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沙县小吃香飘台岛,一碗乡愁情牵两岸
更新时间:2025-08-22 00:02:28 信息编号:71915

沙县小吃香飘台岛,一碗乡愁情牵两岸

浏览人气:4

沙县小吃香飘台岛,一碗乡愁情牵两岸

人们把吃放在首位。食物是中华文明特有的象征,它连接着台湾和大陆同胞之间牢不可破的骨肉联系。香气扑鼻的拌面、口感爽脆的薄饼、回味甘甜的荷叶水饺……今年五月起,源自福建的著名餐饮沙县小吃跨过海峡,在台地桃园、台北、新北、台中等地陆续开设了九家分店,诱人的香气散布于台地的各个角落,当地居民表示:“品尝的是美食,其实是思念。”这一份纯正的味道,感受的不仅是跨海而来的鲜美,更是两岸同胞的温馨情谊。\大公报记者 苏榕蓉福州报道

福建靠近台湾岛,是超过八成台湾同胞的家乡,两地血脉相连、文化相近,关系非常密切。长期以来,两岸民众在密切的经济互动和人文交流中,共同创造了多元的饮食传统。沙县小吃是福建饮食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它起源于汉晋时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发展历史。当地特色食品有薄饼、水饺、糯米粑粑、金银卷、将军糕、芋头水饺、油炸米冻、灯笼糕、热烫豆腐等,这些食品广受欢迎。二零二一年,国家相关部门公布了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单,沙县地方小吃制作方法被收录其中。

今年在台开设15会员店

台岛工商企业经营发展协会理事长兼台岛创鑫生机集团董事长郭煜杰近期向《大公报》透露,该集团自去年十一月取得沙县小吃在台岛的商标代理权以来,着力推动沙县小吃品牌在岛内的部署,意图今年年底前在岛内建立十五家会员店铺,目前已有九家店铺开业,遍布台岛主要都市,促进沙县小吃品牌在台岛地区的拓展。

郭煜杰说明,沙县小吃店在台岛的发展,通过调整食材和创新研发,展现出“和而不同”的智慧,既保留了“拌麵扁肉”的特色,又积极融入当地文化。该店的旗舰店实行本土化采购,与桃园的农场合作,以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品质。店内供应将近五十样菜肴,根据台湾顾客的饮食习惯,对菜品进行了适当改进或全新设计,除了供应柳叶蒸饺、扁肉、拌面、金包银等沙县传统小吃,还提供卤肉饭、牛肉面、大排饭等当地广受欢迎的特色料理,并且包含许多融合当地食材与保健观念的创意菜品,使沙县美食与台湾风味完美结合,创造出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食体验,期望沙县小吃在台湾更加受青睐,在当前时代以创新方式促进两岸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

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剑云表示,沙县小吃包含240多种品类,台湾合作方的商业规划与产业环节,同沙县小吃的发展目标一致,所以决定在台湾地区开展合作。

美食文化联结两岸情感

特色食品是民俗象征和心灵寄托,也是一段思乡情怀和甘美滋味。食客陈妹秋原籍沙县,迁往台湾已经三十载,特意在沙县风味总店启幕之际专程前往,以实现心中期盼已久的故乡风味。“那蒸饺以及店家搭配的咸甜相宜的佐料,完全与我幼年时吃的味道如出一辙。”

台岛地区和福建地方的饮食偏好大致相同,当地居民对于沙县风味食品的喜爱程度较高。黄秀姬女士,她家是从福建沙县搬到台岛定居的,至今已经近三十个年头了。她和她的先生在新北市开设了一家沙县小吃店,这家店已经持续经营了十五年,并且非常受到大家的欢迎。

沙县小吃在台岛的开业仪式上,前民意代表李德维发表看法,认为沙县小吃进入台岛,体现了两岸饮食与文化的结合,他非常期待两岸文化的延续和交融,能够在餐饮中展现出来。不论是台岛地方小吃还是沙县小吃,都以中华文化为根基,有很多共同点。通过这些,可以显现出两岸的相似之处。李德维表示,饮食文化蕴含着一种微妙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连接不同时代的情感纽带,它抚慰着海峡两岸民众的心灵。(来源:香港《大公报》)

同城信息网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3.215.47
三个小贴士:求职如何简单的识别信息的真假[?]
本信息来源于娱乐之家人才站 www.ylzjrcz.com
1、打电话/QQ咨询时,应第一时间询问清楚具体的情况。例如:询问具体的场所名字/具体地址/等等常规的信息问题。
2、询问得到的信息,可发给各大QQ群/朋友进行询问,以及多方面/多网站/多渠道进行参考求证,综合各方面考察清楚。
3、内容只供参考,一切三思而后行。如发现此信息涉及虚假,违规等内容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本站进行举报! 本文来自:娱乐之家人才站(夜场首选平台)
友情提醒:友情提醒 :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娱乐之家资讯网www.ylzjrcz.com
特别提示:求职请提高警惕,谨防网络诈骗
娱乐之家资讯网

沙县小吃香飘台岛,一碗乡愁情牵两岸

发布时间:2025-08-22 00:02:28

沙县小吃香飘台岛,一碗乡愁情牵两岸

人们把吃放在首位。食物是中华文明特有的象征,它连接着台湾和大陆同胞之间牢不可破的骨肉联系。香气扑鼻的拌面、口感爽脆的薄饼、回味甘甜的荷叶水饺……今年五月起,源自福建的著名餐饮沙县小吃跨过海峡,在台地桃园、台北、新北、台中等地陆续开设了九家分店,诱人的香气散布于台地的各个角落,当地居民表示:“品尝的是美食,其实是思念。”这一份纯正的味道,感受的不仅是跨海而来的鲜美,更是两岸同胞的温馨情谊。\大公报记者 苏榕蓉福州报道

福建靠近台湾岛,是超过八成台湾同胞的家乡,两地血脉相连、文化相近,关系非常密切。长期以来,两岸民众在密切的经济互动和人文交流中,共同创造了多元的饮食传统。沙县小吃是福建饮食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它起源于汉晋时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发展历史。当地特色食品有薄饼、水饺、糯米粑粑、金银卷、将军糕、芋头水饺、油炸米冻、灯笼糕、热烫豆腐等,这些食品广受欢迎。二零二一年,国家相关部门公布了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单,沙县地方小吃制作方法被收录其中。

今年在台开设15会员店

台岛工商企业经营发展协会理事长兼台岛创鑫生机集团董事长郭煜杰近期向《大公报》透露,该集团自去年十一月取得沙县小吃在台岛的商标代理权以来,着力推动沙县小吃品牌在岛内的部署,意图今年年底前在岛内建立十五家会员店铺,目前已有九家店铺开业,遍布台岛主要都市,促进沙县小吃品牌在台岛地区的拓展。

郭煜杰说明,沙县小吃店在台岛的发展,通过调整食材和创新研发,展现出“和而不同”的智慧,既保留了“拌麵扁肉”的特色,又积极融入当地文化。该店的旗舰店实行本土化采购,与桃园的农场合作,以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品质。店内供应将近五十样菜肴,根据台湾顾客的饮食习惯,对菜品进行了适当改进或全新设计,除了供应柳叶蒸饺、扁肉、拌面、金包银等沙县传统小吃,还提供卤肉饭、牛肉面、大排饭等当地广受欢迎的特色料理,并且包含许多融合当地食材与保健观念的创意菜品,使沙县美食与台湾风味完美结合,创造出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食体验,期望沙县小吃在台湾更加受青睐,在当前时代以创新方式促进两岸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

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剑云表示,沙县小吃包含240多种品类,台湾合作方的商业规划与产业环节,同沙县小吃的发展目标一致,所以决定在台湾地区开展合作。

美食文化联结两岸情感

特色食品是民俗象征和心灵寄托,也是一段思乡情怀和甘美滋味。食客陈妹秋原籍沙县,迁往台湾已经三十载,特意在沙县风味总店启幕之际专程前往,以实现心中期盼已久的故乡风味。“那蒸饺以及店家搭配的咸甜相宜的佐料,完全与我幼年时吃的味道如出一辙。”

台岛地区和福建地方的饮食偏好大致相同,当地居民对于沙县风味食品的喜爱程度较高。黄秀姬女士,她家是从福建沙县搬到台岛定居的,至今已经近三十个年头了。她和她的先生在新北市开设了一家沙县小吃店,这家店已经持续经营了十五年,并且非常受到大家的欢迎。

沙县小吃在台岛的开业仪式上,前民意代表李德维发表看法,认为沙县小吃进入台岛,体现了两岸饮食与文化的结合,他非常期待两岸文化的延续和交融,能够在餐饮中展现出来。不论是台岛地方小吃还是沙县小吃,都以中华文化为根基,有很多共同点。通过这些,可以显现出两岸的相似之处。李德维表示,饮食文化蕴含着一种微妙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连接不同时代的情感纽带,它抚慰着海峡两岸民众的心灵。(来源:香港《大公报》)

同城信息网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推荐阅读

更多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

COPYRIGHT © 2021 娱乐之家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有什么问题加客服微信咨询:zx81024163

浙ICP备202102867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