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21 15:03 | 信息编号:274457 |
联系人: | 电话: |
40年高考作文题逐渐崇尚真实的自己,明天的作文最好写出“真性情”
明天高考开始,作文题会出什么?
其实,不管是什么话题,如果写的是真话,表达的是真情,展现的是真实的自己,那一定是一样的。 记者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考作文题目发现,曾经被称为“枷锁中跳舞”的高考作文,“枷锁”越来越少。 ,而且问题变得越来越难。 问题回归生活,鼓励学生思考、想象,并用文字表达自己。 背范文、“高考式”等应试技巧很少能获得高分。
从讨论时事到叙述周围
1977年12月,恢复高考。 初试作文题分为救命系,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北京卷的标题是《在这战斗的一年》,河南卷的标题是《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 出现在标题中。
改革开放之初,社会急需思辨型人才,国家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高考制度也重点考察“思辨”能力。 当时作文题大多要求考生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在文风上,议论文是“一花独行”。
例如,1978年,作文题目是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缩写成一篇500至600字的短文; 1981年,国卷作文要求考生读《毁树容易,植树难》,并写出读后感想; 1982年高考作文题目 1983年高考作文题目要求在漫画《这里下面没有水了,再挖一个》上写一篇以“坚持不懈”为主题的议论文处”为“先忧天下,后忧天下乐”; 1985年高考作文题目为《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废水、有害气体、污染问题,倡导“化工厂废水、有害气体、污染问题”追求绿色发展。 考试; 1987年作文题中,“小学游泳训练班”被视为新现象,成为作文题目。
“议论文”热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高考作文题目有“带刺的玫瑰”、“近墨者黑”、“说得动手”等。
此后,高考作文题逐渐转向注重日常生活、一般情感和个人经历,文体上也逐渐出现了“叙事作文”等多种体例。 比如,1994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写一篇叙事性作文,题目是《尝试》,1998年作文题是《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克服脆弱》等等。
1999年,高考作文题大胆鼓励学生想象。 那一年的作文题目是《如果记忆可以移植》。
多年参与高考阅卷阅卷的老师表示,很多人认为只有议论文才能体现学生的思想和高度。 事实上,好的记叙文可以更好地展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写作能力。
来自千篇一律的“高考”
到百花齐放的“真气质”
高考议论文很多,所以语文课会教更多的哲学性、思辨性的文章。 教师和学生将学习议论文的风格、记忆范文和结构。 高考考生的作文多为“三段式”,引用的例子多为王昭君。 、苏轼、莎士比亚、拿破仑等,大谈“假空虚”,缺乏生命气息,有的作品甚至编造故事、说谎。 “爸爸死了妈妈病”身,“一开始我还蛮感动的,后来发现这样的作文还有很多,感觉自己被‘愚弄’了。” 一位参加高考的老师说。
“其实,东北孩子的作文应该有‘黑土地’的味道,西北孩子的作文应该有‘黄土高坡’的味道……”一位曾参与过“黄土高坡”的老师说。多年的高考经历讲述了他对高考作文的期望。
随着各省自主命题的推进,高考作文的“个性化”逐渐变强。
2002年高考,北京开始制定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试题。 2009年高考,流行歌曲也成为考题。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鼓励考生发挥想象力。
即使关注社会热点,也不限于“知”,而是注重考察学生的思维。 例如,2008年高考,汶川地震就被纳入考题。 北京的论文没有直接指出地震,而是用石头、水和沙子做了小实验,让学生联想。 据多年研究高考作文题目的京华学校老师王丹宁介绍,当年的作文更容易让学生表达自己。 从实验中可以想象,“很多东西看似已经达到了极限,但实际上还有很大的空间”。 这与汶川地震后坚持不懈、突破极限的精神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微博”诗歌穿越小说
新风格鼓励学生想象和创新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变得更加开放。 不仅有百字以上的“微作文”,被高考“禁止”的诗歌也被允许,鼓励学生想象高考作文甚至可以写时间——旅行小说。
2014年高考作文中出现了10分的微作文,这在北京尚属首次。 本题要求考生分享自己学习汉语的经历,评价“家长送考”的现象,或者用文字纪念自己的18岁。 只有150个字。 或叙事,或议论,或抒情,让学生三选其一,考生才能将自己的文学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专家分析,当时微博已经流行了三四年,在网络环境下长大的“95后”早已习惯用140字的小文章记录日常生活、分享情感,并传播一些碎片。
当年,微写作也首次明确提出“可以写的诗”。 不少阅卷老师回忆道,书写的气场让人眼前一亮,给了他们多年未见的惊喜和感动。 2014年,时任北京中文高考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齐永祥曾在《中学语文教学》上撰文盛赞微写作,“从短短的150个字中,我们可以读懂孩子们的心声和生活,读懂他们的欢乐和痛苦,读懂他们的想法和责任。”
2015年高考,“时光旅行”被列入高考题。 当年的作文题目《我和民族英雄度过了一天》,鼓励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爱国,也考察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2016年,向阅读致敬,要求考生化身“魔法书签”,徜徉在书海; 2017年,高考作文让学子飞向未来,到2049年,拍下共和国世纪。
王丹宁表示,如今的高考作文不仅考验写作风格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更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加强。 死记硬背、写“高考体例”是很难拿高分的。 如果你能说真话,表达你的真实感受,展现你的阅读能力,提高你的语言能力,你就有机会获得高分。
高考作文的弊端
多年参加高考阅卷的齐永祥接受媒体采访。 他从写作的角度总结了高考作文的不良文风和各种弊端——
脏话、脏话作文是指全文充满“必须”、“必须”等句子,以表达决心和勇气。
空话、语言风格一般,意味着无论是谁写的、写的什么,都是一段看似精彩实则空洞无物的废话。
小资的风格是用抒情的语气和无病呻吟的语气来描述和讨论。
父母去世,母亲患病,就讲一下发生在他身上的悲惨故事吧。
故事拼在一起,就是提前准备四五个励志故事,不管是什么话题,用这些故事来编织成一篇文字。
四平八稳体是一味求稳、“四十分万岁”的构图。
龙头凤尾身,初有“气势”,终有“升华”,中间却是五花肉。
压倒性的风格,即使用优美、工整的平行句贯穿全文。
亮点、闪光是过分追求文章中的亮点,以吸引考官的注意力。
副标题的样式是在作文的主旨下方有副标题。 文章开头用鲁迅、莎士比亚等的名句作为标题,中间用小字标题,把一篇文章剪成碎片。
生僻字、难字,即刻意用生僻字、难句来炫耀自己的独特之处,往往会导致错别字满纸。
此外,还有穿越体、文字白混合体、天书地咒体、符号图画体等。
北京卷作文题2002-2017
2002年
“规则”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总分60分)
几个学生一边观看世界杯足球比赛,一边饶有兴趣地讨论规则。
A同学:规则太重要了。 如果运动员不遵守规则,裁判不公正执法,就不会有精彩的比赛!
B同学:是啊! 没有规则。 没有校规,没有交通规则,好吗?
C同学:但是有时候不守规矩的人占便宜,守规矩的人吃亏。
B同学: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D同学:但是规则不是硬性的,不适合就得改。 现在不是修改了很多“游戏”规则吗?
请以“规则”(包括“规则和……”)为主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拟定自己的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除了诗歌之外,风格也不受限制。
2003年
“转动”
无论是在个人历史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令人难忘的转折。 你一定会感受到、思考、体会到这一点。 请以“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
2004年
“容忍”
请以“包容性”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宽容”就是宽容、大度、淡漠、宽容,也有包容、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 如果这个问题只从一方面来写,也可以。 ②除诗歌外,文体没有限制。 ③不少于800字。
2005年
《说安》
标题为“说‘安’”的作文。 “安”一词包含“稳定”、“安全”、“安宁”、“安逸”、“安顿在……”等含义。 要求自己选择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2006年
《北京的象征》
很多城市都有能够代表其文化身份、具有遗产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可以称为城市的象征。 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象征; 天桥上的杂耍、巷子里小贩的吆喝声是北京的象征; 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北京新的标志还将不断涌现。 保留旧的符号并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愿望。 对此,请写一篇题为《北京的象征》的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007年
“细雨湿衣不可看,闲花落地默听”
“细雨里看不到湿衣,听地上无声花”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就是唱春的美丽性格; 有人说它指的是一种平静的生活状态; “细雨”与“闲花”的未知孤独境遇; 有人说“隐身”和“听寂”并不代表无所事事,也有人说这里的味道已经不适合当今世界……请跟着我自己读这两首诗,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准备好自己的话题,设定自己的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没有限制。 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2008年
根据选材的角度,就一个自创的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裁除诗歌外不限。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吧。” 然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头的玻璃罐,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 : “满了!” “真的吗?” 老师从桌子底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地倒进去,填满石头之间的缝隙。 “满了吗?” 学生们若有所思。 老师又拿了一壶水倒进去,直到水位与瓶口齐平。 “这个实验表明了什么?” 老师问道。 教室里充满了生机。
一位学生说:“很多东西看似已经达到了极限,但实际上还有很大的空间。”
一名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的石头肯定塞不进去。”
一名学生说:“对,石头要先放,一些重物要优先放。”
有学生说:“也不一定,是不是要先放沙子和水呢?”……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进行联想,编出自己的观点。
2009年
《我有隐形的翅膀》
有首歌这样唱: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翔,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翔,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主题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1年
如何看待中国乒乓球比赛的胜利
中国队夺得冠军的鹿特丹乒乓球比赛,人们的看法褒贬不一。 有人说中国有实力,应该夺冠。 也有人表示,其他人应该努力突破,赢得冠军。 另一种声音则表示,中国应该放弃冠军,不要一直占据冠军。
请选择一个角度来提出构图。
2012年
一个老人在铁轨上的故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60分)
老吉独自一人在大山深处劳作。 他负责在铁路上巡逻,防止落石、山体滑坡、倒树危害行车安全。 他每天要独自行走20多公里。 每当火车经过时,老吉都会郑重地向经过的火车打招呼。 举起你的手。 这时,火车也拉响了汽笛,汽笛的声音在深山里久久回荡……
大山深处孤独的巡逻、庄严的游行、久久回荡的警笛声……这些场景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内,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主题,从自己选择的风格(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明确要求
2013年
科学家和作家如何看待手机
根据对话,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科学家:如果爱迪生被邀请到21世纪生活一周,对他来说最新奇的事情是什么?
文艺:我想,手机会不会给他带来不可思议的感动?
科学家:我同意。 手机是信息时代的象征。 可以称为掌上电脑。 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感到新奇。
笔者:手机的广泛使用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思想、情感、概念意识。 或许这超出了爱迪生的想象。
科学家和作家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哪些思考和想象? 请选择自己的角度,拟定自己的主题,选择自己的写作风格,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年
1.大作文:老规矩
以前北京有很多老规矩,比如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盘子里不可以盛饭菜,不可以插手生意,不可以微笑不露面等。牙齿,不准大声说话。 随意搬主人家里的东西、忠实节俭等等,这些都是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原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老的规则逐渐被人们遗忘。 不久前,有网友将一些旧规则重新整理后陆续发布到网上,引发热议。
旧规则再次被提起并引起关注。 这种现象引起了您怎样的思考? (隐形请求,提出问题)请选择自己的角度,针对自己的主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2.微观构图:三选一
①学习汉语的经历;
毕业前,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们写下自己学习中文的心得,分享给下班的同学。 书面经验要求具体、实用、易记。
② 您对家长送试卷的看法如何;
今天早上你父母送你去考场了吗? 请评论一下“家长送你去考场”的现象。 要求明确且有充分依据。
③18岁的感觉。
写一篇抒情文字(可以写诗)来纪念你的18岁。 需要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文学才华。
2015年
1、专业作文:选择以下两个题目之一,并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
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他们不畏艰难,不畏牺牲; 他们也有对孩子的爱,他们有和普通人一样对美好生活的怀念。 中国英雄令人敬佩,他们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榜样。隐形要求
请以“如果我和心中的英雄一起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择一位中国英雄,展开你的想象,讲述你和他(她)的故事,写出英雄的风采和你的情感。
②《说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心灵深处的热爱”。
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样的事情让你拥有“灵魂深处的爱”,为什么这样的爱能够深入你的灵魂呢?
请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深入灵魂的爱”。
要求:选择一件物体(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叙述、抒情,文体不限。
2.微观构成(10分)
选择以下三个问题之一并作相应回答。 不超过150字。
①语文老师要求学生推荐名著的章节或片段供课堂学习。 范围:《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同一屋檐下四代人》、《平凡的世界》。 您选择了哪本书的哪一章或哪一段? 请用一句话描述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②体育场馆内涂鸦、禁烟、北京骂人等不文明现象与首都形象极不相称。 请为社会上的某种不文明现象写一条有说服力的短信。 需要友善的态度和幽默的语言。 风格不限。
③请写一首短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标题为“圆”。
2016年
1. 优秀构图:二选其一
①《白鹿原老调》记载,老调的演奏往往“震撼人心”,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墙已经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符号。 请以“为什么‘老口音’令人震惊”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韵味出发,不限于陈忠实散文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点合理。
②请发挥想象力,写一篇以“魔法书签”为题的叙述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 带有详细信息和描述。
2.微观构图:三选一
①高中学习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请给即将升入高中的学生提一两点建议。 要求明确且有意义。 约150字。
②不少家长在微信或QQ等媒体上建立了班级“家长群”。 请对这一现象发表评论。 要求它是合理的、自圆其说的。 约150字。
③请写一首以“莲花”为题的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不超过150字。
2017年
1.专业作文:二选一,不少于700字。
① 纽带是指能够起到纽带作用的人或物。 人心需要凝聚,力量需要凝聚。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请以“谈论债券”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当时,如果让你拍一张或几张照片来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照片? 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篇记叙文,题目是《共和国,我给你拍照》。 要求:有合理的想象、叙述和描述,能写大图,也能写小场景,从小见大。
2.微观作文:三选其一,约180字
①《根河之恋》中,鄂温克人从原来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的生活,《平凡的世界》中也有类似的故事。 请选择一个例子来描述情节,并发表简短的评论。 要求:符合原作内容,清晰。
②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出一个人,用一朵花来形容她,可以用这个比喻的理由。 要求:根据原著,自圆其说。
③如果让你从《边城》的翠翠、《红岩》的江姐、《一件小事》的黄包车夫、《老人与海》的圣地亚哥中选一个人,根据某在特定情况下,你会如何为他或她设计一座雕像? 要求:描述雕像的姿态、外貌、表情等特征,并根据原作说明设计意图。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
40年高考作文题逐渐崇尚真实的自己,明天的作文最好写出“真性情”
明天高考开始,作文题会出什么?
其实,不管是什么话题,如果写的是真话,表达的是真情,展现的是真实的自己,那一定是一样的。 记者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考作文题目发现,曾经被称为“枷锁中跳舞”的高考作文,“枷锁”越来越少。 ,而且问题变得越来越难。 问题回归生活,鼓励学生思考、想象,并用文字表达自己。 背范文、“高考式”等应试技巧很少能获得高分。
从讨论时事到叙述周围
1977年12月,恢复高考。 初试作文题分为救命系,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北京卷的标题是《在这战斗的一年》,河南卷的标题是《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 出现在标题中。
改革开放之初,社会急需思辨型人才,国家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高考制度也重点考察“思辨”能力。 当时作文题大多要求考生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在文风上,议论文是“一花独行”。
例如,1978年,作文题目是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缩写成一篇500至600字的短文; 1981年,国卷作文要求考生读《毁树容易,植树难》,并写出读后感想; 1982年高考作文题目 1983年高考作文题目要求在漫画《这里下面没有水了,再挖一个》上写一篇以“坚持不懈”为主题的议论文处”为“先忧天下,后忧天下乐”; 1985年高考作文题目为《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废水、有害气体、污染问题,倡导“化工厂废水、有害气体、污染问题”追求绿色发展。 考试; 1987年作文题中,“小学游泳训练班”被视为新现象,成为作文题目。
“议论文”热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高考作文题目有“带刺的玫瑰”、“近墨者黑”、“说得动手”等。
此后,高考作文题逐渐转向注重日常生活、一般情感和个人经历,文体上也逐渐出现了“叙事作文”等多种体例。 比如,1994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写一篇叙事性作文,题目是《尝试》,1998年作文题是《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克服脆弱》等等。
1999年,高考作文题大胆鼓励学生想象。 那一年的作文题目是《如果记忆可以移植》。
多年参与高考阅卷阅卷的老师表示,很多人认为只有议论文才能体现学生的思想和高度。 事实上,好的记叙文可以更好地展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写作能力。
来自千篇一律的“高考”
到百花齐放的“真气质”
高考议论文很多,所以语文课会教更多的哲学性、思辨性的文章。 教师和学生将学习议论文的风格、记忆范文和结构。 高考考生的作文多为“三段式”,引用的例子多为王昭君。 、苏轼、莎士比亚、拿破仑等,大谈“假空虚”,缺乏生命气息,有的作品甚至编造故事、说谎。 “爸爸死了妈妈病”身,“一开始我还蛮感动的,后来发现这样的作文还有很多,感觉自己被‘愚弄’了。” 一位参加高考的老师说。
“其实,东北孩子的作文应该有‘黑土地’的味道,西北孩子的作文应该有‘黄土高坡’的味道……”一位曾参与过“黄土高坡”的老师说。多年的高考经历讲述了他对高考作文的期望。
随着各省自主命题的推进,高考作文的“个性化”逐渐变强。
2002年高考,北京开始制定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试题。 2009年高考,流行歌曲也成为考题。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鼓励考生发挥想象力。
即使关注社会热点,也不限于“知”,而是注重考察学生的思维。 例如,2008年高考,汶川地震就被纳入考题。 北京的论文没有直接指出地震,而是用石头、水和沙子做了小实验,让学生联想。 据多年研究高考作文题目的京华学校老师王丹宁介绍,当年的作文更容易让学生表达自己。 从实验中可以想象,“很多东西看似已经达到了极限,但实际上还有很大的空间”。 这与汶川地震后坚持不懈、突破极限的精神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微博”诗歌穿越小说
新风格鼓励学生想象和创新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变得更加开放。 不仅有百字以上的“微作文”,被高考“禁止”的诗歌也被允许,鼓励学生想象高考作文甚至可以写时间——旅行小说。
2014年高考作文中出现了10分的微作文,这在北京尚属首次。 本题要求考生分享自己学习汉语的经历,评价“家长送考”的现象,或者用文字纪念自己的18岁。 只有150个字。 或叙事,或议论,或抒情,让学生三选其一,考生才能将自己的文学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专家分析,当时微博已经流行了三四年,在网络环境下长大的“95后”早已习惯用140字的小文章记录日常生活、分享情感,并传播一些碎片。
当年,微写作也首次明确提出“可以写的诗”。 不少阅卷老师回忆道,书写的气场让人眼前一亮,给了他们多年未见的惊喜和感动。 2014年,时任北京中文高考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齐永祥曾在《中学语文教学》上撰文盛赞微写作,“从短短的150个字中,我们可以读懂孩子们的心声和生活,读懂他们的欢乐和痛苦,读懂他们的想法和责任。”
2015年高考,“时光旅行”被列入高考题。 当年的作文题目《我和民族英雄度过了一天》,鼓励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爱国,也考察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2016年,向阅读致敬,要求考生化身“魔法书签”,徜徉在书海; 2017年,高考作文让学子飞向未来,到2049年,拍下共和国世纪。
王丹宁表示,如今的高考作文不仅考验写作风格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更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加强。 死记硬背、写“高考体例”是很难拿高分的。 如果你能说真话,表达你的真实感受,展现你的阅读能力,提高你的语言能力,你就有机会获得高分。
高考作文的弊端
多年参加高考阅卷的齐永祥接受媒体采访。 他从写作的角度总结了高考作文的不良文风和各种弊端——
脏话、脏话作文是指全文充满“必须”、“必须”等句子,以表达决心和勇气。
空话、语言风格一般,意味着无论是谁写的、写的什么,都是一段看似精彩实则空洞无物的废话。
小资的风格是用抒情的语气和无病呻吟的语气来描述和讨论。
父母去世,母亲患病,就讲一下发生在他身上的悲惨故事吧。
故事拼在一起,就是提前准备四五个励志故事,不管是什么话题,用这些故事来编织成一篇文字。
四平八稳体是一味求稳、“四十分万岁”的构图。
龙头凤尾身,初有“气势”,终有“升华”,中间却是五花肉。
压倒性的风格,即使用优美、工整的平行句贯穿全文。
亮点、闪光是过分追求文章中的亮点,以吸引考官的注意力。
副标题的样式是在作文的主旨下方有副标题。 文章开头用鲁迅、莎士比亚等的名句作为标题,中间用小字标题,把一篇文章剪成碎片。
生僻字、难字,即刻意用生僻字、难句来炫耀自己的独特之处,往往会导致错别字满纸。
此外,还有穿越体、文字白混合体、天书地咒体、符号图画体等。
北京卷作文题2002-2017
2002年
“规则”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总分60分)
几个学生一边观看世界杯足球比赛,一边饶有兴趣地讨论规则。
A同学:规则太重要了。 如果运动员不遵守规则,裁判不公正执法,就不会有精彩的比赛!
B同学:是啊! 没有规则。 没有校规,没有交通规则,好吗?
C同学:但是有时候不守规矩的人占便宜,守规矩的人吃亏。
B同学: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D同学:但是规则不是硬性的,不适合就得改。 现在不是修改了很多“游戏”规则吗?
请以“规则”(包括“规则和……”)为主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拟定自己的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除了诗歌之外,风格也不受限制。
2003年
“转动”
无论是在个人历史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令人难忘的转折。 你一定会感受到、思考、体会到这一点。 请以“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
2004年
“容忍”
请以“包容性”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宽容”就是宽容、大度、淡漠、宽容,也有包容、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 如果这个问题只从一方面来写,也可以。 ②除诗歌外,文体没有限制。 ③不少于800字。
2005年
《说安》
标题为“说‘安’”的作文。 “安”一词包含“稳定”、“安全”、“安宁”、“安逸”、“安顿在……”等含义。 要求自己选择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2006年
《北京的象征》
很多城市都有能够代表其文化身份、具有遗产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可以称为城市的象征。 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象征; 天桥上的杂耍、巷子里小贩的吆喝声是北京的象征; 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北京新的标志还将不断涌现。 保留旧的符号并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愿望。 对此,请写一篇题为《北京的象征》的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007年
“细雨湿衣不可看,闲花落地默听”
“细雨里看不到湿衣,听地上无声花”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就是唱春的美丽性格; 有人说它指的是一种平静的生活状态; “细雨”与“闲花”的未知孤独境遇; 有人说“隐身”和“听寂”并不代表无所事事,也有人说这里的味道已经不适合当今世界……请跟着我自己读这两首诗,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准备好自己的话题,设定自己的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没有限制。 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2008年
根据选材的角度,就一个自创的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裁除诗歌外不限。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吧。” 然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头的玻璃罐,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 : “满了!” “真的吗?” 老师从桌子底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地倒进去,填满石头之间的缝隙。 “满了吗?” 学生们若有所思。 老师又拿了一壶水倒进去,直到水位与瓶口齐平。 “这个实验表明了什么?” 老师问道。 教室里充满了生机。
一位学生说:“很多东西看似已经达到了极限,但实际上还有很大的空间。”
一名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的石头肯定塞不进去。”
一名学生说:“对,石头要先放,一些重物要优先放。”
有学生说:“也不一定,是不是要先放沙子和水呢?”……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进行联想,编出自己的观点。
2009年
《我有隐形的翅膀》
有首歌这样唱: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翔,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翔,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主题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1年
如何看待中国乒乓球比赛的胜利
中国队夺得冠军的鹿特丹乒乓球比赛,人们的看法褒贬不一。 有人说中国有实力,应该夺冠。 也有人表示,其他人应该努力突破,赢得冠军。 另一种声音则表示,中国应该放弃冠军,不要一直占据冠军。
请选择一个角度来提出构图。
2012年
一个老人在铁轨上的故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60分)
老吉独自一人在大山深处劳作。 他负责在铁路上巡逻,防止落石、山体滑坡、倒树危害行车安全。 他每天要独自行走20多公里。 每当火车经过时,老吉都会郑重地向经过的火车打招呼。 举起你的手。 这时,火车也拉响了汽笛,汽笛的声音在深山里久久回荡……
大山深处孤独的巡逻、庄严的游行、久久回荡的警笛声……这些场景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内,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主题,从自己选择的风格(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明确要求
2013年
科学家和作家如何看待手机
根据对话,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科学家:如果爱迪生被邀请到21世纪生活一周,对他来说最新奇的事情是什么?
文艺:我想,手机会不会给他带来不可思议的感动?
科学家:我同意。 手机是信息时代的象征。 可以称为掌上电脑。 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感到新奇。
笔者:手机的广泛使用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思想、情感、概念意识。 或许这超出了爱迪生的想象。
科学家和作家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哪些思考和想象? 请选择自己的角度,拟定自己的主题,选择自己的写作风格,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年
1.大作文:老规矩
以前北京有很多老规矩,比如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盘子里不可以盛饭菜,不可以插手生意,不可以微笑不露面等。牙齿,不准大声说话。 随意搬主人家里的东西、忠实节俭等等,这些都是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原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老的规则逐渐被人们遗忘。 不久前,有网友将一些旧规则重新整理后陆续发布到网上,引发热议。
旧规则再次被提起并引起关注。 这种现象引起了您怎样的思考? (隐形请求,提出问题)请选择自己的角度,针对自己的主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2.微观构图:三选一
①学习汉语的经历;
毕业前,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们写下自己学习中文的心得,分享给下班的同学。 书面经验要求具体、实用、易记。
② 您对家长送试卷的看法如何;
今天早上你父母送你去考场了吗? 请评论一下“家长送你去考场”的现象。 要求明确且有充分依据。
③18岁的感觉。
写一篇抒情文字(可以写诗)来纪念你的18岁。 需要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文学才华。
2015年
1、专业作文:选择以下两个题目之一,并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
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他们不畏艰难,不畏牺牲; 他们也有对孩子的爱,他们有和普通人一样对美好生活的怀念。 中国英雄令人敬佩,他们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榜样。隐形要求
请以“如果我和心中的英雄一起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择一位中国英雄,展开你的想象,讲述你和他(她)的故事,写出英雄的风采和你的情感。
②《说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心灵深处的热爱”。
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样的事情让你拥有“灵魂深处的爱”,为什么这样的爱能够深入你的灵魂呢?
请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深入灵魂的爱”。
要求:选择一件物体(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叙述、抒情,文体不限。
2.微观构成(10分)
选择以下三个问题之一并作相应回答。 不超过150字。
①语文老师要求学生推荐名著的章节或片段供课堂学习。 范围:《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同一屋檐下四代人》、《平凡的世界》。 您选择了哪本书的哪一章或哪一段? 请用一句话描述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②体育场馆内涂鸦、禁烟、北京骂人等不文明现象与首都形象极不相称。 请为社会上的某种不文明现象写一条有说服力的短信。 需要友善的态度和幽默的语言。 风格不限。
③请写一首短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标题为“圆”。
2016年
1. 优秀构图:二选其一
①《白鹿原老调》记载,老调的演奏往往“震撼人心”,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墙已经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符号。 请以“为什么‘老口音’令人震惊”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韵味出发,不限于陈忠实散文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点合理。
②请发挥想象力,写一篇以“魔法书签”为题的叙述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 带有详细信息和描述。
2.微观构图:三选一
①高中学习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请给即将升入高中的学生提一两点建议。 要求明确且有意义。 约150字。
②不少家长在微信或QQ等媒体上建立了班级“家长群”。 请对这一现象发表评论。 要求它是合理的、自圆其说的。 约150字。
③请写一首以“莲花”为题的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不超过150字。
2017年
1.专业作文:二选一,不少于700字。
① 纽带是指能够起到纽带作用的人或物。 人心需要凝聚,力量需要凝聚。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请以“谈论债券”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当时,如果让你拍一张或几张照片来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照片? 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篇记叙文,题目是《共和国,我给你拍照》。 要求:有合理的想象、叙述和描述,能写大图,也能写小场景,从小见大。
2.微观作文:三选其一,约180字
①《根河之恋》中,鄂温克人从原来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的生活,《平凡的世界》中也有类似的故事。 请选择一个例子来描述情节,并发表简短的评论。 要求:符合原作内容,清晰。
②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出一个人,用一朵花来形容她,可以用这个比喻的理由。 要求:根据原著,自圆其说。
③如果让你从《边城》的翠翠、《红岩》的江姐、《一件小事》的黄包车夫、《老人与海》的圣地亚哥中选一个人,根据某在特定情况下,你会如何为他或她设计一座雕像? 要求:描述雕像的姿态、外貌、表情等特征,并根据原作说明设计意图。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