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时间:2024-10-28 11:04 | 信息编号:281905 |
| 联系人: | 电话: |
福建拟培育千亿产业集群,看龙岩有什么
近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通知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推进方案》
(2018-2020)
这27个产业集群被列为重点发展
在你的家乡吗?
我们来看看吧!
为什么制定这个计划
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打造一批重点优势产业集群,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赶超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坚持聚集引领、促进协调。集群,重点培育发展一批超千亿的重点产业集群,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特色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推动我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支撑。
基本原则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突出特色,融合发展。
优化布局,集约发展。
内外联动,开放发展。
主要任务
结合全省产业发展基础、主导产业规模、产业链配套条件等,选择一批主业突出、特色明显、成长潜力好的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发展。到2020年,力争培育20个以上产值(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重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突出、结构明显优化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发展重点和目标
集成电路及光电产业集群
闽东北协同开发区以福州为中心,带动莆田、宁德、平潭、南平地区共同发展。依托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莆田高新区等产业集群,支撑京东方、华英、华佳彩、瑞芯微、富联等企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和LED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闽西南协同开发区以厦门为中心,带动泉州、漳州、三明、龙岩共同发展。依托厦门火炬高新区、海沧信息产业园、泉州核心谷、泉州高新区等产业集群,支持联合开发区拓展。芯、金华、晨虹、友达、天马微、三安、士兰微、光达显、千兆等公司重点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和LED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2500亿元。
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产业集群
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依托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新区、泉州高新区、仙游仙港产业园等产业集群,支持戴尔、冠捷、新世界、星网锐捷等成长型企业重点发展计算机、通信设备、广电设备、视听设备、智能终端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2500亿元。
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带动全省共同发展。依托厦门航空工业区、厦门(集美)机械工业区、闽江口造船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晋江经济开发区、南安经济开发区、南安滨江机械装备制造基地、洛江经济开发区、莆田高新区、三明高新区、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闽台(南京)精密机械产业园等产业集中区支撑嘉泰数控成长,威诺数控、太古、龙净环保、尚润精密仪器、厦门船舶重工、马尾造船、徐工、龙工等企业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环保装备、橡塑机械、工程机械、航空维修、高科技船舶及海工设备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2200亿元。
电器电器产业集群
闽东北协同开发区以宁德电气电气产业基地、福州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基地、南平电线电缆产业基地为重点,依托福安工业经济开发区、张湾工业区等产业集中地集中区、政和机电工业园。区支持太阳电缆、天宇电气、中能电气、安博电气、延安电气等企业成长,重点发展电力设备、电机、电线电缆、照明灯具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闽西南协同开发区重点发展厦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基地和漳州、泉州电器产业基地。依托厦门火炬高新区、漳州台商投资区等产业集中区,支持ABB、施耐德、中骏电气、马迪电气等企业重点发展输配电设备、电力电器和其他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400亿元。
汽车产业集群
闽东北协同开发区重点发展福州、莆田、宁德汽车及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依托福州闽侯青口汽车产业园、莆田涵江高新区、宁德交城三余工业区、南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等产业集中区,支撑东南汽车、奔驰、云都、上汽集团、福耀玻璃、万润新能源、宁德时代等企业成长,重点发展乘用车及零部件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闽西南协同开发区以厦门为中心,推动泉州、漳州、三明、龙岩等地区协同发展。依托厦门(集美)机械产业集中区、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明普陵汽车产业园等产业集中区。支持金龙客车、金龙客车、海西汽车、龙马环卫、正兴车轮等企业成长,重点发展商用车及零部件、专用车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石化一体化产业集群
(湄洲湾、古雷)
以湄洲湾石化产业基地、漳州古雷石化基地为核心,依托泉港石化产业园、全辉石化工业园、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等主要产业集中区,支持古雷石化、联合石化扩建、中化泉州等公司重点发展PTA、PX、溶剂油、增塑剂、成品油、聚乙烯、聚丙烯、合成橡胶、烧碱、EO/EG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2640亿元。
化学新材料产业集群
以福清江阴化工新材料区为中心,依托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仙游凤亭化工新材料产业园、连江柯门经济开发区,支持中京石化、中江石化、申源等企业成长新材料、天辰耀龙、东南电化、永荣新材、三棵树涂料、中金新材推动石化产业链中下游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的发展,重点发展聚丙烯、己内酰胺、PA6切片、TDI、烧碱、涂料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动力电池及稀土石墨烯新材料产业集群
以宁德、漳州、厦门、龙岩为中心,带动全省共同发展。依托东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岩稀土产业园、三明稀土产业园、厦门火炬高新区、永安石墨及石墨烯产业园、晋江石墨烯产业园和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技术研究院等产业集群产业研究院技术,支持宁德时代新能源、猛狮新能源、聚电新能源、厦门钨业、杉杉科技、金龙稀土等企业成长,重点发展动力电池、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产品、石墨烯等新材料。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1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福州、厦门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引导力度,整合资源,推动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依托厦门海沧生物医药港、福州江阴原料药集中区、永春生物医药产业园、石狮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龙岩长汀医疗器械产业园、德润医疗产业园、三明生物医药产业园和京东产业园、宁德闽东医药城,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邵武金堂产业园、南平莆潭生物专业园、福建(广泽)中药产业园等产业集中区支持漳州片仔癀药业、福康药业、广生堂药业、承天金陵扩产药业、天全药业、厦门特宝生物、厦门大博盈净医疗器械、凯利美医疗器械、仙芝科技等企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化学制药、中药、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产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数字经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
闽东北协同开发区以福州软件园、马尾物联网产业基地为重点,依托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南平五一智谷软件园等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支撑福达自动化、新世界、网龙、国脉等企业的成长。力争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740亿元。
闽西南协同开发区依托厦门软件园、泉州软件园、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漳州华为芯谷产业园、龙岩软件园等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文化科技、智能制造、无人机。工业应用大数据平台等产品支撑国网新通伊利、亿联网络、美亚笔克、咪咕动漫、南威软件等企业成长。力争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940亿元。
电力产业集群
电源结构和电源布局不断优化,电力装机容量稳步增长,清洁能源比重持续提高,形成了“省环网、沿海双走廊”500kV特高压骨干电网。重点推进宁德、福州、漳州核电、周宁、永泰、厦门抽水蓄能电站、微电网示范工程、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建设。力争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15亿元。
建材产业集群(泉州)
以锦江南安建筑陶瓷、南安石材、南安水暖厨卫为龙头,依托南安经济开发区、南安水暖厨卫产业基地等主要产业集中区,南安水头石材产业基地,支持拓展建陶、石材、水暖、厨卫等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新型建材、高端定制、智能家居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
现代钢铁工业
围绕三明、漳州、泉州、福州现代钢铁产业,依托三明钢铁加工区、漳州钢铁加工区、福州钢铁集中区等产业集中区,支持钢铁等企业成长。以三钢集团、三宝钢铁为代表,重点发展车船钢板、钢结构材料等下游应用产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300亿元。
不锈钢行业
围绕宁德、福州、漳州不锈钢产业,依托宁德不锈钢产业集中区、福州不锈钢产业集中区、漳州不锈钢产业集中区、武平不锈钢产业园等,支撑青拓成长集团、宝钢德盛不锈钢、阜新特钢、宏旺实业等企业重点发展不锈钢深加工及应用产业链。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金、铜、铝工业
以龙岩黄金产业、龙岩、宁德铜产业、南平福州厦门铝加工产业为中心,依托福州铝加工集群、上杭焦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产业集群,支持紫金矿业、中铝东南铜业、南平铝业、中铝瑞民、夏顺铝箔等企业重点发展IT行业所需的高附加值铝型材、高精度铝板箔、复合材料、电子行业铜材等、交通、太阳能及散热器支持。高精度铜带、管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350亿元。
纺织化纤产业集群(福州)
依托福州临空经济区,支持恒神合纤、金纶高纤、锦江科技、经纬新纤、长园纺织等企业重点发展锦纶、氨纶等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提高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比重。产业用纺织品,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构建聚合、化纤、棉纺、经编、针织、染整、服装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具有较强全球竞争力的纺织化纤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3550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泉州)
以晋江、石狮等地纺织服装产业为重点,支持百宏、讯星、七匹狼、九木王、柒牌、金霸、利兰、浩沙等企业成长,重点发展新型纤维等如生物基纤维和仿棉纤维拓展新型纤维资源,开发多功能高端纺织面料,以及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物排放的生态染整技术。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3100亿元。
纺织鞋服产业集群(莆田)
依托仙港经济开发区、鲤城经济开发区、华林经济开发区、邗江区新韩工业集中区等产业集中区,扶持壮大华丰实业、彩子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双驰实业等,重点发展高性能、多功能、可降解材料、新型纳米材料等高端鞋面材料,推动鞋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区域品牌个性化定制莆田鞋服。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200亿元。
制鞋产业集群(泉州)
重点关注晋江、石狮、南安、泉州开发区、惠安城南工业园区、台商投资区制鞋产业,支持安踏、鸿星尔克、特步、361、匹克等企业成长,重点开发鞋材和旅游鞋。 、运动鞋、皮鞋、休闲鞋、时尚鞋、童鞋等产品,推动运动鞋、运动鞋等运动鞋类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功能化发展,提高鞋业集聚水平,创建先进的鞋业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900亿元。
纸及纸制品产业集群
依托泉州台商投资区纸及纸制品工业园、漳州台商投资区纸及纸制品工业园、三明青州纸及纸制品工业园等产业集中区,支持恒安集团、友兰发集团、九龙纸业、联盛纸业、青山纸业等企业推动造纸企业整合升级,重点发展生活用纸、包装纸及纸板、生活用纸、特种纸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300亿元。
工艺美术产业集群
依托德化城东陶瓷园、惠安雕塑文化创意产业园、国际陶瓷艺术城、中国茶具城、永春香都工业园、莆田工艺美术城、仙游工艺品产业园等产业集群支持福州发展,泉州、莆田等地区重点工艺美术企业重点发展工艺美术陶瓷、木雕、古典家具、金银珠宝、寿山石雕、石雕、漆艺、藤铁、建筑灯具、工艺香等产品,加快发展福州、泉州、莆田等地的工艺美术产业园,促进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以闽东南果蔬加工、沿海食用植物油加工、闽西北竹笋加工、闽西北畜禽产品加工、闽北乳制品加工产业集群为核心,依托厦门同安轻工食品工业区,漳州食品城、南安观桥中国食品城、晋江五里工业集中区、广智中国生态食品城、湄洲湾北岸东吴食品工业集中区、兴化湾南岸(邗江)食品工业园、太湖工业集中区、三明市三元泾东部工业集中区等产业集群支撑紫山集团、福海粮油、南平神农、厦门银翔、福建正大、长富乳业等企业成长,重点发展肉制品、竹笋、食用菌、食用植物油、水果、蔬菜及坚果。 、乳制品和其他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2700亿元。
水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依托福清元宏国际食品工业园、连江经济开发区、东山经济开发区、诏安水产加工区、宁德福鼎工业园、东吴临港工业园、兴化湾南岸食品园等食品加工产业园支持白洋海鲜、海欣、海怡、海之星等骨干企业发展。重点引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项目,通过完善养殖、加工、冷链仓储等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600亿元。
休闲食品产业集群
依托同安轻工食品工业园、同安工业集中区(思明、湖里园区)、龙海东园工业区、龙海海城工业集中区、晋江五里工业集中区、龙岩经济开发区(东晓)、龙州产业集中区等产业集中区支撑了大理、盼盼、回头客等企业成长。重点发展烘焙食品、糖果巧克力、膨化食品、炒货、蜜饯、果冻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330亿元。
茶产业集群
依托闽南乌龙茶区、闽北乌龙茶区、闽东北白(红)茶区,扶持壮大巴马、日春、花香园、天府、五一兴、正山堂、品品香、春伦等企业.,重点打造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等区域公共品牌。力争到2020年实现茶全产业链产值1200亿元。
物流产业集群
以厦门前昌物流园区、象屿保税物流园区、富港综合物流园区、漳龙物流园区等为龙头,重点建设厦门、福州、泉州等国家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以及一批现代综合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和联合配送终端网点,加快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海外仓等现代物流项目建设,促进物流、制造、商贸等协调发展。到2020年,收入达到7000亿元。
旅游产业集群
大力推动全区域生态旅游和精品旅游,重点建设国家生态旅游先行区、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先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重点支持发展福泉-张海丝路文化,厦门全域旅游示范区,大武夷、福建土楼、平潭国际旅游岛等5大产业集群,培育湄洲妈祖文化世界旅游岛、环东山岛旅游、闽西红色旅游、大带云旅游、宁德渔民海岸旅游、沙溪百里画廊旅游等六大新兴集群。力争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000亿元。
保障措施
强化引领作用
1.坚持扶优、扶强、带头,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服务龙头企业工作机制和领导联动帮扶机制,使现有龙头企业企业做大做强。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七项措施》,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研发费用分段补贴、省高新技术企业奖补贴、企业技术奖励等创新激励政策转型补贴,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立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推动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有关部门
2.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跨所有制、跨区域资源整合,使龙头企业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和配置,实现境内外高端品牌并购,联合并购优势企业,提供支持用于前期费用和并购贷款利息折扣。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商务厅、财政厅
3、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聚集和支撑作用,支持成长型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专、特、新”中小企业。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和“双高领军”企业。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科学技术厅
突出链条延伸
4、立足产业集群主导产业,按照“引短补短”的原则,发布重点投资项目目录,引导资金投向高端环节和重点领域产业链缺失环节。支持重点企业提高全省产业链配套率,带动全省新型制造企业进入其产业链或采购体系。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商务厅
5、精准对接世界500强、民营企业500强、台湾百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落实新开放领域重点产业精准招商指导意见,落实第三方招商激励落实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政策,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不断对接催生一批引领性强、激励性强、根基性强的行业龙头项目和产业链“补短板”项目,引导上游和下游产业链发展。向集群产业链下游延伸、补充、强化链条。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经信委、财政厅
鼓励集群发展
6.实施省政府的“有关促进发展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遵守“高起点,高标准,合理的布局和中等进步”的原则,并包括区域工业园区的工业园区根据城市和农村规划,发展计划根据区域特征,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有机地与整体土地使用计划等,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关键行业的布局,并提供全面发挥为了比较优势,请确定攻击的主要方向,创新的管理系统和机制,实施差异化的发展,并创建具有强大能力和独特特征的一组竞争性专业公园。
负责任的单位: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委员会,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住房和农村发展部,土地和资源部,部门,部门,部门环境保护部
7。遵守绿色开发,加强来源控制,结合了福建东北部和福建西南部的两个协调开发区的建设,严格规划了关键领域的环境评估,关键河流盆地,关键工业和工业布局以及指导工业布局,项目布局和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应适应;加强紧急系统的构建,预防和控制工业领域的环境风险,例如石油加工,非有产金属冶炼,纺织品印刷和染色,并确保环境安全。
负责任的单位:各个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环境保护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水资源部,水资源部等。
8。加强对省级或更高级别现有演示基库的动态监控和质量评估,提供分级和分类的指导,并改善动态调整机制。选择一组具有相对成熟条件,基准和交换的公园,并与国内一流的示范基地合作,并通过政府,企业,协会,协会,协会,协会,协会,协会,企业,企业,企业,协会,企业,企业,企业,企业,企业,企业,企业,企业,协会,企业,企业,协会,企业,协会,企业,协会,协会,企业,协会,大规模,大规模和高发展质量创建一组行业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根据现有的融资渠道,将为良好的国家和省级示范基地提供财务补贴。
负责部门: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潘坦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和财政部
加强区域合作
9。加强对该省发展的“国际象棋”思维,计划加速东北福建合作开发区和西南福建合作开发区的发展,并研究和制定长期机制,以促进综合发展和综合的综合发展和综合区域内和之间的发展。
负责单位: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潘坦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级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
10。鼓励区域合作创新,促进企业,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的跨区域工业 - 大学研究合作,并共同建立创新平台基础。全面发挥技术研发平台,行业技术开发基础等在支持工业集群中的支持作用。增加迫切需要的高级才能和专业人才的引入,并专注于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和储备。
负责任的单位: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级科学技术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1.在各个地区建立一种福利共享和薪酬协调的机制,鼓励各县和城市共同引入优先的投资政策,并合作建造和共同管理工业园区。对于不适合本地布局的主要投资项目,请鼓励并指导他们进入适合布局的领域。可以通过经济补偿,建立“飞地”或工业园区的转移等解决地面建筑,以建立沿海湾区经济合作带和山脉合作示范公园。
负责单位: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潘坦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级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农业部
改善服务设施
12.支持合格的工业集群的主要保护项目,包括各个级别的关键建筑项目数据库的管理,并通过特殊主题协调和解决工业集群中关键项目的施工问题月”。加强对工业集群的统计监控,并及时跟踪工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负责任的单位: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级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统计局
13.建立一个“互联网 +高级制造”服务系统,支持工业互联网演示平台的建设和开发,关键项目和应用程序基准企业,该企业可服务于工业集群的开发,并根据工业互联网演示项目提供财务补贴现有的资金渠道。
负责部门: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宾坦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
14。加强工业集群与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等之间的对接合作,并鼓励金融机构依靠集群来建立分支机构或创新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工业集群的特征。建立并介绍各种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资基金,以对不断发展的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和联合股票改革,尤其是那些愿景公开并被列入“新第三委员会”的企业。
负责任的单位: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金融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的富州中央分支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的 , Bank 银行监管局局,福建证券监管局, 监管局
15.加强品牌种植,大力实施“三种产品”策略,加快工业品牌示范企业和区域品牌建设的试点项目,并为工业品牌,区域品牌,地理位置迹象等提供适当的回报。 。
负责部门: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质量监督局和财务部
|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
福建拟培育千亿产业集群,看龙岩有什么
近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通知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推进方案》
(2018-2020)
这27个产业集群被列为重点发展
在你的家乡吗?
我们来看看吧!
为什么制定这个计划
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打造一批重点优势产业集群,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赶超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坚持聚集引领、促进协调。集群,重点培育发展一批超千亿的重点产业集群,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特色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推动我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支撑。
基本原则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突出特色,融合发展。
优化布局,集约发展。
内外联动,开放发展。
主要任务
结合全省产业发展基础、主导产业规模、产业链配套条件等,选择一批主业突出、特色明显、成长潜力好的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发展。到2020年,力争培育20个以上产值(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重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突出、结构明显优化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发展重点和目标
集成电路及光电产业集群
闽东北协同开发区以福州为中心,带动莆田、宁德、平潭、南平地区共同发展。依托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莆田高新区等产业集群,支撑京东方、华英、华佳彩、瑞芯微、富联等企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和LED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闽西南协同开发区以厦门为中心,带动泉州、漳州、三明、龙岩共同发展。依托厦门火炬高新区、海沧信息产业园、泉州核心谷、泉州高新区等产业集群,支持联合开发区拓展。芯、金华、晨虹、友达、天马微、三安、士兰微、光达显、千兆等公司重点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和LED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2500亿元。
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产业集群
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依托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新区、泉州高新区、仙游仙港产业园等产业集群,支持戴尔、冠捷、新世界、星网锐捷等成长型企业重点发展计算机、通信设备、广电设备、视听设备、智能终端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2500亿元。
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带动全省共同发展。依托厦门航空工业区、厦门(集美)机械工业区、闽江口造船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晋江经济开发区、南安经济开发区、南安滨江机械装备制造基地、洛江经济开发区、莆田高新区、三明高新区、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闽台(南京)精密机械产业园等产业集中区支撑嘉泰数控成长,威诺数控、太古、龙净环保、尚润精密仪器、厦门船舶重工、马尾造船、徐工、龙工等企业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环保装备、橡塑机械、工程机械、航空维修、高科技船舶及海工设备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2200亿元。
电器电器产业集群
闽东北协同开发区以宁德电气电气产业基地、福州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基地、南平电线电缆产业基地为重点,依托福安工业经济开发区、张湾工业区等产业集中地集中区、政和机电工业园。区支持太阳电缆、天宇电气、中能电气、安博电气、延安电气等企业成长,重点发展电力设备、电机、电线电缆、照明灯具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闽西南协同开发区重点发展厦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基地和漳州、泉州电器产业基地。依托厦门火炬高新区、漳州台商投资区等产业集中区,支持ABB、施耐德、中骏电气、马迪电气等企业重点发展输配电设备、电力电器和其他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400亿元。
汽车产业集群
闽东北协同开发区重点发展福州、莆田、宁德汽车及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依托福州闽侯青口汽车产业园、莆田涵江高新区、宁德交城三余工业区、南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等产业集中区,支撑东南汽车、奔驰、云都、上汽集团、福耀玻璃、万润新能源、宁德时代等企业成长,重点发展乘用车及零部件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闽西南协同开发区以厦门为中心,推动泉州、漳州、三明、龙岩等地区协同发展。依托厦门(集美)机械产业集中区、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明普陵汽车产业园等产业集中区。支持金龙客车、金龙客车、海西汽车、龙马环卫、正兴车轮等企业成长,重点发展商用车及零部件、专用车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石化一体化产业集群
(湄洲湾、古雷)
以湄洲湾石化产业基地、漳州古雷石化基地为核心,依托泉港石化产业园、全辉石化工业园、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等主要产业集中区,支持古雷石化、联合石化扩建、中化泉州等公司重点发展PTA、PX、溶剂油、增塑剂、成品油、聚乙烯、聚丙烯、合成橡胶、烧碱、EO/EG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2640亿元。
化学新材料产业集群
以福清江阴化工新材料区为中心,依托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仙游凤亭化工新材料产业园、连江柯门经济开发区,支持中京石化、中江石化、申源等企业成长新材料、天辰耀龙、东南电化、永荣新材、三棵树涂料、中金新材推动石化产业链中下游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的发展,重点发展聚丙烯、己内酰胺、PA6切片、TDI、烧碱、涂料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动力电池及稀土石墨烯新材料产业集群
以宁德、漳州、厦门、龙岩为中心,带动全省共同发展。依托东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岩稀土产业园、三明稀土产业园、厦门火炬高新区、永安石墨及石墨烯产业园、晋江石墨烯产业园和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技术研究院等产业集群产业研究院技术,支持宁德时代新能源、猛狮新能源、聚电新能源、厦门钨业、杉杉科技、金龙稀土等企业成长,重点发展动力电池、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产品、石墨烯等新材料。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1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福州、厦门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引导力度,整合资源,推动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依托厦门海沧生物医药港、福州江阴原料药集中区、永春生物医药产业园、石狮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龙岩长汀医疗器械产业园、德润医疗产业园、三明生物医药产业园和京东产业园、宁德闽东医药城,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邵武金堂产业园、南平莆潭生物专业园、福建(广泽)中药产业园等产业集中区支持漳州片仔癀药业、福康药业、广生堂药业、承天金陵扩产药业、天全药业、厦门特宝生物、厦门大博盈净医疗器械、凯利美医疗器械、仙芝科技等企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化学制药、中药、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产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数字经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
闽东北协同开发区以福州软件园、马尾物联网产业基地为重点,依托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南平五一智谷软件园等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支撑福达自动化、新世界、网龙、国脉等企业的成长。力争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740亿元。
闽西南协同开发区依托厦门软件园、泉州软件园、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漳州华为芯谷产业园、龙岩软件园等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文化科技、智能制造、无人机。工业应用大数据平台等产品支撑国网新通伊利、亿联网络、美亚笔克、咪咕动漫、南威软件等企业成长。力争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940亿元。
电力产业集群
电源结构和电源布局不断优化,电力装机容量稳步增长,清洁能源比重持续提高,形成了“省环网、沿海双走廊”500kV特高压骨干电网。重点推进宁德、福州、漳州核电、周宁、永泰、厦门抽水蓄能电站、微电网示范工程、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建设。力争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15亿元。
建材产业集群(泉州)
以锦江南安建筑陶瓷、南安石材、南安水暖厨卫为龙头,依托南安经济开发区、南安水暖厨卫产业基地等主要产业集中区,南安水头石材产业基地,支持拓展建陶、石材、水暖、厨卫等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新型建材、高端定制、智能家居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
现代钢铁工业
围绕三明、漳州、泉州、福州现代钢铁产业,依托三明钢铁加工区、漳州钢铁加工区、福州钢铁集中区等产业集中区,支持钢铁等企业成长。以三钢集团、三宝钢铁为代表,重点发展车船钢板、钢结构材料等下游应用产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300亿元。
不锈钢行业
围绕宁德、福州、漳州不锈钢产业,依托宁德不锈钢产业集中区、福州不锈钢产业集中区、漳州不锈钢产业集中区、武平不锈钢产业园等,支撑青拓成长集团、宝钢德盛不锈钢、阜新特钢、宏旺实业等企业重点发展不锈钢深加工及应用产业链。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金、铜、铝工业
以龙岩黄金产业、龙岩、宁德铜产业、南平福州厦门铝加工产业为中心,依托福州铝加工集群、上杭焦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产业集群,支持紫金矿业、中铝东南铜业、南平铝业、中铝瑞民、夏顺铝箔等企业重点发展IT行业所需的高附加值铝型材、高精度铝板箔、复合材料、电子行业铜材等、交通、太阳能及散热器支持。高精度铜带、管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350亿元。
纺织化纤产业集群(福州)
依托福州临空经济区,支持恒神合纤、金纶高纤、锦江科技、经纬新纤、长园纺织等企业重点发展锦纶、氨纶等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提高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比重。产业用纺织品,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构建聚合、化纤、棉纺、经编、针织、染整、服装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具有较强全球竞争力的纺织化纤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3550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泉州)
以晋江、石狮等地纺织服装产业为重点,支持百宏、讯星、七匹狼、九木王、柒牌、金霸、利兰、浩沙等企业成长,重点发展新型纤维等如生物基纤维和仿棉纤维拓展新型纤维资源,开发多功能高端纺织面料,以及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物排放的生态染整技术。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3100亿元。
纺织鞋服产业集群(莆田)
依托仙港经济开发区、鲤城经济开发区、华林经济开发区、邗江区新韩工业集中区等产业集中区,扶持壮大华丰实业、彩子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双驰实业等,重点发展高性能、多功能、可降解材料、新型纳米材料等高端鞋面材料,推动鞋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区域品牌个性化定制莆田鞋服。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200亿元。
制鞋产业集群(泉州)
重点关注晋江、石狮、南安、泉州开发区、惠安城南工业园区、台商投资区制鞋产业,支持安踏、鸿星尔克、特步、361、匹克等企业成长,重点开发鞋材和旅游鞋。 、运动鞋、皮鞋、休闲鞋、时尚鞋、童鞋等产品,推动运动鞋、运动鞋等运动鞋类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功能化发展,提高鞋业集聚水平,创建先进的鞋业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900亿元。
纸及纸制品产业集群
依托泉州台商投资区纸及纸制品工业园、漳州台商投资区纸及纸制品工业园、三明青州纸及纸制品工业园等产业集中区,支持恒安集团、友兰发集团、九龙纸业、联盛纸业、青山纸业等企业推动造纸企业整合升级,重点发展生活用纸、包装纸及纸板、生活用纸、特种纸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300亿元。
工艺美术产业集群
依托德化城东陶瓷园、惠安雕塑文化创意产业园、国际陶瓷艺术城、中国茶具城、永春香都工业园、莆田工艺美术城、仙游工艺品产业园等产业集群支持福州发展,泉州、莆田等地区重点工艺美术企业重点发展工艺美术陶瓷、木雕、古典家具、金银珠宝、寿山石雕、石雕、漆艺、藤铁、建筑灯具、工艺香等产品,加快发展福州、泉州、莆田等地的工艺美术产业园,促进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以闽东南果蔬加工、沿海食用植物油加工、闽西北竹笋加工、闽西北畜禽产品加工、闽北乳制品加工产业集群为核心,依托厦门同安轻工食品工业区,漳州食品城、南安观桥中国食品城、晋江五里工业集中区、广智中国生态食品城、湄洲湾北岸东吴食品工业集中区、兴化湾南岸(邗江)食品工业园、太湖工业集中区、三明市三元泾东部工业集中区等产业集群支撑紫山集团、福海粮油、南平神农、厦门银翔、福建正大、长富乳业等企业成长,重点发展肉制品、竹笋、食用菌、食用植物油、水果、蔬菜及坚果。 、乳制品和其他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2700亿元。
水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依托福清元宏国际食品工业园、连江经济开发区、东山经济开发区、诏安水产加工区、宁德福鼎工业园、东吴临港工业园、兴化湾南岸食品园等食品加工产业园支持白洋海鲜、海欣、海怡、海之星等骨干企业发展。重点引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项目,通过完善养殖、加工、冷链仓储等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600亿元。
休闲食品产业集群
依托同安轻工食品工业园、同安工业集中区(思明、湖里园区)、龙海东园工业区、龙海海城工业集中区、晋江五里工业集中区、龙岩经济开发区(东晓)、龙州产业集中区等产业集中区支撑了大理、盼盼、回头客等企业成长。重点发展烘焙食品、糖果巧克力、膨化食品、炒货、蜜饯、果冻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330亿元。
茶产业集群
依托闽南乌龙茶区、闽北乌龙茶区、闽东北白(红)茶区,扶持壮大巴马、日春、花香园、天府、五一兴、正山堂、品品香、春伦等企业.,重点打造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等区域公共品牌。力争到2020年实现茶全产业链产值1200亿元。
物流产业集群
以厦门前昌物流园区、象屿保税物流园区、富港综合物流园区、漳龙物流园区等为龙头,重点建设厦门、福州、泉州等国家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以及一批现代综合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和联合配送终端网点,加快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海外仓等现代物流项目建设,促进物流、制造、商贸等协调发展。到2020年,收入达到7000亿元。
旅游产业集群
大力推动全区域生态旅游和精品旅游,重点建设国家生态旅游先行区、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先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重点支持发展福泉-张海丝路文化,厦门全域旅游示范区,大武夷、福建土楼、平潭国际旅游岛等5大产业集群,培育湄洲妈祖文化世界旅游岛、环东山岛旅游、闽西红色旅游、大带云旅游、宁德渔民海岸旅游、沙溪百里画廊旅游等六大新兴集群。力争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000亿元。
保障措施
强化引领作用
1.坚持扶优、扶强、带头,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服务龙头企业工作机制和领导联动帮扶机制,使现有龙头企业企业做大做强。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七项措施》,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研发费用分段补贴、省高新技术企业奖补贴、企业技术奖励等创新激励政策转型补贴,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立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推动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有关部门
2.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跨所有制、跨区域资源整合,使龙头企业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和配置,实现境内外高端品牌并购,联合并购优势企业,提供支持用于前期费用和并购贷款利息折扣。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商务厅、财政厅
3、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聚集和支撑作用,支持成长型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专、特、新”中小企业。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和“双高领军”企业。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科学技术厅
突出链条延伸
4、立足产业集群主导产业,按照“引短补短”的原则,发布重点投资项目目录,引导资金投向高端环节和重点领域产业链缺失环节。支持重点企业提高全省产业链配套率,带动全省新型制造企业进入其产业链或采购体系。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商务厅
5、精准对接世界500强、民营企业500强、台湾百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落实新开放领域重点产业精准招商指导意见,落实第三方招商激励落实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政策,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不断对接催生一批引领性强、激励性强、根基性强的行业龙头项目和产业链“补短板”项目,引导上游和下游产业链发展。向集群产业链下游延伸、补充、强化链条。
责任单位:各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经信委、财政厅
鼓励集群发展
6.实施省政府的“有关促进发展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遵守“高起点,高标准,合理的布局和中等进步”的原则,并包括区域工业园区的工业园区根据城市和农村规划,发展计划根据区域特征,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有机地与整体土地使用计划等,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关键行业的布局,并提供全面发挥为了比较优势,请确定攻击的主要方向,创新的管理系统和机制,实施差异化的发展,并创建具有强大能力和独特特征的一组竞争性专业公园。
负责任的单位: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委员会,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住房和农村发展部,土地和资源部,部门,部门,部门环境保护部
7。遵守绿色开发,加强来源控制,结合了福建东北部和福建西南部的两个协调开发区的建设,严格规划了关键领域的环境评估,关键河流盆地,关键工业和工业布局以及指导工业布局,项目布局和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应适应;加强紧急系统的构建,预防和控制工业领域的环境风险,例如石油加工,非有产金属冶炼,纺织品印刷和染色,并确保环境安全。
负责任的单位:各个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环境保护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水资源部,水资源部等。
8。加强对省级或更高级别现有演示基库的动态监控和质量评估,提供分级和分类的指导,并改善动态调整机制。选择一组具有相对成熟条件,基准和交换的公园,并与国内一流的示范基地合作,并通过政府,企业,协会,协会,协会,协会,协会,协会,企业,企业,企业,协会,企业,企业,企业,企业,企业,企业,企业,企业,协会,企业,企业,协会,企业,协会,企业,协会,协会,企业,协会,大规模,大规模和高发展质量创建一组行业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根据现有的融资渠道,将为良好的国家和省级示范基地提供财务补贴。
负责部门: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潘坦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和财政部
加强区域合作
9。加强对该省发展的“国际象棋”思维,计划加速东北福建合作开发区和西南福建合作开发区的发展,并研究和制定长期机制,以促进综合发展和综合的综合发展和综合区域内和之间的发展。
负责单位: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潘坦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级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
10。鼓励区域合作创新,促进企业,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的跨区域工业 - 大学研究合作,并共同建立创新平台基础。全面发挥技术研发平台,行业技术开发基础等在支持工业集群中的支持作用。增加迫切需要的高级才能和专业人才的引入,并专注于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和储备。
负责任的单位: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级科学技术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1.在各个地区建立一种福利共享和薪酬协调的机制,鼓励各县和城市共同引入优先的投资政策,并合作建造和共同管理工业园区。对于不适合本地布局的主要投资项目,请鼓励并指导他们进入适合布局的领域。可以通过经济补偿,建立“飞地”或工业园区的转移等解决地面建筑,以建立沿海湾区经济合作带和山脉合作示范公园。
负责单位: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潘坦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级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农业部
改善服务设施
12.支持合格的工业集群的主要保护项目,包括各个级别的关键建筑项目数据库的管理,并通过特殊主题协调和解决工业集群中关键项目的施工问题月”。加强对工业集群的统计监控,并及时跟踪工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负责任的单位: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级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统计局
13.建立一个“互联网 +高级制造”服务系统,支持工业互联网演示平台的建设和开发,关键项目和应用程序基准企业,该企业可服务于工业集群的开发,并根据工业互联网演示项目提供财务补贴现有的资金渠道。
负责部门: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宾坦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
14。加强工业集群与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等之间的对接合作,并鼓励金融机构依靠集群来建立分支机构或创新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工业集群的特征。建立并介绍各种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资基金,以对不断发展的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和联合股票改革,尤其是那些愿景公开并被列入“新第三委员会”的企业。
负责任的单位: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金融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的富州中央分支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的 , Bank 银行监管局局,福建证券监管局, 监管局
15.加强品牌种植,大力实施“三种产品”策略,加快工业品牌示范企业和区域品牌建设的试点项目,并为工业品牌,区域品牌,地理位置迹象等提供适当的回报。 。
负责部门:所有地区和城市的人民政府,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技术委员会,质量监督局和财务部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