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7 23:00:53 | 信息编号:71601 |
创业100:一己之力带火美食街,安康红红蒸面你尝过没?
从六月五日黄亚红在首届“安康蒸面”大赛中脱颖而出,赢得冠军以来,她的生意持续向好,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几乎每天早上“红红蒸面”店铺外都会聚集大量顾客,那些无法排队的消费者只能转向附近的餐馆解决用餐问题,因此江北晏台市场这条原本冷清的美食街变得热闹非凡。
另外有九家合作店铺,两处教学机构,其中有一家正在准备阶段,每年的生意额超过一百万,黄亚红凭借能力出众和外貌出众,被客人们称呼为“蒸面西施”。
10月20日,华商报-二三里资讯记者来到”多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遇见正在主持会议的黄亚红,她处理完手头事务后,十分友好地向记者说明:该机构提供无偿教育,接受汉滨区人社部门的经济支持,接受45岁以上人员前来学习制作各类食物,现在已经招收超过一百名学生,另外还设有按课时单独计费的短期课程,并且有另一家培训中心正在规划中。
记者注意到,这些培训班课程设置很全面,涵盖了安康当地多数特色食品,比如蒸面、酸菜牛肉米线、肉夹馍、蒸菜、卤菜以及各式中式面点,学员通常需要花费大约40天或者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学习,结业后许多人会选择合伙开办一家小店。
接着,记者陪同黄亚红前往晏台市场的”红红蒸面“店,她拿起真空袋装的蒸面表示,许多顾客品尝过后认为味道不错,会买一些寄给远方的亲友,市场反响相当不错,这种包装方式可以让身处外地的安康人品尝到故乡的风味,同时也便利将安康的佳肴推广到全国各地。
一间三十平方米的铺面,每日需卖出超过一千三百分的蒸制面条,从凌晨四点起便投入劳作,直至下午四点方可稍作喘息,黄亚红自嘲无论吃多少都不会发胖,日日都无片刻清闲。
回想2004年在西安开创事业那段日子,黄亚红表示,她最初开办的店铺是联通的服务网点,地理位置位于火车站周边,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她察觉到该区域办理手机业务的顾客数量不多,但用餐需求却相当旺盛,于是她调整了经营策略,转而经营了一家小型餐饮店,凭借此前在酒店工作的相关经验,她迅速打开了市场,生意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这家小店经营了整整七年,地处火车站旁,南来北往的旅客络绎不绝,凡是客人点得出的特色食品,黄亚红几乎都能制作,而且其风味比周边的摊贩更胜一筹,她因此迅速攒下了第一桶金。
二零一零年,她回到故乡安康,创办了首个蒸面作坊,由于风味出众、客源旺盛,时常有顾客前来寻求合作,并希望掌握制作技艺,十一年光阴流转,黄亚红悉心传授过的学生数量逾千,这段历程虽然充满挑战,却让她在持续积累中达成了人生夙愿。
经营事业必须多观察、多动手、多用心、多思考。黄亚红谈起自己的创业心得,她表示:经营事业需要思维敏捷,举例来说我售卖蒸面时,碰到工地来的客人,我会加大蒸面份量,并赠送稀饭,面对年轻的顾客,就要更加注重口味,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要主动上前提供协助,遇到小孩替家长买东西的情况,要帮他把食物装好,以免回家后被家长责备。”
最后,黄亚红对着媒体镜头,也分享了创办企业的艰辛:多数经营活动都有周期性,高峰期要全力以赴,低谷期要沉稳坚持,不能因为暂时的经营困难就选择放弃,唯有承受住压力,才能将微小的业务拓展壮大!
华商报记者 程斌 编辑 李程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1.234.237 |
创业100:一己之力带火美食街,安康红红蒸面你尝过没?
从六月五日黄亚红在首届“安康蒸面”大赛中脱颖而出,赢得冠军以来,她的生意持续向好,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几乎每天早上“红红蒸面”店铺外都会聚集大量顾客,那些无法排队的消费者只能转向附近的餐馆解决用餐问题,因此江北晏台市场这条原本冷清的美食街变得热闹非凡。
另外有九家合作店铺,两处教学机构,其中有一家正在准备阶段,每年的生意额超过一百万,黄亚红凭借能力出众和外貌出众,被客人们称呼为“蒸面西施”。
10月20日,华商报-二三里资讯记者来到”多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遇见正在主持会议的黄亚红,她处理完手头事务后,十分友好地向记者说明:该机构提供无偿教育,接受汉滨区人社部门的经济支持,接受45岁以上人员前来学习制作各类食物,现在已经招收超过一百名学生,另外还设有按课时单独计费的短期课程,并且有另一家培训中心正在规划中。
记者注意到,这些培训班课程设置很全面,涵盖了安康当地多数特色食品,比如蒸面、酸菜牛肉米线、肉夹馍、蒸菜、卤菜以及各式中式面点,学员通常需要花费大约40天或者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学习,结业后许多人会选择合伙开办一家小店。
接着,记者陪同黄亚红前往晏台市场的”红红蒸面“店,她拿起真空袋装的蒸面表示,许多顾客品尝过后认为味道不错,会买一些寄给远方的亲友,市场反响相当不错,这种包装方式可以让身处外地的安康人品尝到故乡的风味,同时也便利将安康的佳肴推广到全国各地。
一间三十平方米的铺面,每日需卖出超过一千三百分的蒸制面条,从凌晨四点起便投入劳作,直至下午四点方可稍作喘息,黄亚红自嘲无论吃多少都不会发胖,日日都无片刻清闲。
回想2004年在西安开创事业那段日子,黄亚红表示,她最初开办的店铺是联通的服务网点,地理位置位于火车站周边,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她察觉到该区域办理手机业务的顾客数量不多,但用餐需求却相当旺盛,于是她调整了经营策略,转而经营了一家小型餐饮店,凭借此前在酒店工作的相关经验,她迅速打开了市场,生意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这家小店经营了整整七年,地处火车站旁,南来北往的旅客络绎不绝,凡是客人点得出的特色食品,黄亚红几乎都能制作,而且其风味比周边的摊贩更胜一筹,她因此迅速攒下了第一桶金。
二零一零年,她回到故乡安康,创办了首个蒸面作坊,由于风味出众、客源旺盛,时常有顾客前来寻求合作,并希望掌握制作技艺,十一年光阴流转,黄亚红悉心传授过的学生数量逾千,这段历程虽然充满挑战,却让她在持续积累中达成了人生夙愿。
经营事业必须多观察、多动手、多用心、多思考。黄亚红谈起自己的创业心得,她表示:经营事业需要思维敏捷,举例来说我售卖蒸面时,碰到工地来的客人,我会加大蒸面份量,并赠送稀饭,面对年轻的顾客,就要更加注重口味,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要主动上前提供协助,遇到小孩替家长买东西的情况,要帮他把食物装好,以免回家后被家长责备。”
最后,黄亚红对着媒体镜头,也分享了创办企业的艰辛:多数经营活动都有周期性,高峰期要全力以赴,低谷期要沉稳坚持,不能因为暂时的经营困难就选择放弃,唯有承受住压力,才能将微小的业务拓展壮大!
华商报记者 程斌 编辑 李程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