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招聘 > 回力是球鞋吗 你还记得那些曾经屹立不倒但逐渐被遗忘的民族品牌吗?
更新时间:2024-10-26 23:04 信息编号:326847

回力是球鞋吗 你还记得那些曾经屹立不倒但逐渐被遗忘的民族品牌吗?

浏览人气:31
职位MC喊麦    地区
联系人: 电话:


回力是球鞋吗 你还记得那些曾经屹立不倒但逐渐被遗忘的民族品牌吗?

1.健力宝

长期以来,健力宝一直是中国最知名的饮料品牌。游走于饮料和保健品之间的产品定位,使其在广阔的城市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那时候,淮寒的太阳神和宗庆后的娃哈哈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与这东方神水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因此,十多年来,健力宝一直是国内销售效益最好、销量最稳定的饮料品种之一。

1984年,广东三水县三水酒厂厂长李经纬获得了新的运动饮料配方,推出了“健力宝”饮料品牌。当时,在众多中国饮料企业中,李经纬是第一个提出罐装包装的,他引入了“健康、活力”的健康意识。 1984年,健力宝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本届奥运会,中国实现了“零”的突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全民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健力宝也走进了中国人民的视野。在国外,健力宝还被日本媒体誉为“东方神水”。

健力宝赞助1984年奥运会

1984年至1989年,健力宝通过“金牌”营销成功打造民族品牌,年销售额从1984年的345万增长到1989年的5亿,5年间增长140多倍。

健力宝1984年至1989年销量

进入20世纪90年代,健力宝的势头依然强劲。 1990年,投资1600万元赞助亚运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健力宝赞助1990年亚运会

1991年,李经纬策划“拉环得奖”,直接打开了中国城乡市场。 1994年,李经纬甚至进军美国市场,斥巨资买下了纽约帝国大厦的整层楼。尽管在美国,健力宝从未取得真正的成功。 1996年,健力宝营收突破50亿元。当时,健力宝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饮料品牌。

1997年,38层的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健力宝总部迁往广州。产品销售额突破50亿元大关。 4月,健力宝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 8月,中国饮料协会发布行业数据,健力宝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四项均排名第一。

广州健力宝大厦

至此,健力宝已经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而就在它最辉煌的时候,危机也随之而来。

健力宝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它的所有权。健力宝是谁的?

显然,健力宝属于三水市政府。确实,李经纬独立把健力宝做大了,但从所有权上来说,健力宝与他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李经纬决定将健力宝从三水搬到广州,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逐步解决企业所有权问题。然而,公司搬迁的决定无疑让三水市政府感到“被背叛”。毕竟健力宝是三水最大的纳税人。税源始终是地方政府生存的基础,也是执政者政绩的最好证明。

后来,随着1997年健力宝在香港上市方式被拒绝,李经纬与三水市政府的关系恶化。在“退国进民”的新政策下,国有企业产权得到明确,MBO成为新政策。健力宝被三水市政府转让给了当时年仅28岁的资本玩家张海。不过,张海并没有给健力宝带来大的影响,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持续下滑。直到2007年,统一公司进行第二次收购,最终成功收购健力宝,虽然其品牌价值巨大,但公司早已没落。在饮料品类层出不穷的今天,已经很难看到健力宝的影子了。可能有很多人会想尽办法去买,但最终只是为了情怀。至于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2002年因涉嫌腐败被捕,2013年突然去世,一代传奇就此结束。

李经纬,健力宝创始人

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乡镇企业。大多是地方政府出资修建的,都名噪一时,但大多结局悲惨。在明晰产权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实现创始人、国家、企业利益最平衡,考验着无数企业家的智慧。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点。

不久前的8月28日,在公司32周年庆典上,健力宝品牌发布了新的包装形象,似乎让人看到了其重回巅峰的决心。我只能说,期待健力宝未来越来越好。

健力宝新包装

2.凤凰自行车

创立于1958年5月的“凤凰”品牌,早已成为国内自行车累计产销量最大的民族品牌。 20世纪70年代,“凤凰”牌自行车在街头随处可见。 “凤凰”被视为吉祥、高贵的象征。半个世纪前,凤凰自行车被誉为“草窝飞出的金凤凰”。它成为女孩出嫁时非常“有面子”的嫁妆。

28杠老凤凰自行车

1958年,上海267家小厂合并,成立上海自行车三厂,即凤凰自行车厂的前身。

几年后,该厂生产的凤凰牌自行车开始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并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出口量长期位居全国自行车行业第一。 1992年,上海凤凰自行车公司成立。

1993年,凤凰自行车公司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并于同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今年,凤凰汽车年产量突破500万辆大关,达到523万辆。

当时,中国(大陆)出口的自行车有三分之一是凤凰生产的。连续8次荣获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第一名,荣获国家银奖。

就是这样一家民族企业,却差点被“联合品牌”战略毁掉。

凤凰品牌标志

1986年前后,以凤凰为“龙头”,江苏、浙江、广西、陕西、新疆等地43家单位联合组建了“凤凰自行车(集团)公司”。在“合资”带动下,凤凰产能迅速扩张。 1989年,整个集团共生产凤凰自行车620万辆。

但随着自行车市场产能过剩,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凤凰产量逐年下降。那些之前与菲尼克斯合作的小厂家,在拥有了相当的产能后,纷纷离开菲尼克斯,宣布单打独斗,开始成为菲尼克斯的有力竞争对手。他们也将菲尼克斯拖入低价竞争的泥潭,让他们没有时间开发新产品。产品、新市场。此外,台资、外资自行车企业纷纷乘势而上,给凤凰带来的压力倍增。

如今的凤凰年产量徘徊在以前的水平,但市场地位已今非昔比。近年来,在上海金山区国资委的刻意运作下,凤凰公司逐步转型为房地产公司,以维持上市公司的运营。凤凰品牌的逐渐边缘化,也让很多怀旧人士感到心酸。那么,在电动车、婴儿车、赛车等方面,凤凰是否有可能涅槃重生,再次书写传奇呢?

3.回力运动鞋

说到“Pui Alai”鞋,每个8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甚至是80年代出生的人,都知道。曾几何时,中国的校园、工厂里都充斥着白色的“回阿莱”鞋。

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当时回阿莱鞋厂的辉煌: 20世纪40年代中期,回阿莱鞋厂率先派人赴美留学。员工在美国完成硕士学位,带着先进的制鞋技术和设计理念回到中国。大大提高了怀阿莱鞋厂的实力。 1948年全运会前夕,回力鞋厂推出了一款新型的蝴蝶结运动鞋。他们雇佣飞机来传单并因此而出名。建国前,回阿莱就已是中国胶鞋行业的“第一品牌”。

声明中的回力广告

1927年7月,曾任杂货店店员的江苏江阴人刘永康与上海唐山路宜昌橡胶制品厂合资,生产“八极”胶鞋。 1934年改组,更名为正泰辛集橡胶厂,生产回力牌运动鞋。 1935年4月,注册“回力”牌商标。后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回力逐渐被国有化。 1956年,回力阿莱专门为国家男篮开发了“565”高帮篮球鞋。这也是Jai Alai最经典的一双篮球鞋。一经推出,立即成为时尚的象征。

在平均工资超过30元的1970年代和1980年代,回阿莱愿意以89元的价格出售,使其成为国内最高端的运动鞋。为了拥有一双回力鞋,很多孩子不仅省钱省钱,还积极完成家长布置的学习任务,甚至加入学校的专业运动队。

《山楂树之恋》男主角的回力鞋

然而,“好景不长”。 20世纪90年代,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品牌的强势涌入,打破了回力的一统天下。它们用料考究,做工精良,款式多样,轻易俘获了众多追求新奇、时尚的消费者的心。国内品牌李宁、安踏也声名鹊起。那时,李惠已经70岁了,就像晚年的佳人,又像临终的英雄。她所有的辉煌都已褪去,静静地躺在批发市场的摊位上。她不再是时尚的代名词。

华利鞋厂工作流程

1994年,回阿莱不得不关闭第一家生产解放鞋的分厂。从那时起,每两年就有一家公司关闭。到2000年,7个分公司和1个研究所全部关闭,8600名工人下岗。

然而,命运似乎眷顾惠丽。 2005年,法国人彼得斯来北京学习武术时,注意到了这双售价仅12元的鞋子,并将其带回法国,成为欧洲时尚界的宠儿。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张好莱坞影星在片场穿着回力鞋的照片在网上流传,顿时引发了复古风格经典鞋的时尚风潮。回阿莱品牌也开始逐渐复苏,再次跳入人们的视野。 2010年9月,回力(Jai Alai)开设了第一家旗舰店,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个在鞋业市场已有89年历史的“惠力”品牌,堪称一个传奇。它经历过繁荣,也面临过破产。 “浴火重生”的经历,让它泰然自若。它持续坚定步伐创新,为时代注入新鲜元素。

4.英雄笔

今年6月,上海英雄金笔厂迎来了85周年华诞。虽然号称“风格依旧”,但在这个“打字变成了工作,写作变成了情感”的时代,出于情感的怀旧并不能挽救日渐衰落的钢笔行业。

曾经几乎以一支笔垄断了中国市场份额,总资产超过7亿,出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无数历史事件被它所签下,品牌估值无价。

之后开始迅速衰落,从3000多人的大工厂,到最后不到150人。净资产减少到200万多,在上海连一套房子都抵不上。甚至不得不以250万的价格出售49%的股份。它是最伟大的民族品牌,也是最衰落的国企。

英雄标志

1931年,学徒出身的浙江奉化人周敬亭,为了打破“中国人不能生产钢笔”的说法,用1.5万银元创办了华福金笔厂,后又改制为华福金笔厂。英雄金笔厂的名称。这标志着英雄品牌钢笔随后影响了中国85年。的诞生。

1958年,“英雄”掀起了追赶美国著名品牌“派克”金笔的热潮。研发仅9个月的“英雄100”在防漏、流畅、断写等11项指标上赶上了派克。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还为此拍摄了电影《英雄抓梭子鱼》。

电影《英雄抓派克》截图

到了20世纪80年代,将英雄钢笔装在蓝色涤纶夹克的口袋里,成为知识分子和干部的代表装束。英雄笔也见证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中国第一次APEC会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都是由“英雄”签署的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好国家和运动的元首。运动员。

英雄笔见证的重大事件

不仅拥有中国驰名商标“英雄”,在鼎盛时期,英雄产品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1992年上市以来,英雄集团总资产已超过7亿元。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从1999年开始,英雄的主营业务开始出现亏损。 2001年前后,英雄业绩严重下滑,“英雄股份”不得不黯然退市。

为了改变日益恶化的局面,Hero做出了很多改变,确立了高端路线。自2007年起,英雄重点开发礼品市场,如各大银行VIP客户大礼包、汽车销售大礼包、重要会议指定笔等。

英雄牌彩色笔

但这些努力收效甚微,英雄钢笔的销量仍在萎缩。 2012年11月,英雄集团以250万元低价转让上海英雄金笔厂49%的股权,让人感觉英雄已到了生命的尽头。

有人认为,英雄的盲目扩张导致了衰落,也有人说,国有体制的僵化阻碍了英雄的有效改革。但认为,归根到底是市场需求萎缩。当键盘取代书写时,除了书法爱好者和老师要求使用笔的学生之外,还有多少人把笔视为必需品?

结论

一个不成功的企业也是一个有时代的企业。小霸王的消失、波导的没落、太子奶的倒闭、可口可乐的萎靡、熊猫TV的没落……等等。这些曾经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品牌,却在短短几十年的经营中被淹没。历史上。是时间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抛弃了流年?

1997年,北京大学经济学家魏杰做出预言:这将是一个大波浪、大痛苦的时代。我估计,再过十年,哪怕是200家知名企业之一,想要生存下去都不容易。衰落归衰落,增长归增长。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造就了一批伟大的企业,它们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行为,乃至我们生存的世界。那么再过20年,还有多少能够被保留下来呢?

最后,在你的印象中,还有哪些民族品牌被“遗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60.247.148.23
三个小贴士:求职如何简单的识别信息的真假[?]
本信息来源于娱乐之家人才站 www.ylzjrcz.com
1、打电话/QQ咨询时,应第一时间询问清楚具体的情况。例如:询问具体的场所名字/具体地址/等等常规的信息问题。
2、询问得到的信息,可发给各大QQ群/朋友进行询问,以及多方面/多网站/多渠道进行参考求证,综合各方面考察清楚。
3、内容只供参考,一切三思而后行。如发现此信息涉及虚假,违规等内容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本站进行举报! 本文来自:娱乐之家人才站(夜场首选平台)
友情提醒:友情提醒 :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娱乐之家资讯网www.ylzjrcz.com
特别提示:求职请提高警惕,谨防网络诈骗

帮助中心

用户名:   注册
密  码:
娱乐之家资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招聘

回力是球鞋吗 你还记得那些曾经屹立不倒但逐渐被遗忘的民族品牌吗?

发布时间:2024-10-26 23:04:23
  • 联系人:
  • 电话:

回力是球鞋吗 你还记得那些曾经屹立不倒但逐渐被遗忘的民族品牌吗?

1.健力宝

长期以来,健力宝一直是中国最知名的饮料品牌。游走于饮料和保健品之间的产品定位,使其在广阔的城市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那时候,淮寒的太阳神和宗庆后的娃哈哈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与这东方神水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因此,十多年来,健力宝一直是国内销售效益最好、销量最稳定的饮料品种之一。

1984年,广东三水县三水酒厂厂长李经纬获得了新的运动饮料配方,推出了“健力宝”饮料品牌。当时,在众多中国饮料企业中,李经纬是第一个提出罐装包装的,他引入了“健康、活力”的健康意识。 1984年,健力宝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本届奥运会,中国实现了“零”的突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全民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健力宝也走进了中国人民的视野。在国外,健力宝还被日本媒体誉为“东方神水”。

健力宝赞助1984年奥运会

1984年至1989年,健力宝通过“金牌”营销成功打造民族品牌,年销售额从1984年的345万增长到1989年的5亿,5年间增长140多倍。

健力宝1984年至1989年销量

进入20世纪90年代,健力宝的势头依然强劲。 1990年,投资1600万元赞助亚运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健力宝赞助1990年亚运会

1991年,李经纬策划“拉环得奖”,直接打开了中国城乡市场。 1994年,李经纬甚至进军美国市场,斥巨资买下了纽约帝国大厦的整层楼。尽管在美国,健力宝从未取得真正的成功。 1996年,健力宝营收突破50亿元。当时,健力宝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饮料品牌。

1997年,38层的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健力宝总部迁往广州。产品销售额突破50亿元大关。 4月,健力宝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 8月,中国饮料协会发布行业数据,健力宝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四项均排名第一。

广州健力宝大厦

至此,健力宝已经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而就在它最辉煌的时候,危机也随之而来。

健力宝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它的所有权。健力宝是谁的?

显然,健力宝属于三水市政府。确实,李经纬独立把健力宝做大了,但从所有权上来说,健力宝与他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李经纬决定将健力宝从三水搬到广州,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逐步解决企业所有权问题。然而,公司搬迁的决定无疑让三水市政府感到“被背叛”。毕竟健力宝是三水最大的纳税人。税源始终是地方政府生存的基础,也是执政者政绩的最好证明。

后来,随着1997年健力宝在香港上市方式被拒绝,李经纬与三水市政府的关系恶化。在“退国进民”的新政策下,国有企业产权得到明确,MBO成为新政策。健力宝被三水市政府转让给了当时年仅28岁的资本玩家张海。不过,张海并没有给健力宝带来大的影响,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持续下滑。直到2007年,统一公司进行第二次收购,最终成功收购健力宝,虽然其品牌价值巨大,但公司早已没落。在饮料品类层出不穷的今天,已经很难看到健力宝的影子了。可能有很多人会想尽办法去买,但最终只是为了情怀。至于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2002年因涉嫌腐败被捕,2013年突然去世,一代传奇就此结束。

李经纬,健力宝创始人

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乡镇企业。大多是地方政府出资修建的,都名噪一时,但大多结局悲惨。在明晰产权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实现创始人、国家、企业利益最平衡,考验着无数企业家的智慧。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点。

不久前的8月28日,在公司32周年庆典上,健力宝品牌发布了新的包装形象,似乎让人看到了其重回巅峰的决心。我只能说,期待健力宝未来越来越好。

健力宝新包装

2.凤凰自行车

创立于1958年5月的“凤凰”品牌,早已成为国内自行车累计产销量最大的民族品牌。 20世纪70年代,“凤凰”牌自行车在街头随处可见。 “凤凰”被视为吉祥、高贵的象征。半个世纪前,凤凰自行车被誉为“草窝飞出的金凤凰”。它成为女孩出嫁时非常“有面子”的嫁妆。

28杠老凤凰自行车

1958年,上海267家小厂合并,成立上海自行车三厂,即凤凰自行车厂的前身。

几年后,该厂生产的凤凰牌自行车开始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并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出口量长期位居全国自行车行业第一。 1992年,上海凤凰自行车公司成立。

1993年,凤凰自行车公司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并于同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今年,凤凰汽车年产量突破500万辆大关,达到523万辆。

当时,中国(大陆)出口的自行车有三分之一是凤凰生产的。连续8次荣获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第一名,荣获国家银奖。

就是这样一家民族企业,却差点被“联合品牌”战略毁掉。

凤凰品牌标志

1986年前后,以凤凰为“龙头”,江苏、浙江、广西、陕西、新疆等地43家单位联合组建了“凤凰自行车(集团)公司”。在“合资”带动下,凤凰产能迅速扩张。 1989年,整个集团共生产凤凰自行车620万辆。

但随着自行车市场产能过剩,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凤凰产量逐年下降。那些之前与菲尼克斯合作的小厂家,在拥有了相当的产能后,纷纷离开菲尼克斯,宣布单打独斗,开始成为菲尼克斯的有力竞争对手。他们也将菲尼克斯拖入低价竞争的泥潭,让他们没有时间开发新产品。产品、新市场。此外,台资、外资自行车企业纷纷乘势而上,给凤凰带来的压力倍增。

如今的凤凰年产量徘徊在以前的水平,但市场地位已今非昔比。近年来,在上海金山区国资委的刻意运作下,凤凰公司逐步转型为房地产公司,以维持上市公司的运营。凤凰品牌的逐渐边缘化,也让很多怀旧人士感到心酸。那么,在电动车、婴儿车、赛车等方面,凤凰是否有可能涅槃重生,再次书写传奇呢?

3.回力运动鞋

说到“Pui Alai”鞋,每个8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甚至是80年代出生的人,都知道。曾几何时,中国的校园、工厂里都充斥着白色的“回阿莱”鞋。

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当时回阿莱鞋厂的辉煌: 20世纪40年代中期,回阿莱鞋厂率先派人赴美留学。员工在美国完成硕士学位,带着先进的制鞋技术和设计理念回到中国。大大提高了怀阿莱鞋厂的实力。 1948年全运会前夕,回力鞋厂推出了一款新型的蝴蝶结运动鞋。他们雇佣飞机来传单并因此而出名。建国前,回阿莱就已是中国胶鞋行业的“第一品牌”。

声明中的回力广告

1927年7月,曾任杂货店店员的江苏江阴人刘永康与上海唐山路宜昌橡胶制品厂合资,生产“八极”胶鞋。 1934年改组,更名为正泰辛集橡胶厂,生产回力牌运动鞋。 1935年4月,注册“回力”牌商标。后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回力逐渐被国有化。 1956年,回力阿莱专门为国家男篮开发了“565”高帮篮球鞋。这也是Jai Alai最经典的一双篮球鞋。一经推出,立即成为时尚的象征。

在平均工资超过30元的1970年代和1980年代,回阿莱愿意以89元的价格出售,使其成为国内最高端的运动鞋。为了拥有一双回力鞋,很多孩子不仅省钱省钱,还积极完成家长布置的学习任务,甚至加入学校的专业运动队。

《山楂树之恋》男主角的回力鞋

然而,“好景不长”。 20世纪90年代,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品牌的强势涌入,打破了回力的一统天下。它们用料考究,做工精良,款式多样,轻易俘获了众多追求新奇、时尚的消费者的心。国内品牌李宁、安踏也声名鹊起。那时,李惠已经70岁了,就像晚年的佳人,又像临终的英雄。她所有的辉煌都已褪去,静静地躺在批发市场的摊位上。她不再是时尚的代名词。

华利鞋厂工作流程

1994年,回阿莱不得不关闭第一家生产解放鞋的分厂。从那时起,每两年就有一家公司关闭。到2000年,7个分公司和1个研究所全部关闭,8600名工人下岗。

然而,命运似乎眷顾惠丽。 2005年,法国人彼得斯来北京学习武术时,注意到了这双售价仅12元的鞋子,并将其带回法国,成为欧洲时尚界的宠儿。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张好莱坞影星在片场穿着回力鞋的照片在网上流传,顿时引发了复古风格经典鞋的时尚风潮。回阿莱品牌也开始逐渐复苏,再次跳入人们的视野。 2010年9月,回力(Jai Alai)开设了第一家旗舰店,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个在鞋业市场已有89年历史的“惠力”品牌,堪称一个传奇。它经历过繁荣,也面临过破产。 “浴火重生”的经历,让它泰然自若。它持续坚定步伐创新,为时代注入新鲜元素。

4.英雄笔

今年6月,上海英雄金笔厂迎来了85周年华诞。虽然号称“风格依旧”,但在这个“打字变成了工作,写作变成了情感”的时代,出于情感的怀旧并不能挽救日渐衰落的钢笔行业。

曾经几乎以一支笔垄断了中国市场份额,总资产超过7亿,出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无数历史事件被它所签下,品牌估值无价。

之后开始迅速衰落,从3000多人的大工厂,到最后不到150人。净资产减少到200万多,在上海连一套房子都抵不上。甚至不得不以250万的价格出售49%的股份。它是最伟大的民族品牌,也是最衰落的国企。

英雄标志

1931年,学徒出身的浙江奉化人周敬亭,为了打破“中国人不能生产钢笔”的说法,用1.5万银元创办了华福金笔厂,后又改制为华福金笔厂。英雄金笔厂的名称。这标志着英雄品牌钢笔随后影响了中国85年。的诞生。

1958年,“英雄”掀起了追赶美国著名品牌“派克”金笔的热潮。研发仅9个月的“英雄100”在防漏、流畅、断写等11项指标上赶上了派克。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还为此拍摄了电影《英雄抓梭子鱼》。

电影《英雄抓派克》截图

到了20世纪80年代,将英雄钢笔装在蓝色涤纶夹克的口袋里,成为知识分子和干部的代表装束。英雄笔也见证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中国第一次APEC会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都是由“英雄”签署的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好国家和运动的元首。运动员。

英雄笔见证的重大事件

不仅拥有中国驰名商标“英雄”,在鼎盛时期,英雄产品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1992年上市以来,英雄集团总资产已超过7亿元。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从1999年开始,英雄的主营业务开始出现亏损。 2001年前后,英雄业绩严重下滑,“英雄股份”不得不黯然退市。

为了改变日益恶化的局面,Hero做出了很多改变,确立了高端路线。自2007年起,英雄重点开发礼品市场,如各大银行VIP客户大礼包、汽车销售大礼包、重要会议指定笔等。

英雄牌彩色笔

但这些努力收效甚微,英雄钢笔的销量仍在萎缩。 2012年11月,英雄集团以250万元低价转让上海英雄金笔厂49%的股权,让人感觉英雄已到了生命的尽头。

有人认为,英雄的盲目扩张导致了衰落,也有人说,国有体制的僵化阻碍了英雄的有效改革。但认为,归根到底是市场需求萎缩。当键盘取代书写时,除了书法爱好者和老师要求使用笔的学生之外,还有多少人把笔视为必需品?

结论

一个不成功的企业也是一个有时代的企业。小霸王的消失、波导的没落、太子奶的倒闭、可口可乐的萎靡、熊猫TV的没落……等等。这些曾经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品牌,却在短短几十年的经营中被淹没。历史上。是时间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抛弃了流年?

1997年,北京大学经济学家魏杰做出预言:这将是一个大波浪、大痛苦的时代。我估计,再过十年,哪怕是200家知名企业之一,想要生存下去都不容易。衰落归衰落,增长归增长。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造就了一批伟大的企业,它们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行为,乃至我们生存的世界。那么再过20年,还有多少能够被保留下来呢?

最后,在你的印象中,还有哪些民族品牌被“遗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推荐阅读

更多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

COPYRIGHT © 2021 娱乐之家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有什么问题加客服微信咨询:zx81024163

浙ICP备202102867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