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8 04:01 | 信息编号:264493 |
联系人: | 电话: |
高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又是一年高考季。 首先祝愿各位同学金榜题名能够实现,多年的梦想能够实现!
高考制度是指我国自1952年以来的高考制度。从开始到暂停再到恢复,我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经波折,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改善。 高考制度是当今社会最公平、最公正、最被广泛认可的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汉代孝廉制度。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从此,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直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历经了1300多年,成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现代高考制度
中国现代高考制度有两个重要来源:一是中国科举制度的思想和理念,二是现代西方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1904年,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清政府颁布了《周鼎学堂章程》。
1905年,科举制度结束,中国近代教育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100多所大学独立组织自己的试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或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我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除。 1966年至1969年,所有高等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一些高校按照“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审查”的方式,在工农兵和知青中招收学生。
1972年,废除推荐考试制度。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并沿用至今。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 英语正式纳入高考科目。
1985年,理科7科、文科6科减为3+2,共5科。
1989年,标准化考试在全国逐步推行。
1994年,取消高考生物、地理,政治不再纳入统考科目,政治不再纳入理科考试。
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试行统一招生制度,大学学费开始上涨。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改革并入。
1999年,教育部印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广东率先实施“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重新出现在高考科目中。
2000年,全国“全包”师资培训专业实行收费,完成招生一体化改革。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高考时间固定为每年6月7日、8日、9日。
2008年,我国开始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0年,提出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方向。
2014年9月4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公布:文理科不再分科。 全国实施省级提案的省市有16个,统一提案15个。
2015年起,高考取消体育特长生、奥数等6个加分项目。 全国统一试卷省份增至18个。
2016年,全国26个省份将选择统一命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仍将选择省级命题。
2016年10月9日,教育部正式公布《2017年普通高考教学大纲修改内容》。 从修改内容来看,新大纲明确提出,2017年高考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教育功能和积极引导作用。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按照有法律法规规定,“三十不得”的招生禁令要严格遵守。 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优秀学生等全国高考加分。
2018年11月,教育部批准江苏、湖北、福建、辽宁、广东、重庆、河北、湖南8省(市)开展新高考。 新高考的改革主要体现在科目选择和招生形式上。 不再分文科和理科,而是从六科中选三科,加上语文和数学,称为“3+3模式”。
2019年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八个省市将试行“3+1+2”新高考模式,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2022年6月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8省(区)相继公布高考改革方案,高考综合改革将全面启动。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5年起,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
2022年9月1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29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其中,前三批14个省(第一批为上海、浙江;第二批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重庆)。 新高考顺利落地。 2024年第四批7个省份(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实施新高考,第五批8个省份(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 、陕西、青海、宁夏)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总体而言,我国的高考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并已逐步完善。 有理由相信,随着新高考的实施,将对国家选拔高素质人才、促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
高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又是一年高考季。 首先祝愿各位同学金榜题名能够实现,多年的梦想能够实现!
高考制度是指我国自1952年以来的高考制度。从开始到暂停再到恢复,我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经波折,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改善。 高考制度是当今社会最公平、最公正、最被广泛认可的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汉代孝廉制度。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从此,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直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历经了1300多年,成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现代高考制度
中国现代高考制度有两个重要来源:一是中国科举制度的思想和理念,二是现代西方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1904年,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清政府颁布了《周鼎学堂章程》。
1905年,科举制度结束,中国近代教育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100多所大学独立组织自己的试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或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我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除。 1966年至1969年,所有高等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一些高校按照“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审查”的方式,在工农兵和知青中招收学生。
1972年,废除推荐考试制度。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并沿用至今。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 英语正式纳入高考科目。
1985年,理科7科、文科6科减为3+2,共5科。
1989年,标准化考试在全国逐步推行。
1994年,取消高考生物、地理,政治不再纳入统考科目,政治不再纳入理科考试。
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试行统一招生制度,大学学费开始上涨。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改革并入。
1999年,教育部印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广东率先实施“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重新出现在高考科目中。
2000年,全国“全包”师资培训专业实行收费,完成招生一体化改革。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高考时间固定为每年6月7日、8日、9日。
2008年,我国开始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0年,提出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方向。
2014年9月4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公布:文理科不再分科。 全国实施省级提案的省市有16个,统一提案15个。
2015年起,高考取消体育特长生、奥数等6个加分项目。 全国统一试卷省份增至18个。
2016年,全国26个省份将选择统一命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仍将选择省级命题。
2016年10月9日,教育部正式公布《2017年普通高考教学大纲修改内容》。 从修改内容来看,新大纲明确提出,2017年高考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教育功能和积极引导作用。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按照有法律法规规定,“三十不得”的招生禁令要严格遵守。 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优秀学生等全国高考加分。
2018年11月,教育部批准江苏、湖北、福建、辽宁、广东、重庆、河北、湖南8省(市)开展新高考。 新高考的改革主要体现在科目选择和招生形式上。 不再分文科和理科,而是从六科中选三科,加上语文和数学,称为“3+3模式”。
2019年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八个省市将试行“3+1+2”新高考模式,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2022年6月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8省(区)相继公布高考改革方案,高考综合改革将全面启动。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5年起,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
2022年9月1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29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其中,前三批14个省(第一批为上海、浙江;第二批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重庆)。 新高考顺利落地。 2024年第四批7个省份(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实施新高考,第五批8个省份(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 、陕西、青海、宁夏)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总体而言,我国的高考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并已逐步完善。 有理由相信,随着新高考的实施,将对国家选拔高素质人才、促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