不是文字,而是题干和选项的设计(李建平,郭立夫,2014)。 D篇试题由3道选择题和1道问答题组成,侧重于分析、推理和综合理解课文的能力,要求考生深入理解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信息。 然而,深度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教师设计的阅读活动注重事实信息的获取,大多数学生学浅浅(刘可,2021)。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近五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课文的词汇、句法和语篇难度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阅读课文总字数为1100-1300字之间,A篇字数不确定,C篇和D篇通常较长; (2)词汇密度集中在37.45%~40.51%之间,呈稳步上升趋势。 提问者能有效把握文本词汇密度,词汇难度呈上升趋势; (3)句法难度总体呈越来越难的趋势,课文句型变化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4)课文平均可读性67.6,属于“标准难度”范畴,篇章难度逐年增加; (5)四篇文章的可读性不分高低,C的可读性最低,D的可读性最高。

语料库资源对于外语阅读考试的考前难度控制和考后难度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制定试题前,测试人员可以利用语料检索软件测试文本的难度,将词数、词汇密度、平均句长、句长标准差、文本的可读性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提高测试有效性。 考试结束后,通过语料库技术衡量课文难度,发现试卷系统的不足,从而优化后续命题。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本研究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以下建议:(1)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开展多主题、多体裁的课外阅读。 充足的阅读输入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 仅靠阅读课本课文很难满足当今考试的要求。 但课外阅读资源具有地道语言、地道语言材料的先天优势。 因此,教师应在课内和课后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指导。 阅读各种题材、体裁的课外阅读文本,增加阅读输入; (2)注重培养学生猜词义、分析长难句、合理控制时间的能力。 首先,词汇是阅读的基础,没有词汇,理解就无从谈起。 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扩大词汇量。 然而,学生在考试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生词。 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或词根词缀猜测词义的能力。 其次,随着中考阅读课文中长难句越来越多,句型越来越复杂,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长难句,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句法结构。 最后,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适当调整阅读顺序,优先完成自己擅长的阅读体裁,提高准确率; (3)进行整体阅读教学,让有意义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深度阅读和阅读能力。 综合阅读能力有助于高阶思维的发展。 D课文的语篇难度不大,但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评分率并不理想。 首先,面对叙事体教学,教师要以大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克服碎片化教学的弊端。 其次,试题的介词性对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提出了挑战,粗浅的阅读教学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深入解读课文的基础上,设置富思维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提高阅读推理、判断、综合分析和批判创新的能力。

五、结语

本文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对近五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课文的难度进行了分析,发现阅读课文在词汇、句法、语篇难度等方面均呈上升趋势。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试题、评价和教学建议。 限于篇幅,本文仅对阅读文本本身进行评价,并未涉及文本与试题难度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

[1]傅善云. 基于语料库的江苏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7(11)。

[2]傅向东,刘丽. 近十年(2006-2015)高考第二卷阅读理解文本词汇研究[J]. 外语教育基础,2016(2).

[3]黄娟. 2014-2018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考试内容效度研究[J]. 考试研究,2018(6).

[4]黄元申. 多读多写[J]. 外语, 2002(6).

[5]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李冬梅. 英语命题技术研究[M].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

[7]李建平,郭立夫.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语言特点与试题难度的相关性分析[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11)。

[8]刘科. 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现状及实施途径研究[J]. 教育指南:上半月,2021(7)。

[9] 梁茂成,李文忠,徐家进. 语料库应用教程[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10]尚晓燕,宋德云. 高考英语第二卷(2014-2016)阅读理解句法难点分析[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6(9).

[11]孙萌. 2015年高考英语湖北卷阅读理解内容效度分析[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5(9)。

[12]谭晓晖,周志远. 2012-2014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内容效度分析[J]. 基础教育研究,2015(5).

[13]詹先军. 基于语料库的外语阅读测试文本难度评估[J]. 湖北招生考试,2014(5).

[14]邹申,杨仁明. 语料库在试题设计与验证中的应用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1年高考新课标英语试题及答案,2008(5)。

- 基于高文本

郑欧

: , 从 2017 年到 2021 年的文本的论文 , 和 . 研究发现:总字数在1100到1300之间; type-token 比率从 37.45% 到 40.51%; 是 67.6; 的趋势,和。

因此论文:导致输入 and of and ; ' 的新词,长和时间; 教学整体而'深刻。 有一些关于如何在测试时、测试后和通过的文本。

关键词:; 文本;

(本文首发于《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2年第8期)

同城信息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三个小贴士:求职如何简单的识别信息的真假[?]
本信息来源于娱乐之家人才站 www.ylzjrcz.com
1、打电话/QQ咨询时,应第一时间询问清楚具体的情况。例如:询问具体的场所名字/具体地址/等等常规的信息问题。
2、询问得到的信息,可发给各大QQ群/朋友进行询问,以及多方面/多网站/多渠道进行参考求证,综合各方面考察清楚。
3、内容只供参考,一切三思而后行。如发现此信息涉及虚假,违规等内容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本站进行举报! 本文来自:娱乐之家人才站(夜场首选平台)
友情提醒:友情提醒 :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娱乐之家资讯网www.ylzjrcz.com
特别提示:求职请提高警惕,谨防网络诈骗

帮助中心

用户名:   注册
密  码:
娱乐之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基于语料库的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文本难度评估

发布时间:2023-04-29 07:05:57
  • 联系人:
  • 电话:

基于语料库的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文本难度评估

感谢您关注“永达英语”!

基于语料库的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文本难度评估

郑欧

摘要:本文运用语料库技术对近五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课文的词汇、句法和语篇难度进行测评。 研究发现:阅读文本总字数为1100-1300; D的平均可读性为67.6; D部分可读性最高; 课文的词汇量、句法和语篇难度都在上升。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增加阅读输入,开展多主题、多体裁的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猜词义、分析长难句、合理控制时间的阅读策略; 开展整体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本文对如何利用语料库资源来控制外语阅读考试的考前难度、考后难度评价和教学反拨提供了技术和理论启示。

关键词:语料库; 阅读文本; 困难

一、简介

阅读是外语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最重要途径,也是语言学习和课堂教学的重点。 阅读理解作为外语考试中的重要试题之一,占据了很大的分数,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着显着的影响(李冬梅,2017:56)。 近五年,温州英语中考阅读理解分值达到30分,占整卷总分的33%,是得分最高的题型。 难度是指试题或考试的难易程度。 文本因素在影响阅读理解测试难度方面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詹先军,2014)。 文本的难度与试卷的有效性密切相关。 太难或太容易的课文都难以衡量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 分析试题的难易程度,不仅可以为提高命题质量提供参考,还可以帮助师生深入理解试题的特点,对常规教学具有巨大的反拨作用。

邹申、杨仁明(2008)指出语料库资源对验证试题难度有积极作用。 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阅读理解的内容效度上(孙萌,2015;谈晓慧等,2015;黄娟,2018),也有一些研究对阅读文本词汇进行了深入分析(付向东,刘莉2011年高考新课标英语试题及答案,2016)或专门讨论文本的句法难度(尚晓燕,宋德云,2016)。 相关研究多集中于高考题型,对中考阅读课文的研究较少,对中考阅读课文难点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较少语料库资源视角下的高考. 因此,本文以2017-2021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课文为研究语料,使用Range、Range等语料库分析软件,对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课文进行分析。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分析近五年中考情况。 难点,为改进命题作业和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语料库建设

本研究以2017年至2021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的20篇文本作为研究语料。 每篇阅读文本对应一个纯文本TXT格式的文档,该文档不包含题干和选项。

(2) 数据分析

将上面创建的20个文档导入语料库软件,构建一个微型文本语料库。 本研究将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考虑阅读文本的难度(见图2.2.1)。 、平均句长和句长标准差进行对比分析; 文本的难易程度主要是通过可读性的程度来考虑的。

根据研究目的,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检索并统计语篇的词汇量,利用文本词汇密度的整体分析,综合分析词汇难度与Range语料库的三级分类词汇表; (2)获取文本句法信息,利用Word 2010对文本可读性进行衡量,从句法和语篇层面综合分析文本的难易程度。

3。结果与讨论

(1) 词汇难度

1.字数

表3.1.1.1统计了2017-2021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4篇课文字数。总体来看,近五年,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课文字数温州中考已集中在1100-1300,符合中考考试指导意见要求。 一方面,四篇阅读文本的篇幅依次递增,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符合由短到长、由易到难的呈现顺序。 其中C章和D章阅读量较大,平均字数分别为354.2和417.2,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挑战,需要学生养成阅读较长文章的习惯。 黄慎元(2002)指出:大量阅读是成为成功英语学习者的必由之路,但当今学生的普遍问题是阅读量太少,以及死守课文的“精耕细作”或短篇文章。 仅靠有限的课堂阅读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日记、开设全书拓展课等方式,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意识,增加课外阅读量。

另一方面,近五年来,温州中考A课文字数的极端差异为109个,且课文长短相差很大,不确定性很大。 2017年和2019年的A章字数过长,增加了学生的理解负担,容易引起学生的焦虑,降低阅读期望。 一般来说,第一篇课文的字数不宜过长,要尽可能帮助学生树立阅读信心,激发阅读动机。 因此,建议者应合理改编文本,将字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词汇密度

token-token ratio(TTR)是指token与token的比值,是衡量文本词汇密度的常用方法。 Type是指形状相同的词的个数,Token是指词的总数。 它们的比率可以用来测试文本中使用的词汇的丰富程度。 TTR值越高,文本的词汇越复杂,阅读难度越大,反之亦然。 表3.1.2.1数据显示,近五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课文词汇密度集中在37.45%至40.51%之间,整体呈上升趋势。 提议者可以有效地掌握文本的词汇密度。 2018-2021年文本词汇密度接近40.40%,词汇密度趋于稳定。

词汇密度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符号数量的变化,而符号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增加和考试题目的变化。 首先,中考指南增加了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要求。 学生不仅要掌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词汇表规定的1500个单词,还要掌握100个新自考教材常用词和与新自考教材不重叠且使用频率排名靠前的词。在美国和英国的国家语料库中排名靠前的 390 个单词; 其次,课文考试的题目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超出了学生原有的认知,这一点在C章表现得尤为明显。 比如2018年到2021年的C篇主题分别是糖尿病、射电望远镜、潮汐能、新冠疫苗。 这类科普文本偏向于自然科学,词汇也比较复杂。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大量专有名词,给阅读带来挑战。

3.词汇比较

本研究使用Range语料库自带的三个基本词汇,比较近五年中考阅读课文的词汇使用情况。 词汇 1 包括约 1,000 个最常用的英语词族,词汇 2 包括约 1,000 个最常用的英语词族。 Word ,Word List 3 涵盖了除上述两个词族之外最常用的学术词汇的570个英语词族,结果列于表3.1.3.1。

2017年课文词汇难度最低,2019年和2021年课文阅读词汇难度最高。 词汇的难度在过去四年中呈上升趋势。 梁茂成(2010)指出,第三级词汇量词所占比例和词外量词所占比例是判断词汇难度的可靠标准。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三类字在词汇表中占比最高的是2021年(5.38%),最低的是2017年(2.58%); %)。 可以看出2017年的词汇难度是最低的。 同时,罗建平(2011)认为,一级词汇符号所占比例和外部符号所占比例是衡量词汇难度的重要标准,分析结果与上述判断基本一致。

词汇难度的增加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重点词汇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猜词义的能力。 语境赋予词语意义。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向前看,向后看”,结合上下文和具体语境,联系现实生活,以已知推知未知。 另外,教师可以向学生灌输构词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词形猜词义。

(2)句法难度

句法难度主要通过文本中句子的数量、平均句子长度和句子长度的标准差来评估。 平均句子长度用单词数表示,它与句子数一起可以衡量文本句法的难易程度。 平均句子长度和句子数量与文本的难度成正比。 一般来说,平均句长值越高,句数越多,句法难度越大。 句长的标准差是衡量句型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句长标准差越大,句型变化程度越大,反之亦然。

表3.2.1数据显示,2019年阅读文本平均句长(M=14.10)最大,2020年平均句长最小(M=12.07),句法难度普遍呈现出越来越难的趋势。 从句子长度的标准差来看,近五年阅读文本的句子结构变化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顺序为:2021年(SD=8.90)>2018年(SD=8.49) > 2020 (SD=7.94) > 2019 (SD=7.42) > 2017 (SD=5.64),不难看出2021年阅读文本句型变化最大。相比之下, 2019年(SD=7.42)文本句子结构略有变化,平均句子长度(M=14.10)为近五年最高。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2019年阅读课文中长难句的出现频率更加密集,因此课文句型变化趋于稳定。

面对上述趋势,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分析长难句,掌握各种句法结构。 一方面,阅读课文中大量使用长难句,给学生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即使学生知道了长难句中的大部分单词,他们仍然无法理解句子的核心含义。 鉴于此,教师应培养学生分析长难句的能力,引导学生拆分长难句,确定句子的基本结构,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一般来说,句子的基本结构通常是主语加谓语或主语加谓语和宾语; 另一方面,句式的变化程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意味着阅读文本中会出现各种长短不一的句型,包括单句、复合句、复合句或并列复合句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长难句的分析,还要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各种句法结构。

(3) 话语难度

可读性是测试和评价阅读文本的重要依据,可以为衡量语篇难度提供参考。 可读性指标分为七个等级(见表3.3.1),从“非常难”到“非常容易”。 可读性指数越大,文章难度越小,反之亦然。

本研究统计了近五年温州市中考阅读课文的可读性。 可读性指标是从软件Word 2010中的“可读性统计”中得到的。统计语料中没有包含阅读文本的题干和选项。 数据列于表 3.3.2。

根据表3.3.2可读性统计,近五年阅读文本的平均可读性(M=67.6)属于“标准难度”范畴。 其中,2017年文本可读性(M=72.3)最高,语篇难度最低; 2021年文本可读性(M=60.7)最低,语篇难度最高,接近“比较难”的范畴。 近五年来,文本可读性呈下降趋势,话语难度逐年上升。 尤其是近三年,中考阅读理解选读的课文整体语篇难度较大,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

D部分可读性最高,难度最低,但是很多同学在这篇课文中的成绩并不理想,这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深入分析四篇课文的可读性,D课文的平均可读性最高(M=78.1),而这篇课文的语篇难度甚至低于A课文。 傅善云(2017)对2013年至2017年江苏省高考试卷阅读理解文本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C章文本最难,D章文本最简单。 研究结果与本研究高度相似。 但是很多同学对D文充满了畏难情绪,认为D文太长,阅读时间紧,难度太大。

学生对D课文难度的认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碎片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课文。 与整体阅读相比,很多教师更喜欢碎片化阅读,注重表面信息的获取,忽视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 温州英语中考D的大部分课文都是叙述性的,字数多,逻辑严密。 学生往往需要从整体上理解课文,才能准确回答试题; 二是课文阅读量大导致学生阅读速度慢,无法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试题。 因此,教师应引导阅读速度较慢的学生合理把握时间。 如果担心试题做不完,可以先尝试阅读D章的课文,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部分的准确性; 第三,试题的编写以文本信息的深层次为基础,测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决定试题难易程度的关键不是文字,而是题干和选项的设计(李建平,郭立夫,2014)。 D篇试题由3道选择题和1道问答题组成,侧重于分析、推理和综合理解课文的能力,要求考生深入理解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信息。 然而,深度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教师设计的阅读活动注重事实信息的获取,大多数学生学浅浅(刘可,2021)。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近五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课文的词汇、句法和语篇难度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阅读课文总字数为1100-1300字之间,A篇字数不确定,C篇和D篇通常较长; (2)词汇密度集中在37.45%~40.51%之间,呈稳步上升趋势。 提问者能有效把握文本词汇密度,词汇难度呈上升趋势; (3)句法难度总体呈越来越难的趋势,课文句型变化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4)课文平均可读性67.6,属于“标准难度”范畴,篇章难度逐年增加; (5)四篇文章的可读性不分高低,C的可读性最低,D的可读性最高。

语料库资源对于外语阅读考试的考前难度控制和考后难度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制定试题前,测试人员可以利用语料检索软件测试文本的难度,将词数、词汇密度、平均句长、句长标准差、文本的可读性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提高测试有效性。 考试结束后,通过语料库技术衡量课文难度,发现试卷系统的不足,从而优化后续命题。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本研究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以下建议:(1)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开展多主题、多体裁的课外阅读。 充足的阅读输入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 仅靠阅读课本课文很难满足当今考试的要求。 但课外阅读资源具有地道语言、地道语言材料的先天优势。 因此,教师应在课内和课后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指导。 阅读各种题材、体裁的课外阅读文本,增加阅读输入; (2)注重培养学生猜词义、分析长难句、合理控制时间的能力。 首先,词汇是阅读的基础,没有词汇,理解就无从谈起。 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扩大词汇量。 然而,学生在考试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生词。 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或词根词缀猜测词义的能力。 其次,随着中考阅读课文中长难句越来越多,句型越来越复杂,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长难句,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句法结构。 最后,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适当调整阅读顺序,优先完成自己擅长的阅读体裁,提高准确率; (3)进行整体阅读教学,让有意义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深度阅读和阅读能力。 综合阅读能力有助于高阶思维的发展。 D课文的语篇难度不大,但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评分率并不理想。 首先,面对叙事体教学,教师要以大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克服碎片化教学的弊端。 其次,试题的介词性对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提出了挑战,粗浅的阅读教学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深入解读课文的基础上,设置富思维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提高阅读推理、判断、综合分析和批判创新的能力。

五、结语

本文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对近五年温州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课文的难度进行了分析,发现阅读课文在词汇、句法、语篇难度等方面均呈上升趋势。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试题、评价和教学建议。 限于篇幅,本文仅对阅读文本本身进行评价,并未涉及文本与试题难度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

[1]傅善云. 基于语料库的江苏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7(11)。

[2]傅向东,刘丽. 近十年(2006-2015)高考第二卷阅读理解文本词汇研究[J]. 外语教育基础,2016(2).

[3]黄娟. 2014-2018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考试内容效度研究[J]. 考试研究,2018(6).

[4]黄元申. 多读多写[J]. 外语, 2002(6).

[5]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李冬梅. 英语命题技术研究[M].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

[7]李建平,郭立夫.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语言特点与试题难度的相关性分析[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11)。

[8]刘科. 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现状及实施途径研究[J]. 教育指南:上半月,2021(7)。

[9] 梁茂成,李文忠,徐家进. 语料库应用教程[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10]尚晓燕,宋德云. 高考英语第二卷(2014-2016)阅读理解句法难点分析[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6(9).

[11]孙萌. 2015年高考英语湖北卷阅读理解内容效度分析[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5(9)。

[12]谭晓晖,周志远. 2012-2014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内容效度分析[J]. 基础教育研究,2015(5).

[13]詹先军. 基于语料库的外语阅读测试文本难度评估[J]. 湖北招生考试,2014(5).

[14]邹申,杨仁明. 语料库在试题设计与验证中的应用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1年高考新课标英语试题及答案,2008(5)。

- 基于高文本

郑欧

: , 从 2017 年到 2021 年的文本的论文 , 和 . 研究发现:总字数在1100到1300之间; type-token 比率从 37.45% 到 40.51%; 是 67.6; 的趋势,和。

因此论文:导致输入 and of and ; ' 的新词,长和时间; 教学整体而'深刻。 有一些关于如何在测试时、测试后和通过的文本。

关键词:; 文本;

(本文首发于《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2年第8期)

同城信息网

推荐阅读

更多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

COPYRIGHT © 2021 娱乐之家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有什么问题加客服微信咨询:zx81024163

浙ICP备202102867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