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国潮大牌怀力鞋履复活,过程堪称教科书级别
1927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在中国延续了近百年的鞋履品牌在上海正式诞生。它是Jai Alai鞋,但“Pui Alai”商标注册于1935年。
回力鞋的英文名为“ Shoes”,意思是“战士、战士”。据说,回阿莱商标的灵感来自于它的英文名。他们觉得同音字是回阿莱(我想在这里吐槽一下,老上海话的英语不太标准),而回阿莱的意思就是回归天堂的力量,也就是Good的意思,所以回力阿莱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事实证明,回力阿莱的命运果然名不虚传。借助回力的力量,将回力品牌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巅峰之后就是孤独
Jai Alai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现代的外观吸引了一波热潮。那时,穿回力鞋已成为一种时尚。如果你能穿一双回力鞋,你就是黄浦江上最亮眼的孩子!
1948年,“回阿莱”推出了新型特殊蝴蝶结运动鞋,并采用了超前卫的营销方式——从飞机上散发传单,使回阿莱的声誉大增。
随后回力与篮球结下不解之缘,成立了“回力篮球队”。由于篮球队的强大实力,人们开始将回力球与运动鞋结合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回力球鞋成为我国体育界的官方战靴。郎平、周小兰、郑海霞等都穿过回力球鞋。
1956年,回力推出了一款令人难忘的运动鞋——经典的565篮球鞋。深蓝色高帮帆布设计引人注目,有点类似于现代流行的匡威。这是我们国家60多年前制造的鞋子!
1984年,在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穿着嘉莱运动鞋击败了中国的宿敌美国队,最终夺得了女排历史上第一个奥运会冠军。那时,成就了回力鞋最辉煌的时刻!
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铺开,计划经济时代走向衰落,市场正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
随着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逐渐崛起,许多国有企业因为没有采取及时、主动的措施应对这一变化而逐渐衰落。李慧就是其中之一。
1994年,回力第一家分店关门,正式宣告了这个曾经的国内第一品牌的没落。此后,分厂纷纷关闭。到2000年,连回力的主要工厂都关闭了。
此时的回阿来基本上已经接近死亡了。他去世前,华谊集团(这是上海的一家国企,不是在北京拍电影的华谊兄弟)收购了它,并更名为“上海惠阿莱鞋业有限公司”。
此后几年,怀阿莱鞋一直以十几元一双的低端鞋销售,全国仅有几家专卖店。
恢复之力正式生效
2005年,法国人帕特里斯·巴斯坦来到上海参加武术训练班。此人是个喜欢收集运动鞋的怪人。当他看到不同的鞋子时,他就有一种收藏的冲动。
当他来到武术训练班时,他感到很震惊,因为人们都穿着统一的回力球鞋。所以,他有种捡到宝的感觉。关键是价格太低了,低得可怕。
于是帕特斯开始了采购业务。因为此人非常擅长营销,而法国人从未真正去过中国,只是听说过,对“神秘的东方”还是很感兴趣的。
回到法国后,他开始从事采购代理工作。他的口号是“中国功夫鞋”和“经典复古风格”。一双原本在中国不到2欧元的鞋,在法国竟然要惊人的50欧元(按照当时的汇率,大约是500元人民币)。说到代购,我只相信法国人,他们敢赚这么多。
很多人可能会问,这么贵的鞋子谁会买呢?但谁知道,法国人真的很喜欢这样。用宋丹丹的话来说,“那家伙挤满了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回力鞋在法国走红后,佩特斯考虑与回力鞋签约,成为海外市场总代理,准备干一番大事。
签约后,双方聘请了数百名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为回力鞋增添时尚感。没想到,回力鞋正式成为国外明星的新宠。 《加勒比海盗》演员奥兰多·布鲁姆、女演员安娜·尼古拉·史密斯等明星都曾穿过回力,回力鞋也成功出现在法兰西香榭大道多家运动鞋店的鞋架上。
此后,最权威的时尚杂志《ELLE》四次对其进行了报道。成功引起了国人的关注,李惠再次回到了国人的视野中。这是典型的“出口转内销”。
2014年,回力鞋业还以网上店铺为主,在多个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形成了终端直供平台+电商平台的与时俱进的营销方式。
之后,随着杨幂、刘雯、王鸥、林更新、吴亦凡等的相继种草,国人开始重新审视回阿莱品牌,开始抢购回阿莱鞋。
2008年,回力(Jai Alai)销售额为1.8亿;到2016年,回力全年零售额达到50亿; 2017年半年销售额36亿,双十一销售额突破亿元,当天在外滩震旦大厦电子屏上庆祝。
再次复活。
国货要自强
事实上,近年来,不仅是华立,同样定位的飞跃也已落地。此外,李宁和安踏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事情。
越来越多逐渐被边缘化的国产品牌迎来第二春,国货成为一股“潮”。
这种“趋势”的背后既有机遇,也有必然。对我们其他尚未觉醒的国产品牌有什么启示?
(一)激发公众意识觉醒。其实我们国产的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技术都一定是非常好的。不然的话,为什么这么多大品牌会选择中国作为代工呢?唯一缺少的是对我们文化的信心。这就需要国内每一个企业从自身出发,正确审视自己的定位。
消费者的心灵需要企业的正确引导。只要引导到位,成功占领他们的心智,强大的消费群体自然就会涌现。并且不要把国货局限于国内,放眼世界。
(2)巧妙的营销策略。俗话说:“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人”。这凸显了营销策略的重要性。法国人帕特斯成功利用法国人对中国功夫的推崇,将回力品牌从原来的低端品牌打造成中端品牌。
(3)星星种草。永远不要低估名人的示范效应。先是外国明星穿回力阿莱,随后国内众多一线明星纷纷效仿,让回力阿莱成为“国潮”。
最后,我对回力(Jai Alai)有一点建议。如果你想让鞋子继续流行,不妨加入炒鞋者圈子。怀力目前拥有3000家线下门店,大部分鞋子售价在100元以下。现在完全可以模仿阿迪达斯、耐克的套路,搞饥饿营销了。打造明星联名款,但全国限量3万双,也就是说每家店有十双鞋的配额。
如果选择某一天同时发售,价格则定为299元。对于限量版鞋来说这个价格是不是太贵了?
就这样,一波宣传过后,每家店门前都会排起长队等待购买。这样就可以趁势掀起一波营销热潮。
之所以定出299的价格,是因为公司并不靠这款鞋赚钱,而主要是用来营销。这给黄牛和鞋投机者留下了充足的利润空间。可以卖599、999、1999,价格越离谱,媒体越会争相报道。
另一个好处是,平时售价69元的鞋子可以悄悄定价到99元。如果一年卖出1亿双,就能额外赚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