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4 23:01:13 | 信息编号:72146 |
爽爽贵阳·花溪之夏美食节8月22日至31日盛大举办
人民网贵阳8月16日电 龙章榆、实习生黄勇报道 8月15日,爽爽贵阳·花溪之夏美食节举办发布会。会议透露,该届美食节以“1+3+6+N”为核心构思,定于8月22日至8月31日期间,在花溪公园开展活动。
新闻发布会现场。 黄勇摄
这次美食节是花溪区促进消费、促进文旅深度结合的关键行动,目的是融合花溪公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配合贵阳市“爽爽贵阳·世界风味嘉年华”中心活动,以美食为纽带,把原本安静的公园地带变成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所,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朋友们宣传贵州的美食文化,帮助打造一个全市范围消费互动的欢乐庆典。
据悉,本次美食节围绕“1+3+6+N”这一核心,周密部署了多种多样的参与环节,致力于打造一个覆盖全区域、吸引全体居民加入的欢乐网络,增强市民与游客的体验深度和互动频率,促使活动从单纯的“味觉体验”转变为备受瞩目的“城市文化象征”。
“1”是食景深度融合。美食节依托花溪公园的生态环境,安排了贵州美食品牌展示地带、贵州火锅场所、咖啡与烘焙街区、拾味贵州特色美食带、手造贵州文创地带、休闲娱乐地带、花溪小豆腐地带、大草坪精酿啤酒音乐活动、乡贤里辣节地带九个主要区域,把精酿啤酒、雅致咖啡、考究点心以及贵州的小豆腐、冰水、牛肉面、酸辣火锅等地方风味融入公园的布局之中。
“3”是三个核心活动。“贵州火锅天地”设有千平方米户外火锅区,布置了四十余张火锅桌,并同步举办火锅音乐节和具有贵州特色的酒令竞技赛。此外,还邀请贵阳市各种著名小食开展贵阳风味佳肴评选活动。大型草坪啤酒音乐活动集合贵州地区精酿产品,设有“品尝”酒类游戏、随机礼品鉴赏、活力四射聚会、情人节交友环节等互动环节,营造这个假期年轻人热门的音乐聚会场所。“乡村名人辣椒节”围绕辣椒和辣酒两大主题,构建以“辣”为特色的美食区域,提供辣椒加工教学、节日共享长桌餐、山林微醺之旅等多元体验。
“六”是拓展“六爽”感受。全面融合“吃住行游购娱”环节,设计“美食+景区”“美食+游娱”等主题路径,营造“六爽”整体旅游氛围。
创新特色在于“N”方面。打造了手造贵州文创街区、花溪小豆腐街区、咖啡烘焙街区以及休闲娱乐街区等多样化场景,集合了味觉感受、视觉冲击、听觉享受和社交互动,成功培育出网络流行消费趋势。
(责编:李丽萍、陈康清)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醒: 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娱乐之家人才站上看到的! | |
发布者所在地区(仅供参考):,IP:10.3.124.41 |
爽爽贵阳·花溪之夏美食节8月22日至31日盛大举办
人民网贵阳8月16日电 龙章榆、实习生黄勇报道 8月15日,爽爽贵阳·花溪之夏美食节举办发布会。会议透露,该届美食节以“1+3+6+N”为核心构思,定于8月22日至8月31日期间,在花溪公园开展活动。
新闻发布会现场。 黄勇摄
这次美食节是花溪区促进消费、促进文旅深度结合的关键行动,目的是融合花溪公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配合贵阳市“爽爽贵阳·世界风味嘉年华”中心活动,以美食为纽带,把原本安静的公园地带变成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所,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朋友们宣传贵州的美食文化,帮助打造一个全市范围消费互动的欢乐庆典。
据悉,本次美食节围绕“1+3+6+N”这一核心,周密部署了多种多样的参与环节,致力于打造一个覆盖全区域、吸引全体居民加入的欢乐网络,增强市民与游客的体验深度和互动频率,促使活动从单纯的“味觉体验”转变为备受瞩目的“城市文化象征”。
“1”是食景深度融合。美食节依托花溪公园的生态环境,安排了贵州美食品牌展示地带、贵州火锅场所、咖啡与烘焙街区、拾味贵州特色美食带、手造贵州文创地带、休闲娱乐地带、花溪小豆腐地带、大草坪精酿啤酒音乐活动、乡贤里辣节地带九个主要区域,把精酿啤酒、雅致咖啡、考究点心以及贵州的小豆腐、冰水、牛肉面、酸辣火锅等地方风味融入公园的布局之中。
“3”是三个核心活动。“贵州火锅天地”设有千平方米户外火锅区,布置了四十余张火锅桌,并同步举办火锅音乐节和具有贵州特色的酒令竞技赛。此外,还邀请贵阳市各种著名小食开展贵阳风味佳肴评选活动。大型草坪啤酒音乐活动集合贵州地区精酿产品,设有“品尝”酒类游戏、随机礼品鉴赏、活力四射聚会、情人节交友环节等互动环节,营造这个假期年轻人热门的音乐聚会场所。“乡村名人辣椒节”围绕辣椒和辣酒两大主题,构建以“辣”为特色的美食区域,提供辣椒加工教学、节日共享长桌餐、山林微醺之旅等多元体验。
“六”是拓展“六爽”感受。全面融合“吃住行游购娱”环节,设计“美食+景区”“美食+游娱”等主题路径,营造“六爽”整体旅游氛围。
创新特色在于“N”方面。打造了手造贵州文创街区、花溪小豆腐街区、咖啡烘焙街区以及休闲娱乐街区等多样化场景,集合了味觉感受、视觉冲击、听觉享受和社交互动,成功培育出网络流行消费趋势。
(责编:李丽萍、陈康清)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发现更多资讯 >>
友情链接:
娱乐之家资讯网