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1-26 13:03 | 信息编号:12026 |
联系人: | 电话: |
红蜻蜓皮鞋“折叠翅膀”:上市8年首次,3000家门店让创始人难以入睡
老牌鞋企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近日,红蜻蜓(.SH)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净利润-2500万元至-375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对此,红蜻蜓将亏损原因归咎于受疫情影响,大大增加了公司经营困难。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红蜻蜓自2015年上市以来的元年。
近一年来,红蜻蜓营收、利润多次下滑,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帮助红蜻蜓做大做强、举办大展的线下门店,如今也成为压在公司心头的一块巨石。红蜻蜓创始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今的3000家门店已经成为企业的负担,“甚至让我睡觉”。钱金波直言不讳地说。
针对公司业绩、经营管理等相关情况,2月6日,时代周报记者联系红蜻蜓,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红蜻蜓“飞不动”,只是皮鞋行业的一个缩影。近期,绍康国际(.SH)、哈森(.SH)、ST首发(.SH)等鞋企也于近期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提前大幅下跌。
如何走出弱势困境,重振企业活力,皮鞋品牌需要另辟蹊径转型升级。
“低飞”红蜻蜓
红蜻蜓创始人钱金波现年59岁。 20世纪70年代,钱金波辍学打工,从木匠转行卖皮鞋。 20世纪80年代,他选择“弃木经商”,于1995年创办了自己的皮鞋厂,“红蜻蜓”应运而生。
2015年,红蜻蜓在上海证券研究所正式挂牌上市。目前,红蜻蜓的品牌定位是“商务时尚皮鞋”。主营业务为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成人鞋、箱包及儿童用品。
进入21世纪后,红蜻蜓产值已突破100万,经营版图越来越大。 2015年至2019年,红蜻蜓在全国拥有门店4000多家。
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财报显示,2017年以来,红蜻蜓的营收和母公司净利润均开始跳水。从营收来看,2017年红蜻蜓营收可达32.45亿元,到2021年仅为25.11亿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红蜻蜓的微风格与销售渠道的变化有关。
从宏观环境来看,过去“渠道为王”,传统鞋企逃离地面,扩张版图。其销售业务一般依赖于线下门店。
如今,随着互联网经济和直播电商的兴起,用户逐渐向线上分流;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疫情的影响,不少门店都停业了。庞大的线下渠道不再是鞋企业绩增速的引擎,反而成为了包袱。
这一阶段,钱金波的儿子钱帆开始深入公司内部,并逐步接管公司的管理工作。
钱帆出生于1987年,读完高二后,前往英国留学7年。 2012年,钱帆进入红蜻蜓企业架构,开始参与公司新零售、数字化等业务。
2022年9月,红蜻蜓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钱金波担任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选举董事钱帆担任第六届董事会副董事长,并继续聘任钱帆为公司总裁。钱凡距离接手又退了一步。
图片来源:红蜻蜓官方微博
但现在钱帆面前的不是康庄大道,而是一只“飞得很低”的红蜻蜓。
不仅营收下滑,从门店数据来看也并不理想。 2022年上半年,红蜻蜓关闭门店435家。截至报告期末,全国门店总数为2,993家。
从财报来看,红蜻蜓的主要收入仍来自于线下门店。关店带来的断货无疑会造成其“收入和利润”。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红蜻蜓营收16.62亿元,同比下降7.01%;家母净利润2184.56万元,同比下降44.11%;非净利润为-7060万元,同比减少1063.04%。
尽管业绩下滑,但红蜻蜓在销售方面的成本并未下降。 2022年第三季度,红蜻蜓销售成本为3.75亿元,同比增长10.21%。
另一方面,库存高也是鞋服企业普遍存在的痛点。 2016年,红蜻蜓存货金额高达9.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62%,占总资产的21.8%。
不过,经过几年的“去库存化改革”,红蜻蜓的“库存危机”有所缓解。 2021年,红蜻蜓库存下降14.72%至5.98亿元,周转天数为140天,占总资产的13.2%。
皮鞋生意举步维艰
除了红蜻蜓之外,奥康国际、哈森股份、ST等鞋企的生意也不好做。
日前,奥康国际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亏损3.2亿元至3.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5亿元至4.1亿元;扣除非净亏损3.8亿元至4.4亿元。
Hason和ST近期也发布了性能预告片。哈森股份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至-1.65亿元; ST预计启动,2022年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亿元--6.7亿元。
在低迷的刺激下,鞋企开始走上品牌改革的自救之路。
“中国有数以千万计的老企业,迫切需要品牌年轻化、数字化转型,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在钱金波看来,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思维和人才。传统的业务流程非常熟悉,也形成了研销一体化的渠道。问题是如何改变业务流程和业务设计,从而实现产品在线、直播在线、物流在线、支付在线、沟通在线。 ”他直言不讳地说。
2022年7月,红蜻蜓旗下浙江惠马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成立惠利马鞋业鞋革互联网平台。 “建立鞋革行业数字化产业链的五个工具。
除了数字化,红蜻蜓还贴近年轻消费者。
为了让老女牌鞋变得更加潮,2022年,红蜻蜓在品牌、产品、店铺层面上进行升级改造,将品牌LOGO由英文改写成中文“红蜻蜓”,将“蜻蜓”元素融入产品,打造而成国潮系列新鞋。为了成功“抢”年轻人的脚,红蜻蜓推出了乐福1957系列、麒麟大爹鞋系列、马丁靴系列等多款产品。
钱帆表示,年轻化意味着企业领导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要了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品牌年轻化的关键是渠道和产品的转型。”
红蜻蜓店
奥康国际也顺势而为。 2022年12月,奥康品牌官宣陈伟霆为其品牌代言人,并同步推出首款奥康运动皮鞋,紧扣“舒适”主题。
退市5年的“鞋王”百丽也正在通过数字营销进行升级。官宣艺人刘雯成为其新代言人,与多家品牌联名,大力开拓线上渠道,以及商场、奥特莱斯线下渠道,吸引年轻消费者打卡消费。 2021年,百丽线上渠道收入占比超过25%。
一位不愿意透露的服装行业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除了寻找明星之外,关键是丰富企业的产品线,加大线上渠道的投入。
“十年前,单鞋可能还有办法做,但现在,很多运动鞋、休闲鞋品牌都开始生产皮鞋了,皮鞋的优势被削弱了。”皮鞋的优点是不断创新,同时开发其他鞋产品,才有可能走向更大的市场。
品牌升级转型,道路崎岖。皮鞋品牌能否成功摆脱拥抱年轻化的困扰,刘暗花需要打个问号。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
红蜻蜓皮鞋“折叠翅膀”:上市8年首次,3000家门店让创始人难以入睡
老牌鞋企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近日,红蜻蜓(.SH)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净利润-2500万元至-375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对此,红蜻蜓将亏损原因归咎于受疫情影响,大大增加了公司经营困难。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红蜻蜓自2015年上市以来的元年。
近一年来,红蜻蜓营收、利润多次下滑,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帮助红蜻蜓做大做强、举办大展的线下门店,如今也成为压在公司心头的一块巨石。红蜻蜓创始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今的3000家门店已经成为企业的负担,“甚至让我睡觉”。钱金波直言不讳地说。
针对公司业绩、经营管理等相关情况,2月6日,时代周报记者联系红蜻蜓,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红蜻蜓“飞不动”,只是皮鞋行业的一个缩影。近期,绍康国际(.SH)、哈森(.SH)、ST首发(.SH)等鞋企也于近期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提前大幅下跌。
如何走出弱势困境,重振企业活力,皮鞋品牌需要另辟蹊径转型升级。
“低飞”红蜻蜓
红蜻蜓创始人钱金波现年59岁。 20世纪70年代,钱金波辍学打工,从木匠转行卖皮鞋。 20世纪80年代,他选择“弃木经商”,于1995年创办了自己的皮鞋厂,“红蜻蜓”应运而生。
2015年,红蜻蜓在上海证券研究所正式挂牌上市。目前,红蜻蜓的品牌定位是“商务时尚皮鞋”。主营业务为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成人鞋、箱包及儿童用品。
进入21世纪后,红蜻蜓产值已突破100万,经营版图越来越大。 2015年至2019年,红蜻蜓在全国拥有门店4000多家。
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财报显示,2017年以来,红蜻蜓的营收和母公司净利润均开始跳水。从营收来看,2017年红蜻蜓营收可达32.45亿元,到2021年仅为25.11亿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红蜻蜓的微风格与销售渠道的变化有关。
从宏观环境来看,过去“渠道为王”,传统鞋企逃离地面,扩张版图。其销售业务一般依赖于线下门店。
如今,随着互联网经济和直播电商的兴起,用户逐渐向线上分流;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疫情的影响,不少门店都停业了。庞大的线下渠道不再是鞋企业绩增速的引擎,反而成为了包袱。
这一阶段,钱金波的儿子钱帆开始深入公司内部,并逐步接管公司的管理工作。
钱帆出生于1987年,读完高二后,前往英国留学7年。 2012年,钱帆进入红蜻蜓企业架构,开始参与公司新零售、数字化等业务。
2022年9月,红蜻蜓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钱金波担任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选举董事钱帆担任第六届董事会副董事长,并继续聘任钱帆为公司总裁。钱凡距离接手又退了一步。
图片来源:红蜻蜓官方微博
但现在钱帆面前的不是康庄大道,而是一只“飞得很低”的红蜻蜓。
不仅营收下滑,从门店数据来看也并不理想。 2022年上半年,红蜻蜓关闭门店435家。截至报告期末,全国门店总数为2,993家。
从财报来看,红蜻蜓的主要收入仍来自于线下门店。关店带来的断货无疑会造成其“收入和利润”。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红蜻蜓营收16.62亿元,同比下降7.01%;家母净利润2184.56万元,同比下降44.11%;非净利润为-7060万元,同比减少1063.04%。
尽管业绩下滑,但红蜻蜓在销售方面的成本并未下降。 2022年第三季度,红蜻蜓销售成本为3.75亿元,同比增长10.21%。
另一方面,库存高也是鞋服企业普遍存在的痛点。 2016年,红蜻蜓存货金额高达9.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62%,占总资产的21.8%。
不过,经过几年的“去库存化改革”,红蜻蜓的“库存危机”有所缓解。 2021年,红蜻蜓库存下降14.72%至5.98亿元,周转天数为140天,占总资产的13.2%。
皮鞋生意举步维艰
除了红蜻蜓之外,奥康国际、哈森股份、ST等鞋企的生意也不好做。
日前,奥康国际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亏损3.2亿元至3.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5亿元至4.1亿元;扣除非净亏损3.8亿元至4.4亿元。
Hason和ST近期也发布了性能预告片。哈森股份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至-1.65亿元; ST预计启动,2022年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亿元--6.7亿元。
在低迷的刺激下,鞋企开始走上品牌改革的自救之路。
“中国有数以千万计的老企业,迫切需要品牌年轻化、数字化转型,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在钱金波看来,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思维和人才。传统的业务流程非常熟悉,也形成了研销一体化的渠道。问题是如何改变业务流程和业务设计,从而实现产品在线、直播在线、物流在线、支付在线、沟通在线。 ”他直言不讳地说。
2022年7月,红蜻蜓旗下浙江惠马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成立惠利马鞋业鞋革互联网平台。 “建立鞋革行业数字化产业链的五个工具。
除了数字化,红蜻蜓还贴近年轻消费者。
为了让老女牌鞋变得更加潮,2022年,红蜻蜓在品牌、产品、店铺层面上进行升级改造,将品牌LOGO由英文改写成中文“红蜻蜓”,将“蜻蜓”元素融入产品,打造而成国潮系列新鞋。为了成功“抢”年轻人的脚,红蜻蜓推出了乐福1957系列、麒麟大爹鞋系列、马丁靴系列等多款产品。
钱帆表示,年轻化意味着企业领导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要了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品牌年轻化的关键是渠道和产品的转型。”
红蜻蜓店
奥康国际也顺势而为。 2022年12月,奥康品牌官宣陈伟霆为其品牌代言人,并同步推出首款奥康运动皮鞋,紧扣“舒适”主题。
退市5年的“鞋王”百丽也正在通过数字营销进行升级。官宣艺人刘雯成为其新代言人,与多家品牌联名,大力开拓线上渠道,以及商场、奥特莱斯线下渠道,吸引年轻消费者打卡消费。 2021年,百丽线上渠道收入占比超过25%。
一位不愿意透露的服装行业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除了寻找明星之外,关键是丰富企业的产品线,加大线上渠道的投入。
“十年前,单鞋可能还有办法做,但现在,很多运动鞋、休闲鞋品牌都开始生产皮鞋了,皮鞋的优势被削弱了。”皮鞋的优点是不断创新,同时开发其他鞋产品,才有可能走向更大的市场。
品牌升级转型,道路崎岖。皮鞋品牌能否成功摆脱拥抱年轻化的困扰,刘暗花需要打个问号。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