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豫园游玩攻略大揭秘,带你领略别样风情!(3篇)
更新时间:2025-08-19 21:02:12 信息编号:71753

豫园游玩攻略大揭秘,带你领略别样风情!(3篇)

浏览人气:12

豫园游玩攻略大揭秘,带你领略别样风情!(3篇)

豫园游玩攻略(3篇)

豫园游玩攻略1

四牌楼路

阿祥小笼馆位于方浜东路四牌楼路第三、四家门面处,店铺面积不大,但配备了空调设备。小笼包每笼装十六个,提供六元和八元两种价格,在大量供应大闸蟹的季节,还会售卖蟹粉小笼包。店内还备有蛋丝汤,价格为一元或二元,供顾客选择。尽管生意兴隆,但游客想要找到这家店并不容易。

四牌楼路实在比寿宁路还要老旧,沿着四牌楼路继续往里探索,在阿祥小笼馆的斜对面,可以找到一家川圆面店,这家店最近刚刚完成装修,店内经常座无虚席,主要是因为他们家的汤是用大骨头熬制的鸡汤,上面的浇头也味道十足,据了解,这家店是由成都的一对兄妹共同经营的。

四牌楼路两侧商铺林立,其中多为提供餐饮服务的小摊,夜间更有烧烤摊点聚集,值得推荐的仅限于两家,若继续罗列则偏离了指南的主旨。

方浜东路

沿着方浜东路——那条有名的上海老街,向西方走一段路就到了三牌楼路,那里早晚都非常繁忙,街道两旁的小饭馆和旅游车辆相互映衬,经常能听到游客抱怨的声音。这些小饭馆我都品尝过,比如介绍过几次的阿大,给我的印象是凡是接待旅游团队的饭馆都服务不好。这里只推荐一家夫妻经营的小店——阿彬家常菜。他们是从苏北迁往上海的人,店里的厨师由老板担任,老板娘则负责管理收银台,由于周边没有菜市场,顾客可以随意点菜,再让店里的伙计去采购食材,说实话,这家店的菜肴口味比不上我家的,不过在这里有种安家落户的亲切感,而且收费也相当合理。

河南南路

从上海老街向南走是河南南路,再往南是__名都,那里新开了家餐馆,位于五楼,下午去看了下,说是有八八折优惠,菜价本身就不高,不过味道如何还不知道。__名都的对面是经营多年的丰收日,这家店差评不少,但生意一直很好,我想可能是因为它主打宁波菜,上海有不少人喜欢宁波菜,而且这家店有点像大饭店,适合宴请客人。

豫园售卖两种上海地方特产,分别是五香豆和梨膏糖。唯有上海梨膏糖铺子与上海五香豆摊位才能买到地道货色。购买五香豆时,纸袋包装的更新鲜,适合自用;若要馈赠他人,则次选塑料袋装的那种。

豫园里最惬意的地方要数九曲桥上的湖心亭茶楼,这处建筑是国家级保护单位,里面的桌椅都是仿古红木做的,楼上卖茶的价格比楼下高很多,向来是一人一座,消费金额在六十到一百九十八元之间。经常能看见外国人在外面坐着,也有很多人来这里看书看报放松,楼外的景色和楼内的景致各有特色。

点心种类包括顺风叶、长寿桃、葫芦酥、迷你粽、绉纱馄饨、烧卖以及杏仁茶汤圆。

和平饭店油爆虾、南翔馒头店小笼包

豫园和老城隍庙的美食首选上海老饭店的本帮风味,其中油爆河虾最为出名。和平饭店维修期间,这家店做的本帮菜最为出色。老饭店的菜品虽然价格偏高,但分量很足,非常值得尝试。点心则要数南翔馒头店的小笼包最为经典。每笼装有十六个,售价十二元,每天都非常抢手,常常供不应求。不愿等候,只能选择价格较高的商品,二楼店铺售卖的小笼包费用较高,例如蟹黄馅的小笼,每笼二十元,实际上其风味与外送的一样。

绿波廊老楼点心

这家店和老字号上海饭店、南翔点心铺齐名,就是那座绿波廊的老建筑。这里的菜肴和点心都十分出色,比如萝卜丝饼、眉毛酥这些点心味道非常好。店家供应早茶和午茶,我认为他们家的茶点融合了广式和扬州的早茶特色,尤其是这里的南翔小笼包,确实值得品尝。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家店铺,宁波汤团馆和松月楼素菜馆也属于比较地道的经营场所,不过后续新开的店铺水准落差极大,实在难以称赞。

众多旅行者专注于商场内的活动,不曾留意邻近区域亦有诸多佳肴值得品尝。

豫园游玩攻略2

概述:

豫园地处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方位,北面紧邻福佑路,东面与安仁街相接,西南方向和上海老城隍庙相邻,是一座知名的江南古典园林,也是上海闻名遐迩的旅游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原本是明代时期建造的一处私家园林,始建于嘉靖和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豫园的占地面积超过三十亩,建筑错落有致,假山高耸奇特,绿树郁郁葱葱,以宁静雅致,精巧雅致著称,展现出细微之处见宏大的特色,反映了明朝和清朝时期江南园林构造的艺术特色。

豫园门票信息

上海豫园门票:

旺季时段,门票每张40元,具体为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以及9月1日至11月30日。

淡季:__每位30元。

优惠,境内中小学生持学生证,每人10元,1.4米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持有效证件,每人10元,离休人员,现役军人,伤残军人,部队离退休人员,凭有效证件可免费入场。

豫园交通

地铁:地铁10号线,在“豫园”站下即可。

公交线路:

乘坐11路、26路、64路、71路、145路、581路、715路、730路、736路、801路、926路、929路、932路、969路、980路以及方川线等公共汽车,在豫园站停靠。

豫园的美食

上海豫园聚集了本地很有名气的各种食物,包括“南翔小笼”的蟹粉小笼,还有“宁波汤团”的芝麻汤团,以及“绿波廊饭店”的上海菜,另外有“上海老饭店”的草头圈子,和红烧狮子头,此外还有“松月楼”的素菜包,和“桂花厅”的鸽蛋园子,最后是“小绍兴”的白切三黄鸡。那边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双层自助餐厅,名为“小吃广场”,供应中国各地风味小吃,都是现场烹制即时售卖,费用十分低廉,按需取用单独计费,杜绝任何浪费现象。上海居民用餐注重品质,每样菜肴都取少量品尝,您不妨多尝试几种。

豫园购物

上海豫园购物萃秀堂:这里陈列着珍贵的历史遗物和古董,同时展有晶莹剔透的玉石和璀璨夺目的宝石,还有精美绝伦的古代瓷器与玉石制品,以及各式各样的传统书画作品,此外还有华美的红木装饰品,并且提供闻名遐迩的紫砂艺术茶壶

老君殿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物品,包括各种宝石玉石,还有许多出自知名艺术家之手的字画,以及丝绸织绣的精美作品,瓷器上雕刻着微小的图案,红木制成的装饰品,文房里摆放着必备的用具,紫砂壶是其中的名品,此外还有各种手工艺品作为礼物

半亭:胶卷饮料、红木摆件、文房四宝、旅游书籍、明信片

点春堂、静观:当代书画家作品

观涛楼:古装照

豫园看点

豫园西部景点分布:

三穗堂, 仰山堂, 卷雨楼, 大假山, 挹秀亭, 望江亭, 元代铁狮, 萃秀堂, 亦舫, 鱼乐榭, 复廊, 两宜轩, 点春堂, 和煦堂

豫园东部景点分布:

玉玲珑、玉华堂、积玉水廊、积玉峰、会景楼、九狮轩

豫园中心地带的景致分布有织亭,还有浣云假山,并且藏有藏书楼,内园景区也在此处,静观大厅位于其中,观涛楼坐落在那边,还云楼在另一处,延清楼也在此区域,耸翠亭位于这片区域,船厅设置在此,九龙池就在附近,古戏台也建在这里

仰山堂、卷雨楼

在三穗堂东边,和假山隔着池塘遥遥相对。那是清同治五年(1866年)时建造的。建筑的下部是仰山堂,上部是卷雨楼。仰山堂有五间房屋,后面有回廊,弯曲的栏杆靠近池塘,适合人们短暂休息。从这里可以观赏到假山的景色,池塘里的倒影清晰可见。卷雨楼是一座造型复杂的楼台,它得名于唐诗“珠帘暮卷西山雨”的诗句,下雨时登上楼台,云雾缭绕,山色隐约,如同山谷中的景象。

大假山、挹秀亭、望江亭

这座大型假山出自明代江南叠石大师张南阳之手,它高达四丈,主体由数千吨武康黄石堆砌而成。假山山势跌宕,路径曲折,沟壑幽深,泉水潺潺。山体上草木茂盛,山脚下环绕着一汪池水。游客登临此地,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四百多年来,豫园的景致时好时坏,但这座大假山始终保持着原有的风貌。秀亭位于假山一侧,意在登临此处能够欣赏到园内风光旖旎;山巅处设有"望江亭",意在置身亭中可以俯瞰黄浦吴淞尽收眼底。而远方的风帆云影,则能遥望数十里之遥。每逢重阳佳节,游人纷纷前来登高远眺,浦江上船只帆影,清晰可见。

元代铁狮

仰山堂东边游廊入口处,摆放着一对铁狮子,形象逼真,制作非常精良。底座上刻有文字:“章德府安阳县铜山镇的工匠赵璋”,“大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即庚寅年十月二十八日”。这对铁狮原本安放在河南安阳县政府的衙门大堂外面,后来曾被军队搬运到别处,抗战成功后又被送回原处,一直保存在库房里,等到修建园林时才被挪到这个地方。沿着美景慢慢走,看到狮子穿过廊子绕着墙进入,就是游廊,它是通往大假山的小路,横跨在小水池之上。庭院之中建有一座方形凉亭,顶部悬挂着一块题额,上书“景致渐生”。题额下方摆放着一块太湖石,形状宛如婀娜女子的腰肢回望,被称作“佳丽之腰”。池塘里的水波以及山峦的景致,就在眼前,很容易让人产生漫步观赏的念头。

豫园简介

豫园地处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方位,向北紧邻福佑路,向东面向安仁街,向西南方与上海老城隍庙相邻

,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园中陈列着享有江南三大名石盛誉的玉玲珑,园内还设有1853年小刀会起义时的重要据点点春堂,园子旁边分布着城隍庙以及商业街区等吸引游客的观光地。

豫园在1961年向民众敞开大门,1982年则被__选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豫园游玩攻略 3

豫园地处上海老城厢的东北方位,向北紧邻福佑路,向东毗邻安仁街,向西南方向与上海老城隍庙相邻,属于江南地区的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和万历时期,占地面积超过三十亩。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__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__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布局

豫园之中,分布着众多古典建筑与园林景观,诸如穗堂、铁狮子、快楼、得月楼、玉玲珑、积玉水廊、听涛阁、涵碧楼、内园静观大厅以及古戏台等四十余座,此外还有假山和池塘等。三穗堂坐落于豫园主入口,系清乾隆年间所建。此建筑最初名为乐寿堂,清初曾作为上海县衙的办公场所,后来在改建西园的过程中被重新建造,并命名为三穗堂。

仰山堂和卷雨楼坐落在三穗堂的南面,它们面对着大假山,中间隔着一片水池。这两座建筑是在清同治五年,也就是公元1866年建造的。仰山堂是建筑群中的底层,而卷雨楼则位于其上方。仰山堂共有五间房,后面连接着回廊和曲槛,它们都靠近水池,是人们小憩的好地方。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大假山景色,同时还能看到水池中清晰的倒影。

萃秀堂坐落于大假山东北的悬崖旁,始建于清乾隆__(1760年),并于乾隆__年落成。

亦舫位于萃秀堂东墙外侧,人们常称它为船厅。江南地区的园林在明代之后,大多在水边建造石船,方便在水中观赏月亮,然而直接在陆地上建造石船的情况比较少见,这个舫是后来才加建的。

鱼乐榭架设在溪水之上,靠近山边,面对流水,溪流处设有一道挡水花墙,墙身带有透空窗格,墙基位置存在半个洞口,水流从洞口通过。这种设计运用了园林扩展场地的巧妙技巧,人们来到此地,会感觉不知道哪里才是边界。

点春堂是福建花糖业商人于清道光初期,也就是1820年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作行业公会,整个建筑由五间房屋组成。

豫园中央区域包括得月楼和绮藻堂。得月楼坐落在玉华堂与玉玲珑的西侧,两面濒临水域,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其名称源自“靠近水面楼台最先观赏到月亮”的谚语。该楼是两层建筑,构造十分考究。绮藻堂位于得月楼下方,其得名是因为“水面如绸缎般波动,水草色彩绚烂”。堂宇屋檐下方设有100个字体各异的木刻“寿”字,称作“百寿图”,彰显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前院有个天井,里面挂着块匾额,上书“人境壶天”,左侧的围墙上有清代雕刻的“广寒宫”砖刻。

织亭处在绮藻堂和荷花楼中间的西廊位置,正对着湖心亭和九曲桥,背后是五老峰和月府砖刻。亭子用扇子与廊子隔开,扇子的裙板上雕刻着“耕织图”,得月楼北面有浣云假山。

这处建筑别称艺术馆,坐落在观月阁隔壁,光绪朝代时修建而成,清朝晚期曾是知名的书画交易市场。

从豫园环龙桥往南走,便是那处“神祠的北面有著名园林开辟,寝庙的东边有别样殿宇开启”的内园区域。1956年豫园得到修缮时,这个内园被打造成为园中之园的景致。它的占地面积不过两亩多一点,却处处体现着精巧细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泥塑砖雕工艺精湛,名贵树木与古老树木交相辉映,奇石山峰与小巧石桥点缀其间,整体布局紧凑而曲折,营造出幽深迷人的空间感。

这座大厅又名晴雪堂,属于内园的核心建筑,建筑风格华丽,气势恢宏,空间开阔,大厅布局为五个开间,深度三个开间,门前摆放着两座石雕狮子,厅内悬挂着两块装饰有金边的匾额。

那座名为耸翠亭的建筑,坐落于观涛楼东边的人工山丘上,是一座双层结构的亭子,底层摆放着石制的桌子和凳子,周边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呈现出青翠的景象,亭子里面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灵木披芳”这几个字。

在静观大厅东边,有个小型方形厅堂,布局雅致,环境清幽,夏天的时候特别凉快,厅子前面摆放着砖雕的《郭子仪上寿图》,旁边是泥塑的龙形围墙,往北面通向“洞天福地”凤凰亭,往南面连接“别有天”,墙上面还刻有《重修内园记》等石碑,这些石碑记录了内园的历史沿革。

九龙池在内园静观大厅的东南方位,池中用湖石砌成,东边和西边的墙壁缝隙里藏着四个石雕的龙头,水面上的倒影也是四个龙头,再加上池子的形状像龙的身体,因此得名九龙池。古戏台在内园的南面,是清朝末年建造的,原先位于闸北上海北钱业公所里面,1974年搬迁到这里,在经过修缮和扩建之后,于1988年9月正式向公众开放。舞台入口处木刻的狮子、凤凰、双龙争宝以及扮演戏剧的角色等图案,形态十分精巧,个个都像真的一样。

积玉水廊紧挨着豫园东墙,面对曲池,积玉峰位于水廊之中。积玉峰构造精致,起初也是园子里的景致,1956年才被挪到豫园这边。

会景楼在豫园之中,登临此楼能够一览园内所有景致,因此得名“会景楼”。九狮轩位于会景楼的西侧,是1959年豫园改建时新建的,当时拆除了周边的民居,开挖了水池并堆砌了假山,在水池的北面建造了这座轩榭,命名为“九狮轩”。轩榭前设有月台,可以倚靠栏杆欣赏池里的荷花。

主要景区

三穗堂景区

萃秀堂

萃秀堂始建于乾隆朝__(1760年),坐落于大假山北面,面对陡峭山崖,背后依托高墙,四周古树盘根错节,庭院里鲜花盛开,景致宁静雅致,__从堂内推开窗户就能观赏到整个大假山风光。如今这里经营着古董生意。

太湖石立峰

这个成语出自《晋书》中顾恺之的传记,含有非常吸引人的意味。这条回廊地面是用石板铺设的,中间有一座小桥,两侧设有鹅颈式的长椅,适合人们坐着欣赏山水景色。廊内中央竖立着一座太湖石作为山峰,它的高度大约是2.3米,形态挺拔秀丽,因此被称作“美人腰”。

元代铁狮

在“渐入佳境”游廊的东边,摆放着一对铜狮,一雌一雄,制造于1290年,基座上刻有铭文,内容为“章德府安阳县铜山镇的工匠赵璋打造”、“大元国至元二十七年间,即庚寅年十月二十八日完成”。

大假山

数千吨浙江武康黄石被筑成,出自明代著名叠山家张南阳之手,这是他唯一留传至今的设计。山体高度达到14米,潘允端在《豫园记》中称赞这座大假山:“非常符合观赏的需求”。

仰山堂

仰山堂共有五间房屋,北部设有回形走廊,弯曲的栏杆靠近水池,适合人们在此休息,堂内悬挂着一块匾额,内容是摘自晋代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此地有崇山峻岭”。卷雨楼这个名字,来源于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中的诗句“珠帘暮卷西山雨”。

三穗堂

三穗堂于清乾隆年间__(1760年)动工修建,位于西园改建期间,楼高九米,是园内核心建筑。清代时期,这里曾作为官方举行庆典仪式的场地,同时也是宣讲圣谕的场所。此外,它还是当地文人雅士交流往来的活动中心。

银杏

这棵银杏树有21米高,它的枝条和叶子长得很密,据说在建园的时候园主亲手种下了它,到现在已经过去四百多年了。

万花楼

楼下四角设有梅兰竹菊式样镂空窗棂共四扇,楼南方位布置了湖石堆砌的假山。周围环绕着许多回旋的走廊和曲折的栏杆,走廊旁边的白色墙体旁,紧贴墙面摆放着石峰,并且种植了青翠的竹子。

两宜轩

复廊东头设有一处小屋,从这里伸头往下看,清澈的泉水像镜子一样,隔着山崖看去,石山陡峭矗立,背靠山面朝水,具有古人所说的“欣赏山景欣赏水景同样合适”的意境,因此命名为两宜轩,北边有座建筑叫亦舫,外形仿佛古代的船。

复廊

复廊由一道墙隔开,两侧均可通行,墙面上设有形态各异的透窗,透过这些透窗,可以望见左侧楼阁隐约可见,也能看到右侧溪水与山石,仿佛置身于一幅微缩画卷之中,廊子的西头与一座方形亭子相连,亭子中央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会心不远”四个字。

鱼乐榭

鱼乐榭周边有高大的古树,倚靠栏杆可以看见池子里游动的鱼儿。榭楼前方的小河上有一道分隔花墙,它展示了江南园林以小博大的设计理念。这条小河长度不过几米,花墙将它分成两个部分,墙面上设有透空的窗格和半圆形的门洞。鱼乐榭旁边生长着一株经历了三百余年的紫藤,每到春季开春之际,它的枝干上就会挂满洁白的花朵。

点春堂景区

和煦堂

和煦堂与点春堂相距不远,彼此能够互相看见,建筑都是方形的,并且四周空旷。厅堂里面摆放的一整套器具,有桌子、椅子、小凳子,以及作为装饰的凤凰和麒麟造型,都是用老榕树的根制成的,已经有上百年的岁月了。旁边有石阶通往听鹂亭。

打唱台

表演场所,又称为“凤舞鸾吟”。舞台背靠山峦,面朝水域,前方的飞檐,工艺精湛,饰以金色和彩色。舞台周围的石柱上,分别悬挂着展现春夏秋冬四时风光的对联。

快楼

点春堂东面有湖石堆砌的假山名为抱云岩,山水相互缠绕,洞穴山谷幽深隐蔽。山体上建有两层楼阁,高处名为快楼,低处称为延爽阁。从快楼向南行走,经过静宜轩与听鹂亭,它们被花墙环绕,形成一个独立的小院落。需要穿过云龙墙才能到达

点春堂西侧有穿云龙墙,其龙头系泥塑而成,龙身则由瓦片拼合成鳞状。园内另有多处龙形墙体:大假山背后藏有盘卧之龙,和煦堂以东可见双龙嬉戏宝珠,内园“可以观”门前有安睡之龙,它们各自呈现不同风貌。

点春堂

点春堂是一栋五间连廊的厅堂,门扇上雕刻着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屋内梁柱的纹饰样式非常独特,并且贴有金箔装饰,显得格外华丽。大厅后面靠近水池的地方,有一座水榭建筑,顶部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飞飞跃跃”四个大字。这座点春堂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早期,原先是由在上海市区做花糖和洋货生意的福建籍商人,用来供奉神明和处理事务的场所,当地百姓习惯称其为“花糖公墅”。小刀会起事之际,此地是太平军的城北指挥中心,小刀会重要成员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左元帅陈阿林在此处理公务,对外称作“点春堂公馆”。太平天国运动受挫后,点春堂被损毁得相当厉害,清同治七年(1868年)通过募集资金实施重建,耗费了四个年头才得以落成。如今厅堂内陈列着晚清画家任伯年所作的巨大画卷《观剑图》。画两侧挂着书法家沈尹默创作的对联:“胆识涵盖寰宇,心境沉淀精华”。厅堂之中同时展出了某部队配备的器具、本地铸造的货币日月钱以及官方颁布的布告等历史遗物。

会景楼景区

积玉水廊

玉水廊往南接续会景楼,往北通向涵碧楼,它的名字源自廊边一座名叫“积玉峰”的石头。这条廊道全长有一百米,是江南所有古典园林里最长的水廊之一。在廊中行走时,可以看到周围古木枝繁叶茂,池水里红鱼来来往往,还有那些亭台楼阁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三曲桥

流觞亭因为有两个方向靠近水边,所以借用了《兰亭序》中“流觞曲水”的构思。亭子旁边有三座弯曲的木板桥,紧贴着水面建造。这三座弯曲的木板桥往西边是浣云假山。这座假山是用太湖石堆砌起来的,它的北面靠着得月楼,西面靠着清澈的泉水。假山上的洞穴曲折回环,沿着洞穴可以走到山顶,洞穴里面有一股泉水,山涧的溪水是从洞穴中流出来的。

九狮轩

九狮轩是座敞开式建筑,正对着大池子,前面有月台,靠着栏杆可以观赏池里游动的鱼和荷花,轩的西边分布着杉树,它们高大而笔直,轩的东边长满了修竹,到处都是青翠的景象。

老君殿

老君殿旧时供奉太上老君。现为工艺品商店。

会景楼

会景楼伫立在豫园之中,只要登上楼顶,整个园林的景致便尽收眼帘,楼阁三面被水环绕,周边种植了诸多树木,包括香樟、石榴、紫薇、红枫、罗汉松等。

玉华堂景区

藏书楼

这座藏书楼别称绿杨春榭和书画楼,上海众多书画名流曾在此举办“豫园书画善会”,任伯年、虚谷、吴昌硕、高邕、蒲作英、钱慧安等人时常在此相聚,展示艺术作品,这里被视为海上画派的摇篮。此后,上海知名书画家沈尹默、吴湖帆、刘海粟、谢稚柳等人多次来到豫园书画楼,进行艺术交流,并为书画楼题写匾额。

环龙桥

环龙桥位于玉玲珑南,用青石建造,单孔拱形,式样古朴。

得月楼

玉玲珑西侧设有“映玉玲珑”圆形入口,穿过此门可见一座双层建筑,因其西部临近荷花池,故蕴含“临近水域的楼阁优先观赏月色”的寓意,因而命名为得月楼。在月光皎洁的夜晚,登上此楼观赏池中月色,心情倍感舒畅。楼内摆放着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家具。楼下的主厅称为绮藻堂,其名称源自“楼阁靠近水面,微风拂过水面,水波荡漾如锦缎,水草摇曳生姿”的意境。

玉华堂

玉华堂正对着玉玲珑,那是明代豫园主人潘允端曾经的私人书屋。匾额上镌刻的“玉华”二字,源自明代书画家文征明的真迹。如今堂内依然依照明代书房的样式布置,展出的书案、方桌、靠椅以及躺椅等,都是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红木制品。

涵碧楼

涵碧楼与听涛阁隔着池塘遥遥相对。这座楼是两层高的,完全由缅甸上等楠木建造而成。梁柱上雕刻着一百种不同的花卉图案,包括牡丹、梅花、百合、水仙和月季等,还有四十幅《西厢记》的完整故事画。正因如此,人们也把这座楼叫做“楠木雕花楼”。展厅里摆放着清代精巧贵重的三十一种楠木雕刻厅堂家私,包括狮子图案戏文长条案几、五狮环绕大理石圆形屏风、松鼠葡萄戏文立式镜面、圆形桌子以及束腰圆凳等。

听涛阁

听涛阁坐落于积玉水廊东侧,朝南而建,是一座双层楼阁。它的南面底层设有回廊,上层则是雅致的房间。阁楼的顶部安放了一只单足独立的神鹤,它遥望着池水对岸的涵碧楼。听涛阁的北边是两层高的展馆,里面经常举办各种小型书画和文物展览活动。

内园景区

古戏台

这座古戏台始建于十九世纪末期,朝南背北,享有“江南首屈一指的古戏台”之美誉。它占地七米见方,两侧设有栏杆,台柱高达两米。台面正面装饰着狮子、凤凰、双龙戏珠以及戏文人物等木雕纹饰,所有图案均覆有金箔。戏台顶部藻井呈圆形拱顶状,由二十二层圆环与二十道弧线交织构成,四周分布着二十八只金鸟振翅欲飞,核心位置镶嵌着圆形明镜。舞台后方设有六片木制隔扇,扇面上镌刻着山川、人物以及花卉纹饰。两侧的石柱上刻有楹联:“天赐年华人赐福,云随衣袂花随貌”,这是著名戏曲表演家俞振飞先生的墨宝。舞台正前方的那云楼设有上宾专座,全部选用清代太师椅和茶几。两侧设有双层观景廊,摆放着仿古的明代红木长椅和茶几,总共有200个观众席位。戏台子外面的场地里,摆放着一块硕大无比的金砖,是浙江嘉善那个专门做瓦的古典工厂,特地给老戏台子烧造的,这砖头每一条边足有123厘米长,厚度达到16厘米,分量将近一吨,是当之无愧的金砖里最顶级的货色,曲苑古戏台整体占地600平方米,四周环境十分雅致,处处透着古老的风味。

耸翠亭

南边船舫处有座高耸的翠色亭子。它是一座双层双顶的建筑,样式非常特别,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间,挺立在人造的山丘之上。

可以观

可以看作是一个方形的小房间。房间前面有砖砌的雕刻,旁边有龙形围墙,北面与“洞天福地”和凤凰亭相连,南面通向“别有天”。周围被茂密的树木覆盖,山石形态优美。在“别有天”那里,还有《重修内园记》等五块石碑。

静观

大厅名为静观,又名晴雪堂,属于内园核心建筑,正对假山。石峰上生长的黄杨、石榴、白皮松等树木,均为历经两三百年的老树。静观东边有处小院,院内有清澈池塘。

九龙池

院落中央的水塘流向南边那个小型水池,池底铺设着人工堆砌的湖石,石头的缝隙里雕刻着四条小龙,水面上的倒影也呈现出四条小龙的形状,再加上曲折的水流仿佛是龙的身体,合计共有九条小龙,因此这个水池被命名为九龙池。

内园

内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即公元1709年,在五十年代末豫园修缮期间,被连通为豫园的一部分,形成了园中之园的格局。虽然内园占地面积不大,仅有二亩一分八厘六毫,但布局极为精巧,亭台楼阁与花木错落有致,池沼假山与奇石布置得当,经过精心维护,现已成为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小型园林。

旅游信息

门票

一年中,有两个时段,分别是四月至六月,以及九月至十一月,这两个时期被称为旺季,每个时段的收费是四十元。

淡季__每位30元。

开放时间

上午八点半到下午五点半,从三月一日持续到十月三十一日,上午八点半到下午五点,从十一月一日延续到次年二月二十八日。

交通

乘坐地铁十号线,或公交11路、26路、64路、71路、145路、581路、715路、730路、736路、801路、926路、929路、932路、969路、980路,以及方川线等公交路线,均可抵达豫园站下车。

同城信息网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3.18.197
三个小贴士:求职如何简单的识别信息的真假[?]
本信息来源于娱乐之家人才站 www.ylzjrcz.com
1、打电话/QQ咨询时,应第一时间询问清楚具体的情况。例如:询问具体的场所名字/具体地址/等等常规的信息问题。
2、询问得到的信息,可发给各大QQ群/朋友进行询问,以及多方面/多网站/多渠道进行参考求证,综合各方面考察清楚。
3、内容只供参考,一切三思而后行。如发现此信息涉及虚假,违规等内容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本站进行举报! 本文来自:娱乐之家人才站(夜场首选平台)
友情提醒:友情提醒 :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娱乐之家资讯网www.ylzjrcz.com
特别提示:求职请提高警惕,谨防网络诈骗
娱乐之家资讯网

豫园游玩攻略大揭秘,带你领略别样风情!(3篇)

发布时间:2025-08-19 21:02:12

豫园游玩攻略大揭秘,带你领略别样风情!(3篇)

豫园游玩攻略(3篇)

豫园游玩攻略1

四牌楼路

阿祥小笼馆位于方浜东路四牌楼路第三、四家门面处,店铺面积不大,但配备了空调设备。小笼包每笼装十六个,提供六元和八元两种价格,在大量供应大闸蟹的季节,还会售卖蟹粉小笼包。店内还备有蛋丝汤,价格为一元或二元,供顾客选择。尽管生意兴隆,但游客想要找到这家店并不容易。

四牌楼路实在比寿宁路还要老旧,沿着四牌楼路继续往里探索,在阿祥小笼馆的斜对面,可以找到一家川圆面店,这家店最近刚刚完成装修,店内经常座无虚席,主要是因为他们家的汤是用大骨头熬制的鸡汤,上面的浇头也味道十足,据了解,这家店是由成都的一对兄妹共同经营的。

四牌楼路两侧商铺林立,其中多为提供餐饮服务的小摊,夜间更有烧烤摊点聚集,值得推荐的仅限于两家,若继续罗列则偏离了指南的主旨。

方浜东路

沿着方浜东路——那条有名的上海老街,向西方走一段路就到了三牌楼路,那里早晚都非常繁忙,街道两旁的小饭馆和旅游车辆相互映衬,经常能听到游客抱怨的声音。这些小饭馆我都品尝过,比如介绍过几次的阿大,给我的印象是凡是接待旅游团队的饭馆都服务不好。这里只推荐一家夫妻经营的小店——阿彬家常菜。他们是从苏北迁往上海的人,店里的厨师由老板担任,老板娘则负责管理收银台,由于周边没有菜市场,顾客可以随意点菜,再让店里的伙计去采购食材,说实话,这家店的菜肴口味比不上我家的,不过在这里有种安家落户的亲切感,而且收费也相当合理。

河南南路

从上海老街向南走是河南南路,再往南是__名都,那里新开了家餐馆,位于五楼,下午去看了下,说是有八八折优惠,菜价本身就不高,不过味道如何还不知道。__名都的对面是经营多年的丰收日,这家店差评不少,但生意一直很好,我想可能是因为它主打宁波菜,上海有不少人喜欢宁波菜,而且这家店有点像大饭店,适合宴请客人。

豫园售卖两种上海地方特产,分别是五香豆和梨膏糖。唯有上海梨膏糖铺子与上海五香豆摊位才能买到地道货色。购买五香豆时,纸袋包装的更新鲜,适合自用;若要馈赠他人,则次选塑料袋装的那种。

豫园里最惬意的地方要数九曲桥上的湖心亭茶楼,这处建筑是国家级保护单位,里面的桌椅都是仿古红木做的,楼上卖茶的价格比楼下高很多,向来是一人一座,消费金额在六十到一百九十八元之间。经常能看见外国人在外面坐着,也有很多人来这里看书看报放松,楼外的景色和楼内的景致各有特色。

点心种类包括顺风叶、长寿桃、葫芦酥、迷你粽、绉纱馄饨、烧卖以及杏仁茶汤圆。

和平饭店油爆虾、南翔馒头店小笼包

豫园和老城隍庙的美食首选上海老饭店的本帮风味,其中油爆河虾最为出名。和平饭店维修期间,这家店做的本帮菜最为出色。老饭店的菜品虽然价格偏高,但分量很足,非常值得尝试。点心则要数南翔馒头店的小笼包最为经典。每笼装有十六个,售价十二元,每天都非常抢手,常常供不应求。不愿等候,只能选择价格较高的商品,二楼店铺售卖的小笼包费用较高,例如蟹黄馅的小笼,每笼二十元,实际上其风味与外送的一样。

绿波廊老楼点心

这家店和老字号上海饭店、南翔点心铺齐名,就是那座绿波廊的老建筑。这里的菜肴和点心都十分出色,比如萝卜丝饼、眉毛酥这些点心味道非常好。店家供应早茶和午茶,我认为他们家的茶点融合了广式和扬州的早茶特色,尤其是这里的南翔小笼包,确实值得品尝。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家店铺,宁波汤团馆和松月楼素菜馆也属于比较地道的经营场所,不过后续新开的店铺水准落差极大,实在难以称赞。

众多旅行者专注于商场内的活动,不曾留意邻近区域亦有诸多佳肴值得品尝。

豫园游玩攻略2

概述:

豫园地处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方位,北面紧邻福佑路,东面与安仁街相接,西南方向和上海老城隍庙相邻,是一座知名的江南古典园林,也是上海闻名遐迩的旅游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原本是明代时期建造的一处私家园林,始建于嘉靖和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豫园的占地面积超过三十亩,建筑错落有致,假山高耸奇特,绿树郁郁葱葱,以宁静雅致,精巧雅致著称,展现出细微之处见宏大的特色,反映了明朝和清朝时期江南园林构造的艺术特色。

豫园门票信息

上海豫园门票:

旺季时段,门票每张40元,具体为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以及9月1日至11月30日。

淡季:__每位30元。

优惠,境内中小学生持学生证,每人10元,1.4米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持有效证件,每人10元,离休人员,现役军人,伤残军人,部队离退休人员,凭有效证件可免费入场。

豫园交通

地铁:地铁10号线,在“豫园”站下即可。

公交线路:

乘坐11路、26路、64路、71路、145路、581路、715路、730路、736路、801路、926路、929路、932路、969路、980路以及方川线等公共汽车,在豫园站停靠。

豫园的美食

上海豫园聚集了本地很有名气的各种食物,包括“南翔小笼”的蟹粉小笼,还有“宁波汤团”的芝麻汤团,以及“绿波廊饭店”的上海菜,另外有“上海老饭店”的草头圈子,和红烧狮子头,此外还有“松月楼”的素菜包,和“桂花厅”的鸽蛋园子,最后是“小绍兴”的白切三黄鸡。那边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双层自助餐厅,名为“小吃广场”,供应中国各地风味小吃,都是现场烹制即时售卖,费用十分低廉,按需取用单独计费,杜绝任何浪费现象。上海居民用餐注重品质,每样菜肴都取少量品尝,您不妨多尝试几种。

豫园购物

上海豫园购物萃秀堂:这里陈列着珍贵的历史遗物和古董,同时展有晶莹剔透的玉石和璀璨夺目的宝石,还有精美绝伦的古代瓷器与玉石制品,以及各式各样的传统书画作品,此外还有华美的红木装饰品,并且提供闻名遐迩的紫砂艺术茶壶

老君殿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物品,包括各种宝石玉石,还有许多出自知名艺术家之手的字画,以及丝绸织绣的精美作品,瓷器上雕刻着微小的图案,红木制成的装饰品,文房里摆放着必备的用具,紫砂壶是其中的名品,此外还有各种手工艺品作为礼物

半亭:胶卷饮料、红木摆件、文房四宝、旅游书籍、明信片

点春堂、静观:当代书画家作品

观涛楼:古装照

豫园看点

豫园西部景点分布:

三穗堂, 仰山堂, 卷雨楼, 大假山, 挹秀亭, 望江亭, 元代铁狮, 萃秀堂, 亦舫, 鱼乐榭, 复廊, 两宜轩, 点春堂, 和煦堂

豫园东部景点分布:

玉玲珑、玉华堂、积玉水廊、积玉峰、会景楼、九狮轩

豫园中心地带的景致分布有织亭,还有浣云假山,并且藏有藏书楼,内园景区也在此处,静观大厅位于其中,观涛楼坐落在那边,还云楼在另一处,延清楼也在此区域,耸翠亭位于这片区域,船厅设置在此,九龙池就在附近,古戏台也建在这里

仰山堂、卷雨楼

在三穗堂东边,和假山隔着池塘遥遥相对。那是清同治五年(1866年)时建造的。建筑的下部是仰山堂,上部是卷雨楼。仰山堂有五间房屋,后面有回廊,弯曲的栏杆靠近池塘,适合人们短暂休息。从这里可以观赏到假山的景色,池塘里的倒影清晰可见。卷雨楼是一座造型复杂的楼台,它得名于唐诗“珠帘暮卷西山雨”的诗句,下雨时登上楼台,云雾缭绕,山色隐约,如同山谷中的景象。

大假山、挹秀亭、望江亭

这座大型假山出自明代江南叠石大师张南阳之手,它高达四丈,主体由数千吨武康黄石堆砌而成。假山山势跌宕,路径曲折,沟壑幽深,泉水潺潺。山体上草木茂盛,山脚下环绕着一汪池水。游客登临此地,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四百多年来,豫园的景致时好时坏,但这座大假山始终保持着原有的风貌。秀亭位于假山一侧,意在登临此处能够欣赏到园内风光旖旎;山巅处设有"望江亭",意在置身亭中可以俯瞰黄浦吴淞尽收眼底。而远方的风帆云影,则能遥望数十里之遥。每逢重阳佳节,游人纷纷前来登高远眺,浦江上船只帆影,清晰可见。

元代铁狮

仰山堂东边游廊入口处,摆放着一对铁狮子,形象逼真,制作非常精良。底座上刻有文字:“章德府安阳县铜山镇的工匠赵璋”,“大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即庚寅年十月二十八日”。这对铁狮原本安放在河南安阳县政府的衙门大堂外面,后来曾被军队搬运到别处,抗战成功后又被送回原处,一直保存在库房里,等到修建园林时才被挪到这个地方。沿着美景慢慢走,看到狮子穿过廊子绕着墙进入,就是游廊,它是通往大假山的小路,横跨在小水池之上。庭院之中建有一座方形凉亭,顶部悬挂着一块题额,上书“景致渐生”。题额下方摆放着一块太湖石,形状宛如婀娜女子的腰肢回望,被称作“佳丽之腰”。池塘里的水波以及山峦的景致,就在眼前,很容易让人产生漫步观赏的念头。

豫园简介

豫园地处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方位,向北紧邻福佑路,向东面向安仁街,向西南方与上海老城隍庙相邻

,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园中陈列着享有江南三大名石盛誉的玉玲珑,园内还设有1853年小刀会起义时的重要据点点春堂,园子旁边分布着城隍庙以及商业街区等吸引游客的观光地。

豫园在1961年向民众敞开大门,1982年则被__选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豫园游玩攻略 3

豫园地处上海老城厢的东北方位,向北紧邻福佑路,向东毗邻安仁街,向西南方向与上海老城隍庙相邻,属于江南地区的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和万历时期,占地面积超过三十亩。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__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__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布局

豫园之中,分布着众多古典建筑与园林景观,诸如穗堂、铁狮子、快楼、得月楼、玉玲珑、积玉水廊、听涛阁、涵碧楼、内园静观大厅以及古戏台等四十余座,此外还有假山和池塘等。三穗堂坐落于豫园主入口,系清乾隆年间所建。此建筑最初名为乐寿堂,清初曾作为上海县衙的办公场所,后来在改建西园的过程中被重新建造,并命名为三穗堂。

仰山堂和卷雨楼坐落在三穗堂的南面,它们面对着大假山,中间隔着一片水池。这两座建筑是在清同治五年,也就是公元1866年建造的。仰山堂是建筑群中的底层,而卷雨楼则位于其上方。仰山堂共有五间房,后面连接着回廊和曲槛,它们都靠近水池,是人们小憩的好地方。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大假山景色,同时还能看到水池中清晰的倒影。

萃秀堂坐落于大假山东北的悬崖旁,始建于清乾隆__(1760年),并于乾隆__年落成。

亦舫位于萃秀堂东墙外侧,人们常称它为船厅。江南地区的园林在明代之后,大多在水边建造石船,方便在水中观赏月亮,然而直接在陆地上建造石船的情况比较少见,这个舫是后来才加建的。

鱼乐榭架设在溪水之上,靠近山边,面对流水,溪流处设有一道挡水花墙,墙身带有透空窗格,墙基位置存在半个洞口,水流从洞口通过。这种设计运用了园林扩展场地的巧妙技巧,人们来到此地,会感觉不知道哪里才是边界。

点春堂是福建花糖业商人于清道光初期,也就是1820年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作行业公会,整个建筑由五间房屋组成。

豫园中央区域包括得月楼和绮藻堂。得月楼坐落在玉华堂与玉玲珑的西侧,两面濒临水域,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其名称源自“靠近水面楼台最先观赏到月亮”的谚语。该楼是两层建筑,构造十分考究。绮藻堂位于得月楼下方,其得名是因为“水面如绸缎般波动,水草色彩绚烂”。堂宇屋檐下方设有100个字体各异的木刻“寿”字,称作“百寿图”,彰显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前院有个天井,里面挂着块匾额,上书“人境壶天”,左侧的围墙上有清代雕刻的“广寒宫”砖刻。

织亭处在绮藻堂和荷花楼中间的西廊位置,正对着湖心亭和九曲桥,背后是五老峰和月府砖刻。亭子用扇子与廊子隔开,扇子的裙板上雕刻着“耕织图”,得月楼北面有浣云假山。

这处建筑别称艺术馆,坐落在观月阁隔壁,光绪朝代时修建而成,清朝晚期曾是知名的书画交易市场。

从豫园环龙桥往南走,便是那处“神祠的北面有著名园林开辟,寝庙的东边有别样殿宇开启”的内园区域。1956年豫园得到修缮时,这个内园被打造成为园中之园的景致。它的占地面积不过两亩多一点,却处处体现着精巧细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泥塑砖雕工艺精湛,名贵树木与古老树木交相辉映,奇石山峰与小巧石桥点缀其间,整体布局紧凑而曲折,营造出幽深迷人的空间感。

这座大厅又名晴雪堂,属于内园的核心建筑,建筑风格华丽,气势恢宏,空间开阔,大厅布局为五个开间,深度三个开间,门前摆放着两座石雕狮子,厅内悬挂着两块装饰有金边的匾额。

那座名为耸翠亭的建筑,坐落于观涛楼东边的人工山丘上,是一座双层结构的亭子,底层摆放着石制的桌子和凳子,周边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呈现出青翠的景象,亭子里面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灵木披芳”这几个字。

在静观大厅东边,有个小型方形厅堂,布局雅致,环境清幽,夏天的时候特别凉快,厅子前面摆放着砖雕的《郭子仪上寿图》,旁边是泥塑的龙形围墙,往北面通向“洞天福地”凤凰亭,往南面连接“别有天”,墙上面还刻有《重修内园记》等石碑,这些石碑记录了内园的历史沿革。

九龙池在内园静观大厅的东南方位,池中用湖石砌成,东边和西边的墙壁缝隙里藏着四个石雕的龙头,水面上的倒影也是四个龙头,再加上池子的形状像龙的身体,因此得名九龙池。古戏台在内园的南面,是清朝末年建造的,原先位于闸北上海北钱业公所里面,1974年搬迁到这里,在经过修缮和扩建之后,于1988年9月正式向公众开放。舞台入口处木刻的狮子、凤凰、双龙争宝以及扮演戏剧的角色等图案,形态十分精巧,个个都像真的一样。

积玉水廊紧挨着豫园东墙,面对曲池,积玉峰位于水廊之中。积玉峰构造精致,起初也是园子里的景致,1956年才被挪到豫园这边。

会景楼在豫园之中,登临此楼能够一览园内所有景致,因此得名“会景楼”。九狮轩位于会景楼的西侧,是1959年豫园改建时新建的,当时拆除了周边的民居,开挖了水池并堆砌了假山,在水池的北面建造了这座轩榭,命名为“九狮轩”。轩榭前设有月台,可以倚靠栏杆欣赏池里的荷花。

主要景区

三穗堂景区

萃秀堂

萃秀堂始建于乾隆朝__(1760年),坐落于大假山北面,面对陡峭山崖,背后依托高墙,四周古树盘根错节,庭院里鲜花盛开,景致宁静雅致,__从堂内推开窗户就能观赏到整个大假山风光。如今这里经营着古董生意。

太湖石立峰

这个成语出自《晋书》中顾恺之的传记,含有非常吸引人的意味。这条回廊地面是用石板铺设的,中间有一座小桥,两侧设有鹅颈式的长椅,适合人们坐着欣赏山水景色。廊内中央竖立着一座太湖石作为山峰,它的高度大约是2.3米,形态挺拔秀丽,因此被称作“美人腰”。

元代铁狮

在“渐入佳境”游廊的东边,摆放着一对铜狮,一雌一雄,制造于1290年,基座上刻有铭文,内容为“章德府安阳县铜山镇的工匠赵璋打造”、“大元国至元二十七年间,即庚寅年十月二十八日完成”。

大假山

数千吨浙江武康黄石被筑成,出自明代著名叠山家张南阳之手,这是他唯一留传至今的设计。山体高度达到14米,潘允端在《豫园记》中称赞这座大假山:“非常符合观赏的需求”。

仰山堂

仰山堂共有五间房屋,北部设有回形走廊,弯曲的栏杆靠近水池,适合人们在此休息,堂内悬挂着一块匾额,内容是摘自晋代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此地有崇山峻岭”。卷雨楼这个名字,来源于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中的诗句“珠帘暮卷西山雨”。

三穗堂

三穗堂于清乾隆年间__(1760年)动工修建,位于西园改建期间,楼高九米,是园内核心建筑。清代时期,这里曾作为官方举行庆典仪式的场地,同时也是宣讲圣谕的场所。此外,它还是当地文人雅士交流往来的活动中心。

银杏

这棵银杏树有21米高,它的枝条和叶子长得很密,据说在建园的时候园主亲手种下了它,到现在已经过去四百多年了。

万花楼

楼下四角设有梅兰竹菊式样镂空窗棂共四扇,楼南方位布置了湖石堆砌的假山。周围环绕着许多回旋的走廊和曲折的栏杆,走廊旁边的白色墙体旁,紧贴墙面摆放着石峰,并且种植了青翠的竹子。

两宜轩

复廊东头设有一处小屋,从这里伸头往下看,清澈的泉水像镜子一样,隔着山崖看去,石山陡峭矗立,背靠山面朝水,具有古人所说的“欣赏山景欣赏水景同样合适”的意境,因此命名为两宜轩,北边有座建筑叫亦舫,外形仿佛古代的船。

复廊

复廊由一道墙隔开,两侧均可通行,墙面上设有形态各异的透窗,透过这些透窗,可以望见左侧楼阁隐约可见,也能看到右侧溪水与山石,仿佛置身于一幅微缩画卷之中,廊子的西头与一座方形亭子相连,亭子中央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会心不远”四个字。

鱼乐榭

鱼乐榭周边有高大的古树,倚靠栏杆可以看见池子里游动的鱼儿。榭楼前方的小河上有一道分隔花墙,它展示了江南园林以小博大的设计理念。这条小河长度不过几米,花墙将它分成两个部分,墙面上设有透空的窗格和半圆形的门洞。鱼乐榭旁边生长着一株经历了三百余年的紫藤,每到春季开春之际,它的枝干上就会挂满洁白的花朵。

点春堂景区

和煦堂

和煦堂与点春堂相距不远,彼此能够互相看见,建筑都是方形的,并且四周空旷。厅堂里面摆放的一整套器具,有桌子、椅子、小凳子,以及作为装饰的凤凰和麒麟造型,都是用老榕树的根制成的,已经有上百年的岁月了。旁边有石阶通往听鹂亭。

打唱台

表演场所,又称为“凤舞鸾吟”。舞台背靠山峦,面朝水域,前方的飞檐,工艺精湛,饰以金色和彩色。舞台周围的石柱上,分别悬挂着展现春夏秋冬四时风光的对联。

快楼

点春堂东面有湖石堆砌的假山名为抱云岩,山水相互缠绕,洞穴山谷幽深隐蔽。山体上建有两层楼阁,高处名为快楼,低处称为延爽阁。从快楼向南行走,经过静宜轩与听鹂亭,它们被花墙环绕,形成一个独立的小院落。需要穿过云龙墙才能到达

点春堂西侧有穿云龙墙,其龙头系泥塑而成,龙身则由瓦片拼合成鳞状。园内另有多处龙形墙体:大假山背后藏有盘卧之龙,和煦堂以东可见双龙嬉戏宝珠,内园“可以观”门前有安睡之龙,它们各自呈现不同风貌。

点春堂

点春堂是一栋五间连廊的厅堂,门扇上雕刻着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屋内梁柱的纹饰样式非常独特,并且贴有金箔装饰,显得格外华丽。大厅后面靠近水池的地方,有一座水榭建筑,顶部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飞飞跃跃”四个大字。这座点春堂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早期,原先是由在上海市区做花糖和洋货生意的福建籍商人,用来供奉神明和处理事务的场所,当地百姓习惯称其为“花糖公墅”。小刀会起事之际,此地是太平军的城北指挥中心,小刀会重要成员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左元帅陈阿林在此处理公务,对外称作“点春堂公馆”。太平天国运动受挫后,点春堂被损毁得相当厉害,清同治七年(1868年)通过募集资金实施重建,耗费了四个年头才得以落成。如今厅堂内陈列着晚清画家任伯年所作的巨大画卷《观剑图》。画两侧挂着书法家沈尹默创作的对联:“胆识涵盖寰宇,心境沉淀精华”。厅堂之中同时展出了某部队配备的器具、本地铸造的货币日月钱以及官方颁布的布告等历史遗物。

会景楼景区

积玉水廊

玉水廊往南接续会景楼,往北通向涵碧楼,它的名字源自廊边一座名叫“积玉峰”的石头。这条廊道全长有一百米,是江南所有古典园林里最长的水廊之一。在廊中行走时,可以看到周围古木枝繁叶茂,池水里红鱼来来往往,还有那些亭台楼阁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三曲桥

流觞亭因为有两个方向靠近水边,所以借用了《兰亭序》中“流觞曲水”的构思。亭子旁边有三座弯曲的木板桥,紧贴着水面建造。这三座弯曲的木板桥往西边是浣云假山。这座假山是用太湖石堆砌起来的,它的北面靠着得月楼,西面靠着清澈的泉水。假山上的洞穴曲折回环,沿着洞穴可以走到山顶,洞穴里面有一股泉水,山涧的溪水是从洞穴中流出来的。

九狮轩

九狮轩是座敞开式建筑,正对着大池子,前面有月台,靠着栏杆可以观赏池里游动的鱼和荷花,轩的西边分布着杉树,它们高大而笔直,轩的东边长满了修竹,到处都是青翠的景象。

老君殿

老君殿旧时供奉太上老君。现为工艺品商店。

会景楼

会景楼伫立在豫园之中,只要登上楼顶,整个园林的景致便尽收眼帘,楼阁三面被水环绕,周边种植了诸多树木,包括香樟、石榴、紫薇、红枫、罗汉松等。

玉华堂景区

藏书楼

这座藏书楼别称绿杨春榭和书画楼,上海众多书画名流曾在此举办“豫园书画善会”,任伯年、虚谷、吴昌硕、高邕、蒲作英、钱慧安等人时常在此相聚,展示艺术作品,这里被视为海上画派的摇篮。此后,上海知名书画家沈尹默、吴湖帆、刘海粟、谢稚柳等人多次来到豫园书画楼,进行艺术交流,并为书画楼题写匾额。

环龙桥

环龙桥位于玉玲珑南,用青石建造,单孔拱形,式样古朴。

得月楼

玉玲珑西侧设有“映玉玲珑”圆形入口,穿过此门可见一座双层建筑,因其西部临近荷花池,故蕴含“临近水域的楼阁优先观赏月色”的寓意,因而命名为得月楼。在月光皎洁的夜晚,登上此楼观赏池中月色,心情倍感舒畅。楼内摆放着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家具。楼下的主厅称为绮藻堂,其名称源自“楼阁靠近水面,微风拂过水面,水波荡漾如锦缎,水草摇曳生姿”的意境。

玉华堂

玉华堂正对着玉玲珑,那是明代豫园主人潘允端曾经的私人书屋。匾额上镌刻的“玉华”二字,源自明代书画家文征明的真迹。如今堂内依然依照明代书房的样式布置,展出的书案、方桌、靠椅以及躺椅等,都是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红木制品。

涵碧楼

涵碧楼与听涛阁隔着池塘遥遥相对。这座楼是两层高的,完全由缅甸上等楠木建造而成。梁柱上雕刻着一百种不同的花卉图案,包括牡丹、梅花、百合、水仙和月季等,还有四十幅《西厢记》的完整故事画。正因如此,人们也把这座楼叫做“楠木雕花楼”。展厅里摆放着清代精巧贵重的三十一种楠木雕刻厅堂家私,包括狮子图案戏文长条案几、五狮环绕大理石圆形屏风、松鼠葡萄戏文立式镜面、圆形桌子以及束腰圆凳等。

听涛阁

听涛阁坐落于积玉水廊东侧,朝南而建,是一座双层楼阁。它的南面底层设有回廊,上层则是雅致的房间。阁楼的顶部安放了一只单足独立的神鹤,它遥望着池水对岸的涵碧楼。听涛阁的北边是两层高的展馆,里面经常举办各种小型书画和文物展览活动。

内园景区

古戏台

这座古戏台始建于十九世纪末期,朝南背北,享有“江南首屈一指的古戏台”之美誉。它占地七米见方,两侧设有栏杆,台柱高达两米。台面正面装饰着狮子、凤凰、双龙戏珠以及戏文人物等木雕纹饰,所有图案均覆有金箔。戏台顶部藻井呈圆形拱顶状,由二十二层圆环与二十道弧线交织构成,四周分布着二十八只金鸟振翅欲飞,核心位置镶嵌着圆形明镜。舞台后方设有六片木制隔扇,扇面上镌刻着山川、人物以及花卉纹饰。两侧的石柱上刻有楹联:“天赐年华人赐福,云随衣袂花随貌”,这是著名戏曲表演家俞振飞先生的墨宝。舞台正前方的那云楼设有上宾专座,全部选用清代太师椅和茶几。两侧设有双层观景廊,摆放着仿古的明代红木长椅和茶几,总共有200个观众席位。戏台子外面的场地里,摆放着一块硕大无比的金砖,是浙江嘉善那个专门做瓦的古典工厂,特地给老戏台子烧造的,这砖头每一条边足有123厘米长,厚度达到16厘米,分量将近一吨,是当之无愧的金砖里最顶级的货色,曲苑古戏台整体占地600平方米,四周环境十分雅致,处处透着古老的风味。

耸翠亭

南边船舫处有座高耸的翠色亭子。它是一座双层双顶的建筑,样式非常特别,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间,挺立在人造的山丘之上。

可以观

可以看作是一个方形的小房间。房间前面有砖砌的雕刻,旁边有龙形围墙,北面与“洞天福地”和凤凰亭相连,南面通向“别有天”。周围被茂密的树木覆盖,山石形态优美。在“别有天”那里,还有《重修内园记》等五块石碑。

静观

大厅名为静观,又名晴雪堂,属于内园核心建筑,正对假山。石峰上生长的黄杨、石榴、白皮松等树木,均为历经两三百年的老树。静观东边有处小院,院内有清澈池塘。

九龙池

院落中央的水塘流向南边那个小型水池,池底铺设着人工堆砌的湖石,石头的缝隙里雕刻着四条小龙,水面上的倒影也呈现出四条小龙的形状,再加上曲折的水流仿佛是龙的身体,合计共有九条小龙,因此这个水池被命名为九龙池。

内园

内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即公元1709年,在五十年代末豫园修缮期间,被连通为豫园的一部分,形成了园中之园的格局。虽然内园占地面积不大,仅有二亩一分八厘六毫,但布局极为精巧,亭台楼阁与花木错落有致,池沼假山与奇石布置得当,经过精心维护,现已成为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小型园林。

旅游信息

门票

一年中,有两个时段,分别是四月至六月,以及九月至十一月,这两个时期被称为旺季,每个时段的收费是四十元。

淡季__每位30元。

开放时间

上午八点半到下午五点半,从三月一日持续到十月三十一日,上午八点半到下午五点,从十一月一日延续到次年二月二十八日。

交通

乘坐地铁十号线,或公交11路、26路、64路、71路、145路、581路、715路、730路、736路、801路、926路、929路、932路、969路、980路,以及方川线等公交路线,均可抵达豫园站下车。

同城信息网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推荐阅读

更多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

COPYRIGHT © 2021 娱乐之家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有什么问题加客服微信咨询:zx81024163

浙ICP备202102867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