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时间:2025-01-16 15:03 | 信息编号:10883 |
| 联系人: | 电话: |
广西一些大学生买买买,“不惜一切代价”追求高端产品!
今年全国两会,广西代表、委员提出规范高校校园小额信贷的建议,校园网贷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6年10月,南宁一名大学生失踪,被指借钱160万元。该学生曾在QQ空间发帖称要自杀还债。债权人向警方报案,警方证实该学生已经死亡。
据统计,近三年来,仅南宁市江南区法院就受理了近百起校园贷款案件……网贷向大学校园的渗透,源于部分大学生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更大的背景是,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过早消费和过度消费愈演愈烈。
在广西大学东校区快递服务中心,不少大学生前来取件。
女大学生的衣柜里一定有新颖漂亮的衣服,化妆包里一定有昂贵的唇彩;男大学生口袋里一定要有一包高档香烟,聚餐时要有一瓶名贵酒……在越来越强调物质享受的当今世界,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校园外丰富多彩的世界,各种物质、娱乐、游戏的诱惑,让自控力较弱的大学生欲罢不能,深陷其中。
借钱无力偿还,他躲回了家乡。
学生网贷问题引起了区内高校的关注。事情要从去年南宁某大学一名学生向同学借钱超过100万元的失踪和“裸钞”事件说起。
28岁的王梅(化名)是南宁市大学东路一所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她告诉记者,去年3月,她学校的一名学生突然失联。后经了解,该学生欠下30万元网贷,无力偿还,遂返回家乡躲藏。这是一名研究生三年级的学生。当时,他的父母给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打电话,要求休学一年。
该学生的父亲向老师透露,儿子2015年从多个网贷平台借钱赌球,输了还继续借钱,最后陷入了无法收拾的境地。 “负责研究生管理的老师告诉我,该学生失信网贷后,经常向身边很多同学借钱,而且借的金额很大。”王梅透露,借钱的同学在追债时,发现该学生的手机和QQ都无法联系上,于是向老师举报,学校也得知了此事。
今年3月,学校老师再次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家长表示,儿子休学期已到,不准备返校继续学习,所以决定向学校申请退学。目前,学校已批准其申请,退学手续正在办理中。
因网贷而停课的事件并非孤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6年上半年,南宁市大学路一所高职学校的一名男同学向学校申请休学。老师得知的原因是该学生上大学后有女朋友了。他在吃饭、娱乐、旅游上花了不少钱,每月支出1500多元。父母提供的生活费不够。为了挽回面子,他向不少网贷平台借钱。随着利率的提高,这个差距越来越大。于是,他经常接到网贷平台的威胁追债电话,他再也无法安心学习。
广西某大学的一名大学生购买了很多名牌运动鞋。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校外打工只是为了购买自己喜欢的消费品
3月17日下午放学后,广西财经大学大二学生黄某没有和同学一起去食堂吃饭。相反,他慢跑到学校附近的地铁站。约20分钟到达广西大学附近的农园路出发。他的校外兼职工作是发传单。从下午6点到完成雇主交代的任务,他要忙到晚上10点左右,然后在附近吃了一顿快餐,然后匆匆坐公交车去学校,在晚上11点30分放学前回到了学校。去宿舍吧。
发传单一次可赚50元。然而,这种兼职工作并不是每天都会发生。他的同学只有在太忙的时候才会请他帮忙。黄在学校有第二份兼职工作。这是一个勤工俭学的职位。他每周工作 6 至 8 小时。加上发传单的收入,他每个月能挣近300元。花这么多时间打工并不是因为黄的父母没有提供足够的生活费。 “我前段时间买了一部新手机,是分期买的,每个月都要还钱。”黄先生说,算上手机本金和利息,他每个月要还200多元。
自去年12月南宁地铁一号线全面开通以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雷老师注意到一个新现象:不少学生早上和下午放学后争先恐后地乘坐地铁前往朝阳。商业区还是东东。商业区兼职。 “男学生大部分在商场卖电器,而女学生大部分在服装店、奶茶店工作。”雷老师说,学生们在校外分组打工,赚到的钱大多是用来购买自己喜欢的消费品。
近40%大学生每月消费超过1000元
可以通过网贷、打工等方式满足消费需求。现在该地区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如何?
去年年底,一份《部分地区大学生生活费用参考标准排名》中提到,广西大学生以人均月均704元排名第六。该名单被当地媒体发布到微博后,不少大学生参与讨论,最受欢迎的评论是“你确定这不是半个月的伙食费?”
今年2月,研究机构麦克斯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大学生平均每月支出为1212元(不含学费和家校交通费)。家庭是学生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学生的生活费94%由父母或亲戚提供,其次是兼职。超过30%的受访学生无法维持收支平衡。
有媒体根据研究结果,对广西大学生月均消费进行了调查。超过200名大学生参与了回应。 16%的人选择300至500元,32%的人选择500至1000元,31%的人选择1000至1500元。 %,其中近10%在1500元以上。这意味着近40%的大学生每月花费超过1000元。一名学生晒出了自己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的消费账单,四个月的时间里,仅网购一项就花费了5320元。这让她感叹,“如果我在大学读书时不克制自己,我很可能会饿死街头。”
“不惜一切代价”追求高端产品
据采访,大多数学生在购物时更关注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而不是商品的品牌、档次和广告。因此,他们的消费属于合理范围。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沉迷于时尚消费、高端消费,这就引发了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两大变化——消费方式多元化和过度追求品牌。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雷老师表示,现在的学生以1995年出生的为主,虽然还没有融入社会,但他们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在创业潮流的影响下,不少学生在校外合伙开店、投资。做生意,有的甚至开始收藏。
大四的李女士是一名篮球迷,平时关注NBA比赛。如果一个喜欢的球星换了一款新型号的篮球鞋,他会立即了解情况,然后尽力购买他喜欢的那双。收集球鞋逐渐成为他的爱好。前段时间,他拍了一张大学四年买的球鞋的合影——近十双不同颜色、款式的球鞋。每双球鞋的售价都在1000多元,少数限量版更是在1300多元。
调查发现,当今的大学生在学校里花钱。除了平时的吃、穿、住、行、恋爱、旅游等开支外,潮人还需要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养宠物、玩耍或者追星等等,认真的追星者也会去去场地观看偶像参加活动,往返机票、门票等费用已经不是普通大学生能够承受的了。
在广西的一所大学里,一位女同学王女士非常谈论化妆品。她表示,对于不同系列的化妆品,她通常会购买几种不同款式和品牌的化妆品来备货。她直言,班上很多女生都特别喜欢买洋货。
与女孩相比,男孩在烟、酒、娱乐、电子产品上的花费更多。南宁市大学路一所高校的一名男生说,他周围的很多同学都在使用品牌产品,这让他很嫉妒,所以他通过网上理财购买了自己喜欢的数码产品。 “我有一个同学,本来钱不多,但想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就算说浪费钱也得买。”
小编在这里想说一句:大学生理性消费才是正确的消费观。盲目追随消费潮流,不仅会导致自己的经济预算混乱,甚至会给自己带来财务上的困扰。学生时代应该树立更好的消费观念。具备良好的财务意识和良好的自控能力,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
广西一些大学生买买买,“不惜一切代价”追求高端产品!
今年全国两会,广西代表、委员提出规范高校校园小额信贷的建议,校园网贷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6年10月,南宁一名大学生失踪,被指借钱160万元。该学生曾在QQ空间发帖称要自杀还债。债权人向警方报案,警方证实该学生已经死亡。
据统计,近三年来,仅南宁市江南区法院就受理了近百起校园贷款案件……网贷向大学校园的渗透,源于部分大学生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更大的背景是,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过早消费和过度消费愈演愈烈。
在广西大学东校区快递服务中心,不少大学生前来取件。
女大学生的衣柜里一定有新颖漂亮的衣服,化妆包里一定有昂贵的唇彩;男大学生口袋里一定要有一包高档香烟,聚餐时要有一瓶名贵酒……在越来越强调物质享受的当今世界,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校园外丰富多彩的世界,各种物质、娱乐、游戏的诱惑,让自控力较弱的大学生欲罢不能,深陷其中。
借钱无力偿还,他躲回了家乡。
学生网贷问题引起了区内高校的关注。事情要从去年南宁某大学一名学生向同学借钱超过100万元的失踪和“裸钞”事件说起。
28岁的王梅(化名)是南宁市大学东路一所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她告诉记者,去年3月,她学校的一名学生突然失联。后经了解,该学生欠下30万元网贷,无力偿还,遂返回家乡躲藏。这是一名研究生三年级的学生。当时,他的父母给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打电话,要求休学一年。
该学生的父亲向老师透露,儿子2015年从多个网贷平台借钱赌球,输了还继续借钱,最后陷入了无法收拾的境地。 “负责研究生管理的老师告诉我,该学生失信网贷后,经常向身边很多同学借钱,而且借的金额很大。”王梅透露,借钱的同学在追债时,发现该学生的手机和QQ都无法联系上,于是向老师举报,学校也得知了此事。
今年3月,学校老师再次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家长表示,儿子休学期已到,不准备返校继续学习,所以决定向学校申请退学。目前,学校已批准其申请,退学手续正在办理中。
因网贷而停课的事件并非孤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6年上半年,南宁市大学路一所高职学校的一名男同学向学校申请休学。老师得知的原因是该学生上大学后有女朋友了。他在吃饭、娱乐、旅游上花了不少钱,每月支出1500多元。父母提供的生活费不够。为了挽回面子,他向不少网贷平台借钱。随着利率的提高,这个差距越来越大。于是,他经常接到网贷平台的威胁追债电话,他再也无法安心学习。
广西某大学的一名大学生购买了很多名牌运动鞋。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校外打工只是为了购买自己喜欢的消费品
3月17日下午放学后,广西财经大学大二学生黄某没有和同学一起去食堂吃饭。相反,他慢跑到学校附近的地铁站。约20分钟到达广西大学附近的农园路出发。他的校外兼职工作是发传单。从下午6点到完成雇主交代的任务,他要忙到晚上10点左右,然后在附近吃了一顿快餐,然后匆匆坐公交车去学校,在晚上11点30分放学前回到了学校。去宿舍吧。
发传单一次可赚50元。然而,这种兼职工作并不是每天都会发生。他的同学只有在太忙的时候才会请他帮忙。黄在学校有第二份兼职工作。这是一个勤工俭学的职位。他每周工作 6 至 8 小时。加上发传单的收入,他每个月能挣近300元。花这么多时间打工并不是因为黄的父母没有提供足够的生活费。 “我前段时间买了一部新手机,是分期买的,每个月都要还钱。”黄先生说,算上手机本金和利息,他每个月要还200多元。
自去年12月南宁地铁一号线全面开通以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雷老师注意到一个新现象:不少学生早上和下午放学后争先恐后地乘坐地铁前往朝阳。商业区还是东东。商业区兼职。 “男学生大部分在商场卖电器,而女学生大部分在服装店、奶茶店工作。”雷老师说,学生们在校外分组打工,赚到的钱大多是用来购买自己喜欢的消费品。
近40%大学生每月消费超过1000元
可以通过网贷、打工等方式满足消费需求。现在该地区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如何?
去年年底,一份《部分地区大学生生活费用参考标准排名》中提到,广西大学生以人均月均704元排名第六。该名单被当地媒体发布到微博后,不少大学生参与讨论,最受欢迎的评论是“你确定这不是半个月的伙食费?”
今年2月,研究机构麦克斯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大学生平均每月支出为1212元(不含学费和家校交通费)。家庭是学生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学生的生活费94%由父母或亲戚提供,其次是兼职。超过30%的受访学生无法维持收支平衡。
有媒体根据研究结果,对广西大学生月均消费进行了调查。超过200名大学生参与了回应。 16%的人选择300至500元,32%的人选择500至1000元,31%的人选择1000至1500元。 %,其中近10%在1500元以上。这意味着近40%的大学生每月花费超过1000元。一名学生晒出了自己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的消费账单,四个月的时间里,仅网购一项就花费了5320元。这让她感叹,“如果我在大学读书时不克制自己,我很可能会饿死街头。”
“不惜一切代价”追求高端产品
据采访,大多数学生在购物时更关注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而不是商品的品牌、档次和广告。因此,他们的消费属于合理范围。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沉迷于时尚消费、高端消费,这就引发了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两大变化——消费方式多元化和过度追求品牌。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雷老师表示,现在的学生以1995年出生的为主,虽然还没有融入社会,但他们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在创业潮流的影响下,不少学生在校外合伙开店、投资。做生意,有的甚至开始收藏。
大四的李女士是一名篮球迷,平时关注NBA比赛。如果一个喜欢的球星换了一款新型号的篮球鞋,他会立即了解情况,然后尽力购买他喜欢的那双。收集球鞋逐渐成为他的爱好。前段时间,他拍了一张大学四年买的球鞋的合影——近十双不同颜色、款式的球鞋。每双球鞋的售价都在1000多元,少数限量版更是在1300多元。
调查发现,当今的大学生在学校里花钱。除了平时的吃、穿、住、行、恋爱、旅游等开支外,潮人还需要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养宠物、玩耍或者追星等等,认真的追星者也会去去场地观看偶像参加活动,往返机票、门票等费用已经不是普通大学生能够承受的了。
在广西的一所大学里,一位女同学王女士非常谈论化妆品。她表示,对于不同系列的化妆品,她通常会购买几种不同款式和品牌的化妆品来备货。她直言,班上很多女生都特别喜欢买洋货。
与女孩相比,男孩在烟、酒、娱乐、电子产品上的花费更多。南宁市大学路一所高校的一名男生说,他周围的很多同学都在使用品牌产品,这让他很嫉妒,所以他通过网上理财购买了自己喜欢的数码产品。 “我有一个同学,本来钱不多,但想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就算说浪费钱也得买。”
小编在这里想说一句:大学生理性消费才是正确的消费观。盲目追随消费潮流,不仅会导致自己的经济预算混乱,甚至会给自己带来财务上的困扰。学生时代应该树立更好的消费观念。具备良好的财务意识和良好的自控能力,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