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曾红极一时的成都建设路网红小吃街,为何如今没人了?
更新时间:2025-07-13 08:01:15 信息编号:69901

曾红极一时的成都建设路网红小吃街,为何如今没人了?

浏览人气:9

曾红极一时的成都建设路网红小吃街,为何如今没人了?

漫步在建设路的小吃街,眼前的景象与往日的记忆截然不同。许多店铺的铁门紧闭,玻璃窗上贴着“转让”、“出租”的鲜红纸张,微风吹拂,纸角随风轻轻摇曳。剩下的几家店铺,顾客寥寥无几,早已没有了昔日那般人潮涌动、排队长达马路的繁华景象。

记得多年前,这里在成都可是赫赫有名的美食天堂,电子科大的一众学子课余时间纷纷涌向此处,甚至有人戏称其为“校外食堂”。那时,街道两旁的小摊贩挤挤挨挨,老旧房屋的墙皮斑驳不堪,摊主们身系围裙,吆喝声、油锅里的噼啪声以及食客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那股浓郁的烟火气息甚至能驱散冬日的严寒。2017年左右,与朋友一同前来游玩,即便闭眼挑选小吃,也绝不会遇到任何失望。那家烤猪蹄特别诱人,仅需5元一枚,其表皮烤得焦香酥脆,咬上一口,肉质软糯细腻,满口的胶原蛋白在舌尖缓缓融化,香气四溢,足以令人陶醉。

如今重游这条街,昔日狭窄的居民区小巷,被一道隔离带无情地一分为二,使得空间显得更加局促。昔日摆摊的推车已消失不见,老房子的外墙被粉刷得光鲜亮丽,却失去了往日墙根处油渍斑驳的痕迹和老板们热情招揽顾客的活力。这仿佛是将老茶馆里的竹椅全部换成了塑料凳,虽然规矩井然,但那份市井气息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街头的小吃已失昔日风味。往昔,每家小摊都有其特色美食,如蛋烘糕阿姨精心调制的馅料,透着家的温馨;烤冷面大叔的酱料,更是独门秘制。然而,如今大街小巷充斥着连锁店的招牌,预制食品占据了主导地位。烤猪蹄的价格飙升到四五十元,一口咬下,尽是工业化的气息,与当年那五块钱就能买到的软糯口感,相去甚远。古镇中的商品,大多源自义乌的批发市场,那些纪念品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见到,缺乏当地特色,游客只是尝鲜一番,很快便失去了兴趣。

价格之高令人咋舌不已。烤冷面售价高达20元一碗,里面的料却少得可怜;豆干苕皮要价15元,豆干硬得几乎硌得人牙疼;关东煮一串仅6元,却只有两个淀粉丸子。和朋友随意点几样,一百多元就没了,甚至比吃一顿正宗火锅还要贵,吃完后只留下“被宰”的郁闷。这哪里是品尝小吃,分明是在对钱包进行一次残酷的刑罚。

租金问题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老店铺的店主们不禁长叹,以往租金合理,可以安心追求味道,可如今二房东抬高价格,利润被房租吞噬了大半,他们只能选择提高售价或者降低品质,结果老顾客渐渐不再光顾。就拿那家经营了十几年的冒菜店来说,老夫妻俩调制的底料香气扑鼻,但如今却变成了网红炸串店,价格翻了一倍,味道却相差甚远,连本地人经过都要摇头叹息。

建设路上的改造并非独此一家,西安的另一条知名小吃街在翻新后也变成了连锁加盟店铺,游客们纷纷抱怨“吃了个寂寞”。一些网红书店也沦为了打卡的背景墙,真正阅读的人寥寥无几。尽管流量带来了热度,但若不能坚守初衷,最终只会将市井的烟火气替换成铜臭味。

若建设路维持现状,恐怕会有更多商家不得不关闭店铺,最终这条街道将变得空荡无人。然而,若能改变策略,移除隔离带,为小摊贩腾出空间,房东降低租金,吸引有技艺的店主回归,或许能够重现往日的繁华。毕竟,人们所珍视的并非仅仅是“网红”的名号,而是那种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且价格公道的市井风情。

你是否还记得那条曾经热闹非凡的小吃街,如今它已焕然一新?不妨分享一下你和它之间的点点滴滴吧。

同城信息网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1.231.198
三个小贴士:求职如何简单的识别信息的真假[?]
本信息来源于娱乐之家人才站 www.ylzjrcz.com
1、打电话/QQ咨询时,应第一时间询问清楚具体的情况。例如:询问具体的场所名字/具体地址/等等常规的信息问题。
2、询问得到的信息,可发给各大QQ群/朋友进行询问,以及多方面/多网站/多渠道进行参考求证,综合各方面考察清楚。
3、内容只供参考,一切三思而后行。如发现此信息涉及虚假,违规等内容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本站进行举报! 本文来自:娱乐之家人才站(夜场首选平台)
友情提醒:友情提醒 :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娱乐之家资讯网www.ylzjrcz.com
特别提示:求职请提高警惕,谨防网络诈骗
娱乐之家资讯网

曾红极一时的成都建设路网红小吃街,为何如今没人了?

发布时间:2025-07-13 08:01:15

曾红极一时的成都建设路网红小吃街,为何如今没人了?

漫步在建设路的小吃街,眼前的景象与往日的记忆截然不同。许多店铺的铁门紧闭,玻璃窗上贴着“转让”、“出租”的鲜红纸张,微风吹拂,纸角随风轻轻摇曳。剩下的几家店铺,顾客寥寥无几,早已没有了昔日那般人潮涌动、排队长达马路的繁华景象。

记得多年前,这里在成都可是赫赫有名的美食天堂,电子科大的一众学子课余时间纷纷涌向此处,甚至有人戏称其为“校外食堂”。那时,街道两旁的小摊贩挤挤挨挨,老旧房屋的墙皮斑驳不堪,摊主们身系围裙,吆喝声、油锅里的噼啪声以及食客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那股浓郁的烟火气息甚至能驱散冬日的严寒。2017年左右,与朋友一同前来游玩,即便闭眼挑选小吃,也绝不会遇到任何失望。那家烤猪蹄特别诱人,仅需5元一枚,其表皮烤得焦香酥脆,咬上一口,肉质软糯细腻,满口的胶原蛋白在舌尖缓缓融化,香气四溢,足以令人陶醉。

如今重游这条街,昔日狭窄的居民区小巷,被一道隔离带无情地一分为二,使得空间显得更加局促。昔日摆摊的推车已消失不见,老房子的外墙被粉刷得光鲜亮丽,却失去了往日墙根处油渍斑驳的痕迹和老板们热情招揽顾客的活力。这仿佛是将老茶馆里的竹椅全部换成了塑料凳,虽然规矩井然,但那份市井气息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街头的小吃已失昔日风味。往昔,每家小摊都有其特色美食,如蛋烘糕阿姨精心调制的馅料,透着家的温馨;烤冷面大叔的酱料,更是独门秘制。然而,如今大街小巷充斥着连锁店的招牌,预制食品占据了主导地位。烤猪蹄的价格飙升到四五十元,一口咬下,尽是工业化的气息,与当年那五块钱就能买到的软糯口感,相去甚远。古镇中的商品,大多源自义乌的批发市场,那些纪念品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见到,缺乏当地特色,游客只是尝鲜一番,很快便失去了兴趣。

价格之高令人咋舌不已。烤冷面售价高达20元一碗,里面的料却少得可怜;豆干苕皮要价15元,豆干硬得几乎硌得人牙疼;关东煮一串仅6元,却只有两个淀粉丸子。和朋友随意点几样,一百多元就没了,甚至比吃一顿正宗火锅还要贵,吃完后只留下“被宰”的郁闷。这哪里是品尝小吃,分明是在对钱包进行一次残酷的刑罚。

租金问题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老店铺的店主们不禁长叹,以往租金合理,可以安心追求味道,可如今二房东抬高价格,利润被房租吞噬了大半,他们只能选择提高售价或者降低品质,结果老顾客渐渐不再光顾。就拿那家经营了十几年的冒菜店来说,老夫妻俩调制的底料香气扑鼻,但如今却变成了网红炸串店,价格翻了一倍,味道却相差甚远,连本地人经过都要摇头叹息。

建设路上的改造并非独此一家,西安的另一条知名小吃街在翻新后也变成了连锁加盟店铺,游客们纷纷抱怨“吃了个寂寞”。一些网红书店也沦为了打卡的背景墙,真正阅读的人寥寥无几。尽管流量带来了热度,但若不能坚守初衷,最终只会将市井的烟火气替换成铜臭味。

若建设路维持现状,恐怕会有更多商家不得不关闭店铺,最终这条街道将变得空荡无人。然而,若能改变策略,移除隔离带,为小摊贩腾出空间,房东降低租金,吸引有技艺的店主回归,或许能够重现往日的繁华。毕竟,人们所珍视的并非仅仅是“网红”的名号,而是那种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且价格公道的市井风情。

你是否还记得那条曾经热闹非凡的小吃街,如今它已焕然一新?不妨分享一下你和它之间的点点滴滴吧。

同城信息网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推荐阅读

更多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

COPYRIGHT © 2021 娱乐之家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有什么问题加客服微信咨询:zx81024163

浙ICP备202102867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