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解读十三朝古都典籍:西安古城墙详细介绍(附图)
更新时间:2025-09-09 04:01:03 信息编号:73329

解读十三朝古都典籍:西安古城墙详细介绍(附图)

浏览人气:10

解读十三朝古都典籍:西安古城墙详细介绍(附图)

门票:40元/人。

开放时间:9:00~20:00

交通方面,可搭乘五路或六一一路公交车前往,若要到达南门,可乘坐十八路、二一五路或六零三路,在南门站点下车即可。

西安城墙围合出城市中心繁华区域,墙体内外均为商业集中地,总体而言城内住宿费用较高,城外费用相对便宜,城墙设有东西南北多个通道可供登临,所以在西安选择任何地点居住,都能便捷地参观城墙。

特色佳肴:穆斯林风味街区,地处鼓楼北侧,邻近清真礼拜寺,两侧皆为具有古典韵味的复古建筑,汇集了各类驰名的西安地方风味小吃。

荞面饸饹:在西安城墙的西北方位有个地名叫教场门,这个名字给人的印象是清代军队练习武艺的场所。虽然如今见不到城门,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安市民提及教场门时,多数会加上"饸饹"二字作为补充说明。

这种食品主要采用荞麦粉制作,通常被称为荞面饸饹,这一名称较为普遍。有研究者指出这种食物在元代就已存在,其依据来自元代王桢所写的《农书·荞麦》部分内容中提到"北方山后,诸郡多种,磨而为面或作汤饼,渭之河漏"。通过比较"河漏"和"饸饹"这两个名称的发音,无论是普通话还是陕西方言,两者读音都有相似之处,推测"饸饹"可能是从"河漏"演变而来的。

景区电话: -

旅游小贴士

可以经由南门、北门、西门、和平门或文昌门等处购票后进入城墙,城墙之上设有观光车辆,按不同区间收取费用。

冬季游览城墙景色最为宜人,入夜后城墙全部装点着照明灯带,临近新年期间更有灯饰展览,下雪时分则别有一番韵味。

体验这座古城墙的最佳途径是租借单车,单人骑行一个半小时收费20元,双人同行的费用为40元。傍晚时分景色最为迷人。

在古城墙附近感受摇滚乐:西安作为摇滚音乐的重要城市,不仅孕育了许巍、张楚、郑钧这些著名摇滚歌手,而且聚集了大量的摇滚音乐场所。地下摇滚乐主要集中在力博琴行、绿洲琴行、南门酒吧以及1+1酒吧等地方。省体育北环一层的2008-98酒吧也是西安摇滚乐的核心据点,被称作西安的隐秘乐土。

西安城墙地图

景点相关资料

【人文地理】最令陕西人骄傲的西安古城墙

西安城墙坐落于城市核心地带,整体呈现矩形轮廓,墙体高度达12米,底部宽度为18米,顶部宽度为15米,东城墙全长2590米,西城墙全长2631.2米,南城墙全长3441.6米,北城墙全长3241米,四面城墙合计总周长为11.9公里。城墙设有四座城门,分别为东面长乐门,西面定门,南面永宁门,北面安远门,每座城门均由箭楼与城楼两部分构成。这座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即1374年,到明洪武十一年,也就是1378年完成建造,距今已经过去了六百多年的岁月,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墙。

有学者指出,这座历经十三朝的古都,其地面最杰出的建筑遗迹便是古城墙;它的意义可谓难以估量。

西安古城墙整体长度为13.912公里,墙体高度达到12米,底部宽度为18米,顶部宽度为15米。具体来看,南城墙的长度为4256米,西城墙的长度为2706米,这两段墙体都建立在隋唐时期的皇城遗址之上,并且分别从原位置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了大约四分之一。东城墙的长度为2886米,北城墙的长度为4262米,这两段墙体是在明洪武年间建造完成的。整座城墙及其附属设施,如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共同形成了一个布局严谨的中世纪式堡垒。

可以说,古城墙的每一块城砖,都像是古时候的书籍,是了解这座历经十三朝代都城的文献资料。

隋文帝开皇二年,即公元582年,任命著名建筑家宇文恺担任都城建设总负责人,着手建造宫城和皇城。工程于次年顺利竣工。随后开始营建外郭城。唐朝建立后,继续以大兴城作为首都,并将其名称改为长安城。永徽五年,即公元654年,高宗派遣工部尚书闫玄德主持工作,于春季和秋季两个时段,分别修建了唐城的外围城墙,以及东、西、南三方的九座城门和相应的城楼。这座城市的外围城墙总长度达到三十六点七公里,墙体厚度介于九到十二米之间,高度超过五米。当时,整个城区占地八十四平方公里,构造极其宏伟,规划十分规整,南北方向的主干道有十一条,东西方向的主干道有十四条,将城市划分为一百零九个街区以及东、西两个市场。正如白居易所描绘的那样“成千上万户人家如同棋盘上的落子,十二条街道仿佛是菜园中划分的畦块”。唐城,一度成为全球面积最广阔的都城,吸引各方来朝,俨然成为世界文化版图的核心。

唐朝末年,黄巢发动叛乱,在公元881年夺取了首都。朝廷军队迅速夺回了长安。史书记载“黄巢奋力作战却无法取胜,烧毁宫殿后逃走”,几乎在同一时间“官军横行暴虐,如同强盗”,“长安的房屋和百姓,几乎完全被摧毁”。但最终导致长安城毁灭的,是朱温迫使唐昭宗迁往别处。不仅皇帝、官员和普通民众被迫搬迁,朱温还拆毁了长安的皇宫。百姓及乡间房屋,拆毁后的木料都借助渭河黄河水势漂流,最终抵达洛阳,唐都因此化为荒地。镇守京城的节度使韩建,对长安城进行了改造;他摒弃了原有的外城和宫城,将皇城作为新的长安城垣。此后,这座昔日辉煌的都城逐渐黯淡下来。元代以后,它沦为西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明朝建立时,朱元璋册封其第二子朱樉为秦王,负责镇守长安,并将城市名称改为“西安”。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宋国公冯胜负责整修西安城,对皇城进行了修补,整个过程持续了八年时间。至于明城墙,它的南墙和西墙是在隋唐皇城墙的根基上,进行了加高和加宽,并且分别朝东和朝北各延伸了四分之一长度;东墙和北墙则被完全拆除,然后重新建造。明隆庆年间,也就是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把原先的明城墙内外都砌上了青砖。乾隆朝〈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修缮了城楼,加筑了砖石,还改进了排水设施。这样,这座城墙才得以保存至今。

西安城墙依照明太祖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方针,在唐代皇城原有格局上加以扩建而成,建造时间可追溯至明朝初期。该城墙以防御为主要功能,墙体厚度明显超过高度,结构极为坚固,顶部可供车马通行和军队操练。城墙整体配备了多种军事防御设施,诸如环绕的护城河、可升降的吊桥、控制出入的闸楼、射击箭矢的箭楼、指挥中心的正楼、角部瞭望的角楼、抵御攻击的敌楼、保护城头的女儿墙以及用于瞭望的垛口等。这座城墙自落成以来,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修缮工作。明隆庆二年,即1568年,陕西巡抚张祉负责将土城改建为砖城;清乾隆四十六年,也就是1781年,陕西巡抚毕源负责对城墙和城楼进行修缮;1983年之后,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实施了大规模的维护,重建了被拆除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和吊桥,并且建设了环城公园,让这座古老建筑重新展现出往日的风貌,成为西安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

追忆历史

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常见的防御工事。在六千年前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半坡先民围绕聚落挖了壕沟,用来抵御猛兽和周边部落的侵扰。若将半坡聚落看作是城市的雏形,那么这些壕沟就相当于那个时代的城墙。随着筑墙技术的出现,城墙与城市开始同步发展,从此成为古代城市的重要特征。历史文献中提到;古人曾用鲸鱼骨骼建造防御工事保护首领,又用它们围起居住区域,这便是城墙的雏形。这种做法大概出现在四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末期。西安这座千年都城,不同朝代都曾多次翻新城墙。多数旧城墙早已被岁月侵蚀湮没。不过目前留存下来的城墙,其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六世纪的隋朝时期。

特点

西安古城墙由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众多军事设施组成,共同构建了周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参观西安古城墙,有助于直观认识古代战争、城市规划和建筑特色。

城门名称由来

西安城墙自隋唐时代起,历经千年风雨,至今已有一千四百载岁月。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城门经历了诸多变迁。探究这些城门名称的由来,能够从一个角度展现古城的兴衰历程。首先从南门,按顺时针方向逐一介绍。

南 门

这座西安城门是现存最古老且使用历史最悠久的城门之一,始建于隋朝初期即公元582年。它最初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门中位置偏东的一座,当时名为安上门。唐朝末年韩建改建新城时,将此门保留作为南门。到了明代,这座门被更名为永宁门。如今它是西安城墙所有城门中修复最为完整的一座,虽然原始设计并未包含箭楼。目前南北方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不再直接通过此门,而是从其东西两侧新开的券洞内通行,本身已经转变为历史文物。

朱雀门

朱雀门是唐长安皇城的南向主门,门洞正对城市中轴的朱雀大道。隋朝和唐朝时期,统治者经常在此地举办隆重的公共仪式。公元589年,隋朝完成全国统一,隋文帝曾在朱雀门城楼上检阅胜利归来的军队。到了唐朝后期,韩建重新规划都城时,这座城门被彻底封闭。到了1985年,西安城墙进行大规模修缮时,在新建的城墙底部发现了被深埋的朱雀门遗址。这座城门确实跟隋唐时期文人描述的一样壮观精美,柱基采用大理石打造,门框上方铺设的青石门楣上,雕刻着姿态舒展、灵动的藤蔓图案,门洞的墙体砌筑工整,厚度均匀,虽然如今只剩下部分遗迹,但依然能看出昔日的富丽堂皇。如今人们看到的朱雀门,坐落在遗址的西部位置,是在1986年正式开放使用的。

勿幕门

勿幕门又名小南门,建于1939年,旨在缅怀辛亥革命期间陕西为国捐躯的井勿幕先生。井勿幕先生系孙中山先生组建的同盟会元老,在陕西民主革命进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于1917年护法战争中英勇捐躯。

含光门

含光门位于唐长安皇城西侧的南面位置。在唐朝末期韩建重新修建城市时,他封闭了其中间的门洞和西边的门洞,只保留了东边的门洞。到了北宋时期,这个门洞也被完全封闭了。1984年,西安城墙进行了全面整修,期间发现了含光门的遗址,出土了用花岗石制成的柱子底座,还有雕刻花纹的门槛和门道部分。已选定在遗址东面建造新的券洞城门,对遗址采用框架式保护,外部砌上城砖,确保其外观与城墙相同,内部安装人工照明和空调设备,以便将来接待游客。

西门

西安的西门原本是唐皇城西边的主要通道,到了唐末,韩建重新修建城市时,这个门被保留了下来。到了明代,城墙再次扩建,这个门的位置稍微往南挪动了一些,后来被命名为安定门。

玉祥门

1926年,军阀刘镇华将酉安城围困长达八个月,导致西安民众因寒冷与饥饿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四万,直到冯玉祥将军带领国民联军击败刘镇华,西安才得以解除封锁,获得自由。为了纪念冯将军的杰出贡献,1928年建成的这座城门被命名为玉祥门。

北 门

明代修筑的城垣设有北门,该门正式的称谓是安远门。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军攻打满城,此处战事十分惨烈,战斗中北门城楼遭遇焚毁。1983年进行城墙修缮工作时,重新构建了原有的箭楼部分。

尚德门

位于西安火车站南边的尚德门,是在1986年启用,它的名字来源于正对着尚德路。

中山门

1927年春季,冯玉祥将军提议修建了中山门,此名是为了缅怀国民革命的重要人物孙中山先生而确定的.1927年5月1日,冯玉祥将军带领部队出发东征,就是从这中山门离开的.这座中山门设有两个通道,冯玉祥将军把东侧那个通道命名为“东征门”,把西侧那个通道称作“凯旋门”.军队出发那天,冯将军站在城墙高处,对欢迎的人群发表致辞,表示等北伐取得成功,就要开启凯旋门来迎接他本人.但后来时局变化,冯将军再未率师回西安。

东 门

东门是修筑明城墙时一起建成的,官方名称为长乐门。明末时期,李自成领导的军队从东门突入西安。李自成望见城门上悬挂的“长乐门”匾额,对身旁的部下感叹道:倘若让皇帝长命百岁,百姓必将长遭苦难。部下们听完这话,情绪高涨。他们点火焚烧了这座城楼,到了清代才得以重建。“西安事变”发生之前,张学良将军曾在东门城楼之上创建了教导队和学兵队。这一旧址已被修复作为西安事变纪念地。

建国门

1986年开通的建国门,以直对建国路而得名。

和平门

和平门建于1953年,它同西安火车站、大雁塔位于一条南北直线上,为了体现饱受战火蹂躏的中华民族对世界和平的期盼,因此命名为和平门。

文昌门

碑林博物馆南边的文昌门,是在1986年启用的。这个城门附近的城墙上,设立了一座魁星楼,它是西安城墙中唯一一个并非用于军事防御的建筑。魁星也被称作“奎星”或“奎宿”,属于二十八星宿中的成员,古代人们认为它是掌管文化运势的神,因此敬称它为“文曲星”或“文昌星”。假如得到它的朱笔点选,就能文思泉涌,接连考中,最终成为状元。因此,古代的孔庙和学校都会建造供奉香火的魁星楼,明清时期的西安府学和孔庙位于城墙边(现今的碑林博物馆),魁星楼也紧挨着城墙而建,在1986年进行了修缮,游客们在这里可以见到酗酒成性,不讲究仪容,头发乱糟糟,胡子又长又乱,走路摇摇晃晃,腰上挂着酒壶,一手拿着斗,一手握着笔,好像处于半梦半醒状态的文昌星的形象。魁星楼下这座新辟的城门,自然也就被命名文昌门了。

景点图片

西安古城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

城墙外的水道,宛如一排排亮晶晶的圆珠串成的饰物,让西安这座历经十三个朝代建都的城市,显得愈发引人注目。

西安古城墙的美景一处。

西安城墙风韵

永宁门在西安城门中历史最为悠久,且使用期限最为长久,它始建于隋朝初期,具体年份是公元582年。

西安古城墙——听雨楼

西安古城墙风韵

白雪把古城墙映的更美了。

冬日里的西安古城墙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08年06月13日

同城信息网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2.130.71
三个小贴士:求职如何简单的识别信息的真假[?]
本信息来源于娱乐之家人才站 www.ylzjrcz.com
1、打电话/QQ咨询时,应第一时间询问清楚具体的情况。例如:询问具体的场所名字/具体地址/等等常规的信息问题。
2、询问得到的信息,可发给各大QQ群/朋友进行询问,以及多方面/多网站/多渠道进行参考求证,综合各方面考察清楚。
3、内容只供参考,一切三思而后行。如发现此信息涉及虚假,违规等内容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本站进行举报! 本文来自:娱乐之家人才站(夜场首选平台)
友情提醒:友情提醒 :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娱乐之家资讯网www.ylzjrcz.com
特别提示:求职请提高警惕,谨防网络诈骗
娱乐之家资讯网

解读十三朝古都典籍:西安古城墙详细介绍(附图)

发布时间:2025-09-09 04:01:03

解读十三朝古都典籍:西安古城墙详细介绍(附图)

门票:40元/人。

开放时间:9:00~20:00

交通方面,可搭乘五路或六一一路公交车前往,若要到达南门,可乘坐十八路、二一五路或六零三路,在南门站点下车即可。

西安城墙围合出城市中心繁华区域,墙体内外均为商业集中地,总体而言城内住宿费用较高,城外费用相对便宜,城墙设有东西南北多个通道可供登临,所以在西安选择任何地点居住,都能便捷地参观城墙。

特色佳肴:穆斯林风味街区,地处鼓楼北侧,邻近清真礼拜寺,两侧皆为具有古典韵味的复古建筑,汇集了各类驰名的西安地方风味小吃。

荞面饸饹:在西安城墙的西北方位有个地名叫教场门,这个名字给人的印象是清代军队练习武艺的场所。虽然如今见不到城门,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安市民提及教场门时,多数会加上"饸饹"二字作为补充说明。

这种食品主要采用荞麦粉制作,通常被称为荞面饸饹,这一名称较为普遍。有研究者指出这种食物在元代就已存在,其依据来自元代王桢所写的《农书·荞麦》部分内容中提到"北方山后,诸郡多种,磨而为面或作汤饼,渭之河漏"。通过比较"河漏"和"饸饹"这两个名称的发音,无论是普通话还是陕西方言,两者读音都有相似之处,推测"饸饹"可能是从"河漏"演变而来的。

景区电话: -

旅游小贴士

可以经由南门、北门、西门、和平门或文昌门等处购票后进入城墙,城墙之上设有观光车辆,按不同区间收取费用。

冬季游览城墙景色最为宜人,入夜后城墙全部装点着照明灯带,临近新年期间更有灯饰展览,下雪时分则别有一番韵味。

体验这座古城墙的最佳途径是租借单车,单人骑行一个半小时收费20元,双人同行的费用为40元。傍晚时分景色最为迷人。

在古城墙附近感受摇滚乐:西安作为摇滚音乐的重要城市,不仅孕育了许巍、张楚、郑钧这些著名摇滚歌手,而且聚集了大量的摇滚音乐场所。地下摇滚乐主要集中在力博琴行、绿洲琴行、南门酒吧以及1+1酒吧等地方。省体育北环一层的2008-98酒吧也是西安摇滚乐的核心据点,被称作西安的隐秘乐土。

西安城墙地图

景点相关资料

【人文地理】最令陕西人骄傲的西安古城墙

西安城墙坐落于城市核心地带,整体呈现矩形轮廓,墙体高度达12米,底部宽度为18米,顶部宽度为15米,东城墙全长2590米,西城墙全长2631.2米,南城墙全长3441.6米,北城墙全长3241米,四面城墙合计总周长为11.9公里。城墙设有四座城门,分别为东面长乐门,西面定门,南面永宁门,北面安远门,每座城门均由箭楼与城楼两部分构成。这座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即1374年,到明洪武十一年,也就是1378年完成建造,距今已经过去了六百多年的岁月,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墙。

有学者指出,这座历经十三朝的古都,其地面最杰出的建筑遗迹便是古城墙;它的意义可谓难以估量。

西安古城墙整体长度为13.912公里,墙体高度达到12米,底部宽度为18米,顶部宽度为15米。具体来看,南城墙的长度为4256米,西城墙的长度为2706米,这两段墙体都建立在隋唐时期的皇城遗址之上,并且分别从原位置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了大约四分之一。东城墙的长度为2886米,北城墙的长度为4262米,这两段墙体是在明洪武年间建造完成的。整座城墙及其附属设施,如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共同形成了一个布局严谨的中世纪式堡垒。

可以说,古城墙的每一块城砖,都像是古时候的书籍,是了解这座历经十三朝代都城的文献资料。

隋文帝开皇二年,即公元582年,任命著名建筑家宇文恺担任都城建设总负责人,着手建造宫城和皇城。工程于次年顺利竣工。随后开始营建外郭城。唐朝建立后,继续以大兴城作为首都,并将其名称改为长安城。永徽五年,即公元654年,高宗派遣工部尚书闫玄德主持工作,于春季和秋季两个时段,分别修建了唐城的外围城墙,以及东、西、南三方的九座城门和相应的城楼。这座城市的外围城墙总长度达到三十六点七公里,墙体厚度介于九到十二米之间,高度超过五米。当时,整个城区占地八十四平方公里,构造极其宏伟,规划十分规整,南北方向的主干道有十一条,东西方向的主干道有十四条,将城市划分为一百零九个街区以及东、西两个市场。正如白居易所描绘的那样“成千上万户人家如同棋盘上的落子,十二条街道仿佛是菜园中划分的畦块”。唐城,一度成为全球面积最广阔的都城,吸引各方来朝,俨然成为世界文化版图的核心。

唐朝末年,黄巢发动叛乱,在公元881年夺取了首都。朝廷军队迅速夺回了长安。史书记载“黄巢奋力作战却无法取胜,烧毁宫殿后逃走”,几乎在同一时间“官军横行暴虐,如同强盗”,“长安的房屋和百姓,几乎完全被摧毁”。但最终导致长安城毁灭的,是朱温迫使唐昭宗迁往别处。不仅皇帝、官员和普通民众被迫搬迁,朱温还拆毁了长安的皇宫。百姓及乡间房屋,拆毁后的木料都借助渭河黄河水势漂流,最终抵达洛阳,唐都因此化为荒地。镇守京城的节度使韩建,对长安城进行了改造;他摒弃了原有的外城和宫城,将皇城作为新的长安城垣。此后,这座昔日辉煌的都城逐渐黯淡下来。元代以后,它沦为西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明朝建立时,朱元璋册封其第二子朱樉为秦王,负责镇守长安,并将城市名称改为“西安”。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宋国公冯胜负责整修西安城,对皇城进行了修补,整个过程持续了八年时间。至于明城墙,它的南墙和西墙是在隋唐皇城墙的根基上,进行了加高和加宽,并且分别朝东和朝北各延伸了四分之一长度;东墙和北墙则被完全拆除,然后重新建造。明隆庆年间,也就是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把原先的明城墙内外都砌上了青砖。乾隆朝〈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修缮了城楼,加筑了砖石,还改进了排水设施。这样,这座城墙才得以保存至今。

西安城墙依照明太祖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方针,在唐代皇城原有格局上加以扩建而成,建造时间可追溯至明朝初期。该城墙以防御为主要功能,墙体厚度明显超过高度,结构极为坚固,顶部可供车马通行和军队操练。城墙整体配备了多种军事防御设施,诸如环绕的护城河、可升降的吊桥、控制出入的闸楼、射击箭矢的箭楼、指挥中心的正楼、角部瞭望的角楼、抵御攻击的敌楼、保护城头的女儿墙以及用于瞭望的垛口等。这座城墙自落成以来,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修缮工作。明隆庆二年,即1568年,陕西巡抚张祉负责将土城改建为砖城;清乾隆四十六年,也就是1781年,陕西巡抚毕源负责对城墙和城楼进行修缮;1983年之后,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实施了大规模的维护,重建了被拆除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和吊桥,并且建设了环城公园,让这座古老建筑重新展现出往日的风貌,成为西安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

追忆历史

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常见的防御工事。在六千年前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半坡先民围绕聚落挖了壕沟,用来抵御猛兽和周边部落的侵扰。若将半坡聚落看作是城市的雏形,那么这些壕沟就相当于那个时代的城墙。随着筑墙技术的出现,城墙与城市开始同步发展,从此成为古代城市的重要特征。历史文献中提到;古人曾用鲸鱼骨骼建造防御工事保护首领,又用它们围起居住区域,这便是城墙的雏形。这种做法大概出现在四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末期。西安这座千年都城,不同朝代都曾多次翻新城墙。多数旧城墙早已被岁月侵蚀湮没。不过目前留存下来的城墙,其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六世纪的隋朝时期。

特点

西安古城墙由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众多军事设施组成,共同构建了周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参观西安古城墙,有助于直观认识古代战争、城市规划和建筑特色。

城门名称由来

西安城墙自隋唐时代起,历经千年风雨,至今已有一千四百载岁月。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城门经历了诸多变迁。探究这些城门名称的由来,能够从一个角度展现古城的兴衰历程。首先从南门,按顺时针方向逐一介绍。

南 门

这座西安城门是现存最古老且使用历史最悠久的城门之一,始建于隋朝初期即公元582年。它最初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门中位置偏东的一座,当时名为安上门。唐朝末年韩建改建新城时,将此门保留作为南门。到了明代,这座门被更名为永宁门。如今它是西安城墙所有城门中修复最为完整的一座,虽然原始设计并未包含箭楼。目前南北方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不再直接通过此门,而是从其东西两侧新开的券洞内通行,本身已经转变为历史文物。

朱雀门

朱雀门是唐长安皇城的南向主门,门洞正对城市中轴的朱雀大道。隋朝和唐朝时期,统治者经常在此地举办隆重的公共仪式。公元589年,隋朝完成全国统一,隋文帝曾在朱雀门城楼上检阅胜利归来的军队。到了唐朝后期,韩建重新规划都城时,这座城门被彻底封闭。到了1985年,西安城墙进行大规模修缮时,在新建的城墙底部发现了被深埋的朱雀门遗址。这座城门确实跟隋唐时期文人描述的一样壮观精美,柱基采用大理石打造,门框上方铺设的青石门楣上,雕刻着姿态舒展、灵动的藤蔓图案,门洞的墙体砌筑工整,厚度均匀,虽然如今只剩下部分遗迹,但依然能看出昔日的富丽堂皇。如今人们看到的朱雀门,坐落在遗址的西部位置,是在1986年正式开放使用的。

勿幕门

勿幕门又名小南门,建于1939年,旨在缅怀辛亥革命期间陕西为国捐躯的井勿幕先生。井勿幕先生系孙中山先生组建的同盟会元老,在陕西民主革命进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于1917年护法战争中英勇捐躯。

含光门

含光门位于唐长安皇城西侧的南面位置。在唐朝末期韩建重新修建城市时,他封闭了其中间的门洞和西边的门洞,只保留了东边的门洞。到了北宋时期,这个门洞也被完全封闭了。1984年,西安城墙进行了全面整修,期间发现了含光门的遗址,出土了用花岗石制成的柱子底座,还有雕刻花纹的门槛和门道部分。已选定在遗址东面建造新的券洞城门,对遗址采用框架式保护,外部砌上城砖,确保其外观与城墙相同,内部安装人工照明和空调设备,以便将来接待游客。

西门

西安的西门原本是唐皇城西边的主要通道,到了唐末,韩建重新修建城市时,这个门被保留了下来。到了明代,城墙再次扩建,这个门的位置稍微往南挪动了一些,后来被命名为安定门。

玉祥门

1926年,军阀刘镇华将酉安城围困长达八个月,导致西安民众因寒冷与饥饿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四万,直到冯玉祥将军带领国民联军击败刘镇华,西安才得以解除封锁,获得自由。为了纪念冯将军的杰出贡献,1928年建成的这座城门被命名为玉祥门。

北 门

明代修筑的城垣设有北门,该门正式的称谓是安远门。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军攻打满城,此处战事十分惨烈,战斗中北门城楼遭遇焚毁。1983年进行城墙修缮工作时,重新构建了原有的箭楼部分。

尚德门

位于西安火车站南边的尚德门,是在1986年启用,它的名字来源于正对着尚德路。

中山门

1927年春季,冯玉祥将军提议修建了中山门,此名是为了缅怀国民革命的重要人物孙中山先生而确定的.1927年5月1日,冯玉祥将军带领部队出发东征,就是从这中山门离开的.这座中山门设有两个通道,冯玉祥将军把东侧那个通道命名为“东征门”,把西侧那个通道称作“凯旋门”.军队出发那天,冯将军站在城墙高处,对欢迎的人群发表致辞,表示等北伐取得成功,就要开启凯旋门来迎接他本人.但后来时局变化,冯将军再未率师回西安。

东 门

东门是修筑明城墙时一起建成的,官方名称为长乐门。明末时期,李自成领导的军队从东门突入西安。李自成望见城门上悬挂的“长乐门”匾额,对身旁的部下感叹道:倘若让皇帝长命百岁,百姓必将长遭苦难。部下们听完这话,情绪高涨。他们点火焚烧了这座城楼,到了清代才得以重建。“西安事变”发生之前,张学良将军曾在东门城楼之上创建了教导队和学兵队。这一旧址已被修复作为西安事变纪念地。

建国门

1986年开通的建国门,以直对建国路而得名。

和平门

和平门建于1953年,它同西安火车站、大雁塔位于一条南北直线上,为了体现饱受战火蹂躏的中华民族对世界和平的期盼,因此命名为和平门。

文昌门

碑林博物馆南边的文昌门,是在1986年启用的。这个城门附近的城墙上,设立了一座魁星楼,它是西安城墙中唯一一个并非用于军事防御的建筑。魁星也被称作“奎星”或“奎宿”,属于二十八星宿中的成员,古代人们认为它是掌管文化运势的神,因此敬称它为“文曲星”或“文昌星”。假如得到它的朱笔点选,就能文思泉涌,接连考中,最终成为状元。因此,古代的孔庙和学校都会建造供奉香火的魁星楼,明清时期的西安府学和孔庙位于城墙边(现今的碑林博物馆),魁星楼也紧挨着城墙而建,在1986年进行了修缮,游客们在这里可以见到酗酒成性,不讲究仪容,头发乱糟糟,胡子又长又乱,走路摇摇晃晃,腰上挂着酒壶,一手拿着斗,一手握着笔,好像处于半梦半醒状态的文昌星的形象。魁星楼下这座新辟的城门,自然也就被命名文昌门了。

景点图片

西安古城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

城墙外的水道,宛如一排排亮晶晶的圆珠串成的饰物,让西安这座历经十三个朝代建都的城市,显得愈发引人注目。

西安古城墙的美景一处。

西安城墙风韵

永宁门在西安城门中历史最为悠久,且使用期限最为长久,它始建于隋朝初期,具体年份是公元582年。

西安古城墙——听雨楼

西安古城墙风韵

白雪把古城墙映的更美了。

冬日里的西安古城墙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08年06月13日

同城信息网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推荐阅读

更多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

COPYRIGHT © 2021 娱乐之家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有什么问题加客服微信咨询:zx81024163

浙ICP备202102867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