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4 19:02:12 | 信息编号:71449 |
烤鱿鱼、烤生蚝、手打柠檬茶,各地夜市美食为何复制粘贴?
5月1日晚上,离开南宁东站后,一位来自成都的年轻女性小任,叫了辆出租车去往“平西老牌美食夜市”。她急切地想要品尝华南地区的特色小吃。然而,在夜市上,她看到许多“铁板鱿鱼”“网红柠檬茶”的招牌,感到十分不解。她不禁心想,南宁的夜市和成都的夜市,风格似乎很相似。
前阵子,一位从广西来成都公干的年轻人华仔,带着对当地风味小吃的好奇,逛进了成都抚琴夜市。虽然冷吃兔的辛辣味道让他脸蛋发烫,不过,当一阵阵酸笋的气味从螺蛳粉摊位传来,他忽然觉得好像回到了家乡:怪不得四川的夜市上也会有这种吃食呢。
“五一”期间的南宁平西夜市
从西南到华南
不同地区的美食夜市为何雷同?
铁板上,鱿鱼正发出声响;"蚝宅"中,生蚝沾着蒜香流出液体;长沙臭豆腐和柳州螺蛳粉,则弥漫着让人或爱或恨的味道……成都抚琴夜市、南宁平西夜市,西安回民街、长沙文和友,这些地方几乎都有这些小吃。为何各地夜市的食物仿佛是“克隆”来的呢?
平西夜市里,两位商贩同金融投资报记者进行了交谈。卖烤生蚝的小韦谈到,海边居民经常食用海产,内地居民也对海味食品抱有热情;现在,冷藏运输等手段相当成熟,类似烤生蚝、烤鱿鱼这类海鲜简餐的食材供应旺盛、售价低廉、制作迅速,无论在广西、四川还是湖南,都是游客钟爱的美味。
四川卤菜商贩小梁谈到,他在广西夜市售卖四川卤菜,旅游萧条期能招徕广西本地食客,旅游高峰期又能招揽外地游客。当得知记者是四川人时,小梁面带微笑表示,“不用你们担心口味不地道,你们四川人到广西旅游,肯定不会购买四川卤菜哦!”
成都建设巷夜市上,一位名叫小吴的摊主售卖福建蚝烙,他谈到自己早些时候曾在成都大源夜市、抚琴夜市摆摊贩卖乐山钵钵鸡,也销售过自贡冷吃兔,这些都是烹制较为讲究的四川风味小吃。他注意到,多数时候逛夜市的人都是四川本地居民,这些人若想吃家乡菜,通常会去餐馆,对夜市里的本地小吃并不感兴趣,有几次顾客说我做的凉拌兔肉味道不对,我一听他们说话带着自贡口音,都不敢回应了。
成都建设巷夜市
小吴表示,他现在采取独特策略,转而售卖福建蚝烙,制作方式虽非地道,不过对于四川本地人和多数外来访客来说,体验一种不常见的外地特色小吃的欲望会更强,大概只有那些常吃蚝烙的福建人,才不太会对他的蚝烙产生兴趣。
根据那位摊贩的看法,夜市多数时候主要服务本地居民,售卖烤鱿鱼、烤生蚝之类的普遍食品,或者选择售卖外地特色小吃来吸引游客,这种做法兼顾了本地人和外来者的口味偏好,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最佳选择,然而,各个夜市的食品种类五花八门,实际上造成不同地方的夜市变得雷同,无法展现各自的独特性。
地方政府
要打好“美食牌”和“文化牌”
初到异乡,旅人总归要体验吃穿用度、游玩娱乐购物等日常活动。当下,众多游客开始偏爱融入生活气息、充满生活情趣的体验方式,白天在著名景点观光,夜晚去往当地特色小吃聚集地体验氛围,形成了不少人的旅行习惯。夜幕降临,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品味地道风味和热闹景象,这难道不是一种乐趣吗?
《2024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表明,2021年至2024年期间,全国夜间消费的金额占比与交易次数占比分别由26.85%和22.50%增长至30.9%和26.3%;全国游客夜间消费的金额占比与交易次数占比则从28.08%和24.24%提升至32.0%和27.9%。各类人群在夜间消费方面的支出和交易频次均呈现增长态势,居民和访客的参与度都在不断提高,消费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数据显示,有百分之十七点四的游客参与过美食市集或特色夜市活动,百分之十六点六的游客体验过当地夜间特色餐饮服务。
成都的夜市上摆满了钵钵鸡、麻辣兔头这类四川风味小吃,南宁的夜市里也售卖着炸昆虫、南宁酸嘢那样广西地方美食,然而众多地方的夜市摊位,大多都是烤鱿鱼、手打柠檬茶、烤淀粉肠这些网络流行食物,它们冲淡了各自的区域文化特色。网络空间里,一些人抱怨各地夜市售卖的食品种类相似,说他们满怀期待地走访不同地方的夜市品尝小吃,结果发现多是雷同的烤面筋、臭豆腐、手工柠檬水之类,最后感到兴致索然。
原本打算去广西旅行,想在夜市里品尝当地的风味小吃,却意外发现清补凉源自海南,肉夹馍来自陕西,糖水则是港式风味。成都女孩小任表示,这些食物在成都的夜市也很普遍,因此她不会特意在南宁的夜市里寻找这些小吃。
小任也承认,对于夜市上售卖的广西特色食物,比如炸制的昆虫、酸味的果蔬、以及用芒果花烹制的菜肴,他并没有勇气去尝试,于是决定选择螺蛳粉、烤生蚝这类更为普遍、也更为保险的食品,他解释说,对于从未接触过的食物,他确实会感到犹豫,螺蛳粉之所以能风靡全国,想必是已经通过了众多地区不同食客的口味验证,而选择这些熟悉的食品,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艾媒咨询的首席分析师张毅向金融投资报的记者透露,购买者在夜市中最需要的是小吃和乐趣,因此摊贩更愿意售卖制作迅速、适合多数人的商品,比如烤鱿鱼和烤肉串,这些商品既方便售卖,又能让经营者获得最多的利润。相似款式的“网络食品”难以给顾客留下深刻记忆,政府方面应当专注于本地特色食品的开拓与宣传,使美食市场能够切实成为展现地方饮食风情的平台。
张毅主张,地方政府应当着力打造“美食名片”和“文化名片”,可以探索将本地特色小吃与当地手工艺品等融合起来进行呈现。比如,敦煌沙洲夜市重点推广烤羊肉串、酸辣粉等西北风味小吃,同时展销剪纸、陶器、民族服饰等手工制品,全面展现了浓郁的西北地方韵味。要使不同地域的夜市都能展现出自身独特魅力,才能让游客领略到当地文化、获得难以忘怀的感受。”张毅说。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1.234.237 |
烤鱿鱼、烤生蚝、手打柠檬茶,各地夜市美食为何复制粘贴?
5月1日晚上,离开南宁东站后,一位来自成都的年轻女性小任,叫了辆出租车去往“平西老牌美食夜市”。她急切地想要品尝华南地区的特色小吃。然而,在夜市上,她看到许多“铁板鱿鱼”“网红柠檬茶”的招牌,感到十分不解。她不禁心想,南宁的夜市和成都的夜市,风格似乎很相似。
前阵子,一位从广西来成都公干的年轻人华仔,带着对当地风味小吃的好奇,逛进了成都抚琴夜市。虽然冷吃兔的辛辣味道让他脸蛋发烫,不过,当一阵阵酸笋的气味从螺蛳粉摊位传来,他忽然觉得好像回到了家乡:怪不得四川的夜市上也会有这种吃食呢。
“五一”期间的南宁平西夜市
从西南到华南
不同地区的美食夜市为何雷同?
铁板上,鱿鱼正发出声响;"蚝宅"中,生蚝沾着蒜香流出液体;长沙臭豆腐和柳州螺蛳粉,则弥漫着让人或爱或恨的味道……成都抚琴夜市、南宁平西夜市,西安回民街、长沙文和友,这些地方几乎都有这些小吃。为何各地夜市的食物仿佛是“克隆”来的呢?
平西夜市里,两位商贩同金融投资报记者进行了交谈。卖烤生蚝的小韦谈到,海边居民经常食用海产,内地居民也对海味食品抱有热情;现在,冷藏运输等手段相当成熟,类似烤生蚝、烤鱿鱼这类海鲜简餐的食材供应旺盛、售价低廉、制作迅速,无论在广西、四川还是湖南,都是游客钟爱的美味。
四川卤菜商贩小梁谈到,他在广西夜市售卖四川卤菜,旅游萧条期能招徕广西本地食客,旅游高峰期又能招揽外地游客。当得知记者是四川人时,小梁面带微笑表示,“不用你们担心口味不地道,你们四川人到广西旅游,肯定不会购买四川卤菜哦!”
成都建设巷夜市上,一位名叫小吴的摊主售卖福建蚝烙,他谈到自己早些时候曾在成都大源夜市、抚琴夜市摆摊贩卖乐山钵钵鸡,也销售过自贡冷吃兔,这些都是烹制较为讲究的四川风味小吃。他注意到,多数时候逛夜市的人都是四川本地居民,这些人若想吃家乡菜,通常会去餐馆,对夜市里的本地小吃并不感兴趣,有几次顾客说我做的凉拌兔肉味道不对,我一听他们说话带着自贡口音,都不敢回应了。
成都建设巷夜市
小吴表示,他现在采取独特策略,转而售卖福建蚝烙,制作方式虽非地道,不过对于四川本地人和多数外来访客来说,体验一种不常见的外地特色小吃的欲望会更强,大概只有那些常吃蚝烙的福建人,才不太会对他的蚝烙产生兴趣。
根据那位摊贩的看法,夜市多数时候主要服务本地居民,售卖烤鱿鱼、烤生蚝之类的普遍食品,或者选择售卖外地特色小吃来吸引游客,这种做法兼顾了本地人和外来者的口味偏好,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最佳选择,然而,各个夜市的食品种类五花八门,实际上造成不同地方的夜市变得雷同,无法展现各自的独特性。
地方政府
要打好“美食牌”和“文化牌”
初到异乡,旅人总归要体验吃穿用度、游玩娱乐购物等日常活动。当下,众多游客开始偏爱融入生活气息、充满生活情趣的体验方式,白天在著名景点观光,夜晚去往当地特色小吃聚集地体验氛围,形成了不少人的旅行习惯。夜幕降临,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品味地道风味和热闹景象,这难道不是一种乐趣吗?
《2024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表明,2021年至2024年期间,全国夜间消费的金额占比与交易次数占比分别由26.85%和22.50%增长至30.9%和26.3%;全国游客夜间消费的金额占比与交易次数占比则从28.08%和24.24%提升至32.0%和27.9%。各类人群在夜间消费方面的支出和交易频次均呈现增长态势,居民和访客的参与度都在不断提高,消费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数据显示,有百分之十七点四的游客参与过美食市集或特色夜市活动,百分之十六点六的游客体验过当地夜间特色餐饮服务。
成都的夜市上摆满了钵钵鸡、麻辣兔头这类四川风味小吃,南宁的夜市里也售卖着炸昆虫、南宁酸嘢那样广西地方美食,然而众多地方的夜市摊位,大多都是烤鱿鱼、手打柠檬茶、烤淀粉肠这些网络流行食物,它们冲淡了各自的区域文化特色。网络空间里,一些人抱怨各地夜市售卖的食品种类相似,说他们满怀期待地走访不同地方的夜市品尝小吃,结果发现多是雷同的烤面筋、臭豆腐、手工柠檬水之类,最后感到兴致索然。
原本打算去广西旅行,想在夜市里品尝当地的风味小吃,却意外发现清补凉源自海南,肉夹馍来自陕西,糖水则是港式风味。成都女孩小任表示,这些食物在成都的夜市也很普遍,因此她不会特意在南宁的夜市里寻找这些小吃。
小任也承认,对于夜市上售卖的广西特色食物,比如炸制的昆虫、酸味的果蔬、以及用芒果花烹制的菜肴,他并没有勇气去尝试,于是决定选择螺蛳粉、烤生蚝这类更为普遍、也更为保险的食品,他解释说,对于从未接触过的食物,他确实会感到犹豫,螺蛳粉之所以能风靡全国,想必是已经通过了众多地区不同食客的口味验证,而选择这些熟悉的食品,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艾媒咨询的首席分析师张毅向金融投资报的记者透露,购买者在夜市中最需要的是小吃和乐趣,因此摊贩更愿意售卖制作迅速、适合多数人的商品,比如烤鱿鱼和烤肉串,这些商品既方便售卖,又能让经营者获得最多的利润。相似款式的“网络食品”难以给顾客留下深刻记忆,政府方面应当专注于本地特色食品的开拓与宣传,使美食市场能够切实成为展现地方饮食风情的平台。
张毅主张,地方政府应当着力打造“美食名片”和“文化名片”,可以探索将本地特色小吃与当地手工艺品等融合起来进行呈现。比如,敦煌沙洲夜市重点推广烤羊肉串、酸辣粉等西北风味小吃,同时展销剪纸、陶器、民族服饰等手工制品,全面展现了浓郁的西北地方韵味。要使不同地域的夜市都能展现出自身独特魅力,才能让游客领略到当地文化、获得难以忘怀的感受。”张毅说。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