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0 20:02:10 | 信息编号:71828 |
馋哭!东阳这些美食,你究竟吃过哪几种?
对于大多数东阳人来说
离家在外读书、工作
除了父母
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美食
记忆中的那些口感
被岁月发酵后形成
久经回味的乡愁寄托
一起来看看
东阳都有哪些独特的味道
让人无法忘怀?
《东阳味道》
东·阳·美·食
东阳美食最抓人的地方,
不仅仅在于街巷里的美食滋味,
还有这美食里的乡愁。
你不必费力寻找,
最好吃的都在当地人的一日三餐里。
这里有许多美食,
暗藏着最质朴实在的风味。
博士菜
这种食材也称作干菜、咸干菜、梅菜或梅干菜。从前,东阳地区的贫困学子常年食用霉干菜,霉干菜促成了大批博士的诞生,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为“博士菜”,并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意义。
东阳霉干菜通常选用九头芥进行加工。清明节之前,需要将九头芥菜清洗干净并晾干,接着可以切成小块,或者保持整根状态装入小坛子内加盐腌制。等腌制的卤水渐渐收浓并变得成熟,便把这些菜取出来,在阳光下继续晾晒。如此反复,直到它们的颜色变成鲜红色,并且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这时候就可以把它们密封起来,留待将来慢慢享用了。
九头芥晾干后成为干菜,随着蒸制颜色逐渐变深,质地越来越松软,香味也愈发浓郁。这种干菜能烹制出多种风味菜肴,包括用其填充的包子,搭配鲩鱼蒸制的菜,与肉片同炒的菜,包裹馅料的饺子,涂抹油酥的烧饼,加入猪肝和鹌鹑的汤,搭配鲈鱼蒸制的菜,拌入虾段的凉菜,以及与肉类焖煮的菜式。
杨梅馃
杨梅馃以果实杨梅为名,形似而得称,样子光彩照人,口感黏韧不散,质地柔软不僵,味道甘甜不浊。东阳百姓自古就有吃“杨梅”的风尚。每当家中逢年过节、新灶落成、婚配定亲、迎亲嫁娶等所有庆典或丧事,杨梅都是必备的食品。它和全鱼共同位列东阳的“三样贯”,已然成为当地的一种风俗。如今,杨梅馃象征着兴旺发达、家庭和睦,已经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幸运象征,它将持续陪伴东阳百姓,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
上卢馄饨
上卢馄饨是东阳人特别钟爱的一种地方美食,据说它还拥有“全国第二大的馄饨”这一响亮称号。
上卢馄饨的食材非常考究,肉取自猪前腿靠近头部的部位,这种五花肉肥瘦相间,口感恰到好处。肉馅里一定要放姜末和胡椒,才能让味道更浓郁。面皮得亲手擀制,用什么麦粉关系不大,但必须手工制作,这样才会更有嚼劲。
水煮馄饨,猛火加热,揭开放盖,取出馄饨,放入预备好的碗内,入锅不过片刻,一盘热气蒸腾的馄饨便呈现在眼前,表面漂着少许葱花。落座品尝,轻轻一口咬下,汤汁四溢,满口留香。
六谷饼
东阳方言里把玉米称作“六谷”,这表明玉米在东阳人的生活中占据着显著地位。这种作物虽然看似普通,却对东阳人有着特殊的价值,曾经是众多东阳人家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来源。
把玉米晾干后研成粉末,和成软团,再铺平加热便制成饼了。表面香脆,里面软和,能够随意涂抹腐乳酱,或者夹入腌菜和豆腐,既方便又满足。
南马肉饼
南马肉饼是东阳人返乡时必尝的点心,令许多远离故土的人十分思念。
肉饼非常饱满,外皮酥脆,内馅丰盈,刚出炉时咬一口简直令人久久难忘,一定要趁热享用才最美味!
东阳沃面
东阳沃面是东阳当地居民心中最怀念的一种风味。东阳沃面外观平平,甚至显得有些浑浊,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让人吃过难忘。这种面食打破了面条“汤多”的常规做法,具有鲜明的个性,自成一格。品尝之外,也蕴含着一种普遍的道理——不论身份高低,在烹制的时刻,都能展现各自的特质。
面条的灵魂在于配料,青菜、虾仁、火腿、猪肚等都是关键,配料浇在面条上,面条也吸收了配料的汤汁,多种味道融合,美味且利于消化!
东阳土鸡煲
东阳土鸡煲又名东阳瓦罐鸡、东阳瓦罐土鸡煲,属于东阳地方传统滋补佳肴。此菜选料十分考究,烹制手法与众不同,在文火慢煨期间,伴随四溢的醇香,期盼也变得妙趣横生。
土鸡煲在选料方面,除了选用农家散养的土鸡外,还会搭配金华地区特有的两头乌猪肋排。土鸡本身熬制的汤底就非常鲜美,而且加入用两头乌猪排骨制作的金华火腿,其风味更是难以想象地浓郁可口。
刚出锅的整鸡炖锅放到桌上,揭开锅盖时,扑面而来的是诱人香味儿。汤色金黄的炖汁上面,漂着亮晶晶的油滴,尝一小口,满嘴都是香气,咽下去之后,余味还在口中。整只鸡放在锅里炖煮,土鸡那种有嚼劲的肉感保存得很好,长时间焖制让各种食材的味道都渗进了鸡肉里,而且分布得很均匀。动筷子之前,还是完整的鸡,但稍微一碰鸡肉,骨头就自然和肉分开了。鸡肉香滑细嫩,鲜味十足,这样的美味,你怎能拒绝?
千祥羊肉
千祥羊肉,历史可追溯六百余年,始终坚守最纯粹、最本源的口感,选用幼龄山羊肉为食材,开盖后加入香料烹煮并切片,蘸着东阳土酱油享用,味道极佳。另有一种做法,只用一大锅清水,完全不添加任何调味品,连一丝去除腥膻的辅料也不使用,清水白煮后切片装盘,搭配酱油,酱香四溢,风味独特。
千祥白切羊肉最突出的视觉特征是通体呈现洁白光泽。此外,这种羊肉质地极为鲜嫩,口感宛如初生婴儿的皮肤。它的外观确实十分吸引人,仅仅是视觉上就足够令人心动。吃起来更是妙不可言,肉质既酥脆又柔软,同时保持湿润顺滑,入口即化,还带有恰到好处的回弹力。更难得的是,完全不会有普通羊肉那种令人不悦的油腻或腥膻气味,这恰恰是让美食爱好者们趋之若鹜的关键所在。
东阳烤豆腐
虽然急于求成往往效果不佳,不过新烤制的豆腐外皮格外香脆,色泽金黄,弥漫着浓郁的豆类芬芳,极容易让人情不自禁地品尝一下。把豆腐切成每片一厘米厚,像半张扑克牌那么大,形状是正方形的。在锅中倒入猪油,等猪油开始发出轻微的爆破声,便将豆腐下锅。两面轮流煎炸,等到两面都变成金黄色,再撒上盐和味精,美味可口的豆腐就制作完成了。
烤豆腐可以单独食用,由于在煎烤过程中去掉了豆类的异味,而其网状的结构如同密集的微小容器,里面储存着丰富的油脂,这使得烤豆腐在热的时候单独吃,味道格外鲜美。
烤豆腐可以用来蘸着吃,刚出炉的金黄色豆腐盛入盘中,取一点酱油,里面拌上一些切碎的蒜苗,喜欢吃刺激口感的,也可以用辣油来代替,一边蘸一边品尝,感觉非常舒服。
黄田畈牛肉
自明代始,东阳市黄田畈镇的画江畔就有江南第一牛市之称。黄田畈牛杂,将牛的各种部位,从牛头面、牛口舌开始,到牛的内脏,包括牛肝、牛心、牛肚、牛筋、牛鞭,直至牛腿肉、牛尾巴、牛脚蹄,还有牛血、牛百叶、牛汁汤,都采用不同的烹调方式,逐一呈现在客人面前,供其完整品尝,牛仔汤能带来暖意,如今许多宴请场合,人们都会选择黄田畈,让客人们领略到东阳特有的全牛盛宴。
馒头焐肉
馒头蒸肉,蕴含着“增长”的含义,寓意着吉祥如意,令人高兴;饧梅烹鱼,暗含着“红火”与“富足”,象征着兴旺发达,岁岁丰盈,备受人们喜爱;烧帽子糕,如今已较为罕见,所以许多年轻一代都不了解它是什么。实际上它类似“烧麦”,因读音相近“纱帽”,寄托着官运亨通,事业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
过去日子过得清苦,宴席上的食品按人头规定数量,必定被全部吃完,所以叫“三样光”。长辈都要向孩子说明菜名的含义,比如用整条鱼引导孩子努力学习,将来能“鱼跃龙门”;用烧帽子糕鼓励孩子以“读书做官”作为人生追求,并且能够不断提升,光耀门楣。“吃了‘三样贯’,人生更体面”的说法也就这样传开了。
火灶饼
每个东阳人都垂涎的美食,非火灶饼(梅干菜肉饼)莫属了。
东阳的梅干菜肉饼与缙云烧饼截然不同,它的饼皮十分厚实且富有弹性,里面的馅料由大小均匀的猪肉丁和经过腌制及晾晒处理的梅干菜构成。梅干菜在当地被称为博士菜,东阳人普遍反映在外地很难吃到家乡风味的梅干菜。
肉馅分量很重,每吃一口都小心肉块会掉下,品尝时能感受到轻微的烟火味道,特别是在冬季手捧着吃,味道特别诱人。
荞麦老鼠
荞麦在东阳地区被称为“裹龌龊”。适量食用荞麦制品,能够帮助身体排出肠道内积累的杂质。
挑选含水量高的萝卜,切成细丝,再选用品质上乘的牛肉,同样切丝,把萝卜丝和牛肉丝用猪油煸炒,等萝卜丝和牛肉丝散发出诱人香气,加入荞麦老鼠,倒入清水焖煮,出锅前撒上青葱、生姜等香料。
白糖
东阳白糖选用糯米制作,借助大麦芽进行发酵,味道甜而不粘牙,口感软糯宜人,作为农家世代相传的特色食品,同时也是人们喜爱馈赠的佳肴。
糖霜的洁白是“扯”成的。糖块冷却到适宜的硬度,取来系在干净的木制糖杆上,拉开一段距离后猛地收回,反复操作,这样制作出来的糖才富有韧性。
掺有空气的糖块在持续揉捏下,米粒成分完全蜕变,化作非凡形态,原本的琥珀色泽逐渐转为柔和的乳白色,接着被置于热热的稻壳中恢复松软,一个小时内将其裁切成所需形状,追求精致的话还能制作夹有红糖或芝麻的内馅糖果。
灰汁粽
东阳‘灰汁粽’这个名称,说明制作粽子时需要用到灰汁,这种灰汁通常是用白豆杆、田塍豆杆等材料烧成的灰,再通过烧开的水进行冲泡并过滤后得到。
灰汁粽的名称容易让人误以为灰汁是灰色的,其实并非如此,它的颜色更接近于浅淡的啤酒色,煮之前看不出颜色差异,但煮熟后就会呈现黄色,吃起来味道格外香浓。
灰汁棕的享用方式很考究,必须等它冷却之后才更美味,估计是因为稻草灰性寒且味道甘甜的缘故吧。
鸡蛋核桃酒
核桃有益身心,鸡蛋富含滋养,红曲酒味道醇厚甜美。将这三种食材结合,能够让食材的香气不断散发,彼此渗透,汤汁浓稠且甘美,具有调养身体的效用。在东阳,女性分娩后,必须食用一些鸡蛋核桃酒,用以恢复产后虚弱的体质。每当亲戚朋友们来探望产妇和婴儿时,通常会携带两斤核桃、两斤红糖以及一些鸡蛋作为礼物。这时候,主人家便会捧出一碗鸡蛋核桃酒作为点心招待客人。
制作鸡蛋核桃酒,要准备一些核桃仁,放在锅中进行干炒,炒制完成后将其研磨成粉末形态。接着将东阳本地的糯米黄酒倒入锅中进行加热,等其沸腾时把鸡蛋打散后投入其中,再依照个人喜好添加红糖和核桃,持续用盖子盖住锅,采用小火或中火继续加热,直到鸡蛋熟透。
东阳粉干
东阳索粉,又名粉干,主要用大米制成,外观纤细如线、洁白似雪,常被一根稻草捆扎,富有乡土气息。它既可以烹煮,也能炒制或凉拌,是东阳地区极具特色的地方特产。至今,东阳民众在走访亲友时,仍习惯携带一筐索粉作为馈赠。如今,东阳索粉已被列入金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糖饧
叫卖糖饧,叫卖糖饧,夏日炎阳下,东阳城乡四处可闻此声,此为吆喝。“七月半,糖饧顿”,此乃农历七月十五之习俗,当此日,人们不生火烹饪,皆以糖饧作为主食。
立夏一到,糖饧便开始售卖。大暑过后,田野里到处是成熟的庄稼,农夫们在黎明前就下地劳作,到了上午八九点钟,腹中早已空空如也。这时,推着糖饧的小贩便准时来到田间地头。他们直接用湿润的谷物交换糖饧,农夫们觉得这样既划算又方便,还能填饱肚子消解暑气,因此生意十分兴隆。农夫们手捧用荷叶包裹的糖饧,坐在阴凉的树荫下慢慢品尝,这也是那个时期特有的乐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用稻谷换糖饧也变成了卖糖饧。
东阳索面
东阳索面历史非常悠久,是该地特有的名产,也是本地常见的优质食品。制作索面是东阳持续了数百年的传统手艺,相传这种面食诞生于明朝时期,《民国东阳县志初稿》中记录了索面的制作方法,索面主要出产在本地巍山、六石、画水、横店这几个地方。过去,有田产的人家把它当作副业来经营,没有田地或田地少的人家,则把它当作主要谋生手段,父辈传授技艺给子辈,子辈再传给孙辈,一代接一代,以此维持生活。
东阳索面选用面粉制作,通过多个步骤精细加工而成。通常,整个制作过程包括和面、拉面、盘面、煮面、出面、收面、装面七个环节。制作出的索面味道香浓,口感顺滑,烹饪简单,性质温和具有温补作用,有助于养胃,其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价格低廉,除了添加少量食盐外,没有使用其他任何添加剂,食用时只需在开水锅中稍煮,滤去汤汁,搭配调料即可享用。
择子豆腐
择子豆腐以择子为原料加工而成,择子是石栎这种野果的果实,石栎为落叶灌木,在东阳画水地区称作择子柴,其结出的果实即择子,秋季收获,经过去皮、浸水、研磨、筛分、晒干等步骤,最终得到择子粉。
择子豆腐是夏天常喝的凉食,需要时取一些择子粉掺水调成稀糊,一点一点倒入滚开的水中,熬成浓稠状,然后盛入容器里,等它冷却后浸入冰水,便制成了择子豆腐,制作方法跟做水晶糕大致一样,只是使用的材料不一样。取一块食物切成小块,准备一个碗,放入醋和少量红糖或白糖,调整甜度至合适,接着滴入几滴薄荷,这样吃起来味道清爽,有助于降低体温,防止中暑。
东阳汤圆
东阳乡间保留着晾晒八月米的传统做法。尽管如今这种习俗已不如往昔常见,但凡是准备举办婚嫁喜事的家庭,或是讲究些的人家,依然会进行晾晒。这种八月米,主要原料是糯米。先将糯谷晾干并筛去杂质,再去掉谷壳,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经过一昼夜的浸泡后,再将其晒干,时值农历八月,因此得名“八月米”。八月米晒干碾成粉,主要是用来做饧梅、汤圆。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3.18.197 |
馋哭!东阳这些美食,你究竟吃过哪几种?
对于大多数东阳人来说
离家在外读书、工作
除了父母
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美食
记忆中的那些口感
被岁月发酵后形成
久经回味的乡愁寄托
一起来看看
东阳都有哪些独特的味道
让人无法忘怀?
《东阳味道》
东·阳·美·食
东阳美食最抓人的地方,
不仅仅在于街巷里的美食滋味,
还有这美食里的乡愁。
你不必费力寻找,
最好吃的都在当地人的一日三餐里。
这里有许多美食,
暗藏着最质朴实在的风味。
博士菜
这种食材也称作干菜、咸干菜、梅菜或梅干菜。从前,东阳地区的贫困学子常年食用霉干菜,霉干菜促成了大批博士的诞生,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为“博士菜”,并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意义。
东阳霉干菜通常选用九头芥进行加工。清明节之前,需要将九头芥菜清洗干净并晾干,接着可以切成小块,或者保持整根状态装入小坛子内加盐腌制。等腌制的卤水渐渐收浓并变得成熟,便把这些菜取出来,在阳光下继续晾晒。如此反复,直到它们的颜色变成鲜红色,并且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这时候就可以把它们密封起来,留待将来慢慢享用了。
九头芥晾干后成为干菜,随着蒸制颜色逐渐变深,质地越来越松软,香味也愈发浓郁。这种干菜能烹制出多种风味菜肴,包括用其填充的包子,搭配鲩鱼蒸制的菜,与肉片同炒的菜,包裹馅料的饺子,涂抹油酥的烧饼,加入猪肝和鹌鹑的汤,搭配鲈鱼蒸制的菜,拌入虾段的凉菜,以及与肉类焖煮的菜式。
杨梅馃
杨梅馃以果实杨梅为名,形似而得称,样子光彩照人,口感黏韧不散,质地柔软不僵,味道甘甜不浊。东阳百姓自古就有吃“杨梅”的风尚。每当家中逢年过节、新灶落成、婚配定亲、迎亲嫁娶等所有庆典或丧事,杨梅都是必备的食品。它和全鱼共同位列东阳的“三样贯”,已然成为当地的一种风俗。如今,杨梅馃象征着兴旺发达、家庭和睦,已经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幸运象征,它将持续陪伴东阳百姓,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
上卢馄饨
上卢馄饨是东阳人特别钟爱的一种地方美食,据说它还拥有“全国第二大的馄饨”这一响亮称号。
上卢馄饨的食材非常考究,肉取自猪前腿靠近头部的部位,这种五花肉肥瘦相间,口感恰到好处。肉馅里一定要放姜末和胡椒,才能让味道更浓郁。面皮得亲手擀制,用什么麦粉关系不大,但必须手工制作,这样才会更有嚼劲。
水煮馄饨,猛火加热,揭开放盖,取出馄饨,放入预备好的碗内,入锅不过片刻,一盘热气蒸腾的馄饨便呈现在眼前,表面漂着少许葱花。落座品尝,轻轻一口咬下,汤汁四溢,满口留香。
六谷饼
东阳方言里把玉米称作“六谷”,这表明玉米在东阳人的生活中占据着显著地位。这种作物虽然看似普通,却对东阳人有着特殊的价值,曾经是众多东阳人家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来源。
把玉米晾干后研成粉末,和成软团,再铺平加热便制成饼了。表面香脆,里面软和,能够随意涂抹腐乳酱,或者夹入腌菜和豆腐,既方便又满足。
南马肉饼
南马肉饼是东阳人返乡时必尝的点心,令许多远离故土的人十分思念。
肉饼非常饱满,外皮酥脆,内馅丰盈,刚出炉时咬一口简直令人久久难忘,一定要趁热享用才最美味!
东阳沃面
东阳沃面是东阳当地居民心中最怀念的一种风味。东阳沃面外观平平,甚至显得有些浑浊,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让人吃过难忘。这种面食打破了面条“汤多”的常规做法,具有鲜明的个性,自成一格。品尝之外,也蕴含着一种普遍的道理——不论身份高低,在烹制的时刻,都能展现各自的特质。
面条的灵魂在于配料,青菜、虾仁、火腿、猪肚等都是关键,配料浇在面条上,面条也吸收了配料的汤汁,多种味道融合,美味且利于消化!
东阳土鸡煲
东阳土鸡煲又名东阳瓦罐鸡、东阳瓦罐土鸡煲,属于东阳地方传统滋补佳肴。此菜选料十分考究,烹制手法与众不同,在文火慢煨期间,伴随四溢的醇香,期盼也变得妙趣横生。
土鸡煲在选料方面,除了选用农家散养的土鸡外,还会搭配金华地区特有的两头乌猪肋排。土鸡本身熬制的汤底就非常鲜美,而且加入用两头乌猪排骨制作的金华火腿,其风味更是难以想象地浓郁可口。
刚出锅的整鸡炖锅放到桌上,揭开锅盖时,扑面而来的是诱人香味儿。汤色金黄的炖汁上面,漂着亮晶晶的油滴,尝一小口,满嘴都是香气,咽下去之后,余味还在口中。整只鸡放在锅里炖煮,土鸡那种有嚼劲的肉感保存得很好,长时间焖制让各种食材的味道都渗进了鸡肉里,而且分布得很均匀。动筷子之前,还是完整的鸡,但稍微一碰鸡肉,骨头就自然和肉分开了。鸡肉香滑细嫩,鲜味十足,这样的美味,你怎能拒绝?
千祥羊肉
千祥羊肉,历史可追溯六百余年,始终坚守最纯粹、最本源的口感,选用幼龄山羊肉为食材,开盖后加入香料烹煮并切片,蘸着东阳土酱油享用,味道极佳。另有一种做法,只用一大锅清水,完全不添加任何调味品,连一丝去除腥膻的辅料也不使用,清水白煮后切片装盘,搭配酱油,酱香四溢,风味独特。
千祥白切羊肉最突出的视觉特征是通体呈现洁白光泽。此外,这种羊肉质地极为鲜嫩,口感宛如初生婴儿的皮肤。它的外观确实十分吸引人,仅仅是视觉上就足够令人心动。吃起来更是妙不可言,肉质既酥脆又柔软,同时保持湿润顺滑,入口即化,还带有恰到好处的回弹力。更难得的是,完全不会有普通羊肉那种令人不悦的油腻或腥膻气味,这恰恰是让美食爱好者们趋之若鹜的关键所在。
东阳烤豆腐
虽然急于求成往往效果不佳,不过新烤制的豆腐外皮格外香脆,色泽金黄,弥漫着浓郁的豆类芬芳,极容易让人情不自禁地品尝一下。把豆腐切成每片一厘米厚,像半张扑克牌那么大,形状是正方形的。在锅中倒入猪油,等猪油开始发出轻微的爆破声,便将豆腐下锅。两面轮流煎炸,等到两面都变成金黄色,再撒上盐和味精,美味可口的豆腐就制作完成了。
烤豆腐可以单独食用,由于在煎烤过程中去掉了豆类的异味,而其网状的结构如同密集的微小容器,里面储存着丰富的油脂,这使得烤豆腐在热的时候单独吃,味道格外鲜美。
烤豆腐可以用来蘸着吃,刚出炉的金黄色豆腐盛入盘中,取一点酱油,里面拌上一些切碎的蒜苗,喜欢吃刺激口感的,也可以用辣油来代替,一边蘸一边品尝,感觉非常舒服。
黄田畈牛肉
自明代始,东阳市黄田畈镇的画江畔就有江南第一牛市之称。黄田畈牛杂,将牛的各种部位,从牛头面、牛口舌开始,到牛的内脏,包括牛肝、牛心、牛肚、牛筋、牛鞭,直至牛腿肉、牛尾巴、牛脚蹄,还有牛血、牛百叶、牛汁汤,都采用不同的烹调方式,逐一呈现在客人面前,供其完整品尝,牛仔汤能带来暖意,如今许多宴请场合,人们都会选择黄田畈,让客人们领略到东阳特有的全牛盛宴。
馒头焐肉
馒头蒸肉,蕴含着“增长”的含义,寓意着吉祥如意,令人高兴;饧梅烹鱼,暗含着“红火”与“富足”,象征着兴旺发达,岁岁丰盈,备受人们喜爱;烧帽子糕,如今已较为罕见,所以许多年轻一代都不了解它是什么。实际上它类似“烧麦”,因读音相近“纱帽”,寄托着官运亨通,事业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
过去日子过得清苦,宴席上的食品按人头规定数量,必定被全部吃完,所以叫“三样光”。长辈都要向孩子说明菜名的含义,比如用整条鱼引导孩子努力学习,将来能“鱼跃龙门”;用烧帽子糕鼓励孩子以“读书做官”作为人生追求,并且能够不断提升,光耀门楣。“吃了‘三样贯’,人生更体面”的说法也就这样传开了。
火灶饼
每个东阳人都垂涎的美食,非火灶饼(梅干菜肉饼)莫属了。
东阳的梅干菜肉饼与缙云烧饼截然不同,它的饼皮十分厚实且富有弹性,里面的馅料由大小均匀的猪肉丁和经过腌制及晾晒处理的梅干菜构成。梅干菜在当地被称为博士菜,东阳人普遍反映在外地很难吃到家乡风味的梅干菜。
肉馅分量很重,每吃一口都小心肉块会掉下,品尝时能感受到轻微的烟火味道,特别是在冬季手捧着吃,味道特别诱人。
荞麦老鼠
荞麦在东阳地区被称为“裹龌龊”。适量食用荞麦制品,能够帮助身体排出肠道内积累的杂质。
挑选含水量高的萝卜,切成细丝,再选用品质上乘的牛肉,同样切丝,把萝卜丝和牛肉丝用猪油煸炒,等萝卜丝和牛肉丝散发出诱人香气,加入荞麦老鼠,倒入清水焖煮,出锅前撒上青葱、生姜等香料。
白糖
东阳白糖选用糯米制作,借助大麦芽进行发酵,味道甜而不粘牙,口感软糯宜人,作为农家世代相传的特色食品,同时也是人们喜爱馈赠的佳肴。
糖霜的洁白是“扯”成的。糖块冷却到适宜的硬度,取来系在干净的木制糖杆上,拉开一段距离后猛地收回,反复操作,这样制作出来的糖才富有韧性。
掺有空气的糖块在持续揉捏下,米粒成分完全蜕变,化作非凡形态,原本的琥珀色泽逐渐转为柔和的乳白色,接着被置于热热的稻壳中恢复松软,一个小时内将其裁切成所需形状,追求精致的话还能制作夹有红糖或芝麻的内馅糖果。
灰汁粽
东阳‘灰汁粽’这个名称,说明制作粽子时需要用到灰汁,这种灰汁通常是用白豆杆、田塍豆杆等材料烧成的灰,再通过烧开的水进行冲泡并过滤后得到。
灰汁粽的名称容易让人误以为灰汁是灰色的,其实并非如此,它的颜色更接近于浅淡的啤酒色,煮之前看不出颜色差异,但煮熟后就会呈现黄色,吃起来味道格外香浓。
灰汁棕的享用方式很考究,必须等它冷却之后才更美味,估计是因为稻草灰性寒且味道甘甜的缘故吧。
鸡蛋核桃酒
核桃有益身心,鸡蛋富含滋养,红曲酒味道醇厚甜美。将这三种食材结合,能够让食材的香气不断散发,彼此渗透,汤汁浓稠且甘美,具有调养身体的效用。在东阳,女性分娩后,必须食用一些鸡蛋核桃酒,用以恢复产后虚弱的体质。每当亲戚朋友们来探望产妇和婴儿时,通常会携带两斤核桃、两斤红糖以及一些鸡蛋作为礼物。这时候,主人家便会捧出一碗鸡蛋核桃酒作为点心招待客人。
制作鸡蛋核桃酒,要准备一些核桃仁,放在锅中进行干炒,炒制完成后将其研磨成粉末形态。接着将东阳本地的糯米黄酒倒入锅中进行加热,等其沸腾时把鸡蛋打散后投入其中,再依照个人喜好添加红糖和核桃,持续用盖子盖住锅,采用小火或中火继续加热,直到鸡蛋熟透。
东阳粉干
东阳索粉,又名粉干,主要用大米制成,外观纤细如线、洁白似雪,常被一根稻草捆扎,富有乡土气息。它既可以烹煮,也能炒制或凉拌,是东阳地区极具特色的地方特产。至今,东阳民众在走访亲友时,仍习惯携带一筐索粉作为馈赠。如今,东阳索粉已被列入金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糖饧
叫卖糖饧,叫卖糖饧,夏日炎阳下,东阳城乡四处可闻此声,此为吆喝。“七月半,糖饧顿”,此乃农历七月十五之习俗,当此日,人们不生火烹饪,皆以糖饧作为主食。
立夏一到,糖饧便开始售卖。大暑过后,田野里到处是成熟的庄稼,农夫们在黎明前就下地劳作,到了上午八九点钟,腹中早已空空如也。这时,推着糖饧的小贩便准时来到田间地头。他们直接用湿润的谷物交换糖饧,农夫们觉得这样既划算又方便,还能填饱肚子消解暑气,因此生意十分兴隆。农夫们手捧用荷叶包裹的糖饧,坐在阴凉的树荫下慢慢品尝,这也是那个时期特有的乐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用稻谷换糖饧也变成了卖糖饧。
东阳索面
东阳索面历史非常悠久,是该地特有的名产,也是本地常见的优质食品。制作索面是东阳持续了数百年的传统手艺,相传这种面食诞生于明朝时期,《民国东阳县志初稿》中记录了索面的制作方法,索面主要出产在本地巍山、六石、画水、横店这几个地方。过去,有田产的人家把它当作副业来经营,没有田地或田地少的人家,则把它当作主要谋生手段,父辈传授技艺给子辈,子辈再传给孙辈,一代接一代,以此维持生活。
东阳索面选用面粉制作,通过多个步骤精细加工而成。通常,整个制作过程包括和面、拉面、盘面、煮面、出面、收面、装面七个环节。制作出的索面味道香浓,口感顺滑,烹饪简单,性质温和具有温补作用,有助于养胃,其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价格低廉,除了添加少量食盐外,没有使用其他任何添加剂,食用时只需在开水锅中稍煮,滤去汤汁,搭配调料即可享用。
择子豆腐
择子豆腐以择子为原料加工而成,择子是石栎这种野果的果实,石栎为落叶灌木,在东阳画水地区称作择子柴,其结出的果实即择子,秋季收获,经过去皮、浸水、研磨、筛分、晒干等步骤,最终得到择子粉。
择子豆腐是夏天常喝的凉食,需要时取一些择子粉掺水调成稀糊,一点一点倒入滚开的水中,熬成浓稠状,然后盛入容器里,等它冷却后浸入冰水,便制成了择子豆腐,制作方法跟做水晶糕大致一样,只是使用的材料不一样。取一块食物切成小块,准备一个碗,放入醋和少量红糖或白糖,调整甜度至合适,接着滴入几滴薄荷,这样吃起来味道清爽,有助于降低体温,防止中暑。
东阳汤圆
东阳乡间保留着晾晒八月米的传统做法。尽管如今这种习俗已不如往昔常见,但凡是准备举办婚嫁喜事的家庭,或是讲究些的人家,依然会进行晾晒。这种八月米,主要原料是糯米。先将糯谷晾干并筛去杂质,再去掉谷壳,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经过一昼夜的浸泡后,再将其晒干,时值农历八月,因此得名“八月米”。八月米晒干碾成粉,主要是用来做饧梅、汤圆。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